北京中轴线最早形成于元大都时期,这时的城市中轴线从北部的钟、鼓楼向南到大都正南门丽正门。明初将元大都南城墙南拓至今正阳门一线,中轴线此时由丽正门向南延伸至正阳门。丽正门外的轴线在明初南郊建成山川坛和天地坛后初具形态。嘉靖年间建设外城后,正阳门至永定门之间的轴线正式形成。至此,中轴线从钟、鼓楼延伸至永定门,全长7.8公里。清代将景山寿皇殿移至中轴线上,在景山土山上建设五方亭,在天桥以南、御路东西左右对称建立两方石碑,这些都完善了中轴线的空间格局。北京中轴线是城市规划建设的灵魂,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北京中轴线代表着一种空间秩序和礼仪秩序,是中华文明执正守中、礼序天下价值观的体现。
2021年以来,为了深入挖掘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内涵,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下,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先后发掘了正阳桥遗址、中轴道路及附属遗存、天桥遗址等。道路、排水沟、桥梁等的发现,补充、完善了北京中轴线尤其是南段的遗产构成要素,实证了北京中轴线的真实性、完整性、连续性,生动再现了北京中轴线南段历史场景。
考古发现体现中轴线设计思想。《史记·天官书》曰“为国者必贵三五”。《周易·乾卦》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释曰“言九五阳气盛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德,飞腾而居于天位”。偶数为阴,奇数为阳;天为阳,地为阴。天为圆,地为方。天用阳数,地用阴数。这是古人用数字符号来投射时空宇宙的一种哲学表达。皇帝为天子,故与其相关的神圣空间建筑一般也都使用阳数。“一、三、五、七、九”这些阳数在中轴线上有充分的运用,表现在建筑开间、祭坛层数、门道数量等方面。
北京中轴线考古发现也同样揭示了这样的数字秘密。2022年8—9月考古发现了天桥至永定门段的中轴历史道路遗存,包含自上而下互相叠压的7条道路,年代自明清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最下面的两条道路(L6、L7)为明清时期北京中轴线上的居中道路。L7年代最早,为雍正七年(1729)之前的中轴道路,全部为土路,路上密布车辙。L6为雍正七年修建的居中石路和石路两侧同期使用的土路,使用至民国时期,土路上亦密布车辙。此次考古还发现了雍正七年修建的永定门内居中石路,其路幅宽度为4.8米,合清尺一丈五尺。先农坛东外坛门先农门和东内坛门东天门的中间门道亦为国家行祭祀礼仪时的行进线路,其宽度也为4.8米,即一丈五尺。居中石路亦为礼仪活动的行进线路,两者均是都城神圣空间设计时独具深意的尺度运用。
2022年至2023年初发掘的天桥遗址,也揭示了同样的数字运用。天桥下过水沟宽度为1.6米,合清尺五尺;天桥桥身宽度9.98米,合清尺三丈一尺。天桥位于永定门和正阳门之间明清都城中轴线上,正阳门至天桥距离为1.6公里,天桥至永定门距离也是1.6公里,均合清尺五百丈。档案中也有相应记载,天桥至永定门石路长五百丈;正阳桥南至天桥北居中石路长四百十九丈二尺。若以正阳门城楼计算,则正阳门到天桥间的石路长度也是五百丈。
上述尺度“一丈五尺”“五百丈”等不是随意为之,均是都城神圣空间设计时所运用的象数思想的折射和反映,是古人宇宙观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
考古发现所见中轴线空间秩序和礼仪秩序。天桥在中轴线上居重要位置,是中轴线上的一处标志性建筑,也是重要的空间符号和礼仪符号。天桥正好处在正阳门和永定门之间正中位置,可见天桥在中轴线上的重要地位,反映了都城级别的建筑对空间尺度和秩序的把控。乾隆时期,在天桥南侧一左一右对称布置了两方石碑,即皇都、帝都篇碑和疏渠记方碑。如此一来,天桥连同两方石碑对中轴空间和礼仪秩序的塑造效果得到强化。
正阳桥同样是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正阳门是明清北京内城正南门,有国门之称,位于其南侧护城河上的正阳桥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正阳桥同正阳门城楼、箭楼、五牌楼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建筑群,共同表达着一种空间秩序和礼仪秩序。正阳桥是内城九座城门外桥梁中规制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2021年至2013年初,在正阳桥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具明清时期的镇水兽。这具镇水兽位于正阳桥东侧河道南驳岸,匍匐在石板上,头东南、尾西北,头部探向护城河内,其身躯硕大,身长达3米,体量远超万宁桥的4具镇水兽,可证正阳桥的规制之高、规模之大。
考古发现实证古代科技创新。北京中轴线的考古发现实证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修建于雍正七年的都城中轴线居中御路,其路面铺装为石板,下面用三合土作为基础。三合土是明清时期古人对建筑材料及工艺的探索和创新,在清代北京地区官式建筑中普遍使用。三合土是将黄土、沙、石灰严格按照一定的配比搅拌而成灰料,有些还会加入糯米浆,这样配比出来的灰料坚固无比,比石材还要结实、坚固,保证了建筑体的稳固,不会因基础受力不均而出现歪闪。
在对先农坛庆成宫区域祭祀道路进行考古发掘时,探明明代修建的先农坛内坛东天门基础夯土结构为一层砖渣、一层素夯土,两者交替逐层夯筑。在早年间进行鼓楼勘察时发现其基础也是相同结构。这种建筑基础结构是对长期以来单纯用素夯土做基础的一种创新。
在2022年度所进行的考古工作中,还发现了位于中轴道路西侧的砖砌排水沟和木板沟。其中,砖砌排水沟沟壁和沟底均用城砖砌筑,沟盖用石板覆盖。排水沟底部用柏木丁对沟体进行加固,以防沟体歪闪、沉降。清代工部《工程做法》记载,遇有地基松软或临水建筑时,地基使用木桩加固,以柏木、杉木及红松较好。木径小且短的称为地钉。这是古人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对建筑体地基进行加固的一种科学探索。
“中”最初来源于观象授时,地中测影,绳以经纬,并衍生出四方、四时、十二辰等。由此可见,“中”是最重要的,确定“中”才能规划出整个宇宙,整个时空宇宙由“中”统领,“中”具有神圣性。这套理论形成后,古人又用来指导社会运行。这是择中立国、择中立都、择中而治观念的哲学逻辑。“中”首先运用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如周朝时“宅兹中国”,认为洛阳是天地之中;元代忽必烈在确定都城所在时,霸突鲁曾分析,“幽燕之地,龙蟠虎穴……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驻跸之所非燕不可”。在都城营建中,最早鲜明体现出中轴线形态的是曹魏洛阳城,之后历代都城均有不同程度实践。到了元、明、清时期,中轴线在都城布局设计中得到完美呈现。
北京中轴线历史悠久,文脉厚重,拥有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历史价值,值得深入挖掘和阐释。考古发现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呈现北京中轴线的价值及内涵。
(作者系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