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进程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4-09-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记者 张清俐 张杰

  9月22日,第三届“中国式现代化与民生保障”学术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会议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领域的前沿议题,研究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生保障的理论与实践、成就与经验。 

  聚焦社会发展与民生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以民生为大。民生事业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邢占军表示,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发展与民生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研究如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闾海琪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生建设的研究,提出真知灼见,贡献高质量创新成果,助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新的努力。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乐表示,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量,以培育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支撑,旨在推动经济社会高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奠定科技创新优势;加快发展新兴未来产业,以产业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最基本的民生,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李培林表示,就业保障是民生的基础,稳就业是稳收入、稳消费、稳家庭、稳社会的关键。深化改革促进就业,必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完善劳动力流动机制,妥善处理就业市场供需匹配问题。 

  张乐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持,高质量就业可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他通过详细数据和国际比较发现,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高素质人才短缺、世界级人才聚集能力不强、企业创新活力不足等挑战。因此,他提出,应积极建设创新型人才梯队,打造创新高地。 

  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积极推进老年教育事业不仅是改善老龄群体生活状况的必要举措,更关乎民生福祉。江苏省社科联原副主席叶南客系统论述了老年教育现代化的宏观背景、目标、原则和发展方向。他提出,推进老年教育现代化要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新格局,扩大资源供给,提升内涵和质量,探索教育模式创新,建立一体化管理平台。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制度体系

  南京大学社会建设与社工研究院院长彭华民认为,中国特色福利体制理论的知识生产实践伴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过程,亦是高质量发展社会政策的基石。基于民生的福利需要和福利态度是中国特色福利体制理论的核心,混合型福利责任和福利提供组合是重点,整合式福利治理和多元福利组织是创新点,民生福祉则是理想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提出低保治理中的精准化与内卷化的实践逻辑。他认为,中国仍有大量低收入人口,在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低保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对精准救助的过高追求可能导致内卷化陷阱,政策创新应防止对精准治理和技术依赖的不切实际追求,基于贫困的复杂性和“情景化”,寻找适度精准的优化路径。 

  能否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近年来,尽管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山东省社会学会会长林聚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城乡社会不平等的突出问题,认为要建立融合性城乡福利保障体系,削弱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论坛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承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隋萌萌(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