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蕴含中华民族基因,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和流动的血脉。推动以民间游戏为载体的文化品牌建设,发挥民间游戏怡情、教化与凝聚的作用,具有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深远意义。
民间游戏包含浓厚的家园意识属性和强烈的文化认同特性。民间游戏源于满足民众生活需要的集体创造,同时又在民众交往交流的过程中融入不同的区域社会之中,变成民众共享的文化与生活资源。因此,民间游戏具有深厚的人民性、浓厚的情感性和广泛的交流性,成为民众构筑共有家园的纽带和载体。人们在游戏过程中习得以游戏为核心的生活知识,在传承中创造和创新游戏以及与游戏相关的知识,从而构成以民间游戏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和生活实践。
民间游戏是综合性的生活实践,构成民间游戏的行为动作和语言艺术相得益彰,凝聚民间游戏共同体的文化基因和中华文化认同属性。比如,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符号,在我国民间游戏中常见龙的形象,但各地龙的形态却千差万别,舞龙的动作也千姿百态。这种差异既是各地民众生活实践的结果,也是各地民众生活历史的浓缩反映,恰好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性。在这些民间游戏中,龙所展现的精神、气质、功能基本是一致或者相近的,也就是其核心符号的意义是中华民族所共同传承和理解的,不同之处在于区域社会中的民众生活促进了龙文化的丰富和拓展。所以说,以龙为符号的民间游戏包含了中华民族共同性基础上的多层次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认同。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民族语言随着民族的分化融合以及人群的流动迁徙,在母语基础上发展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方言,进而在方言基础上创造出了大量的语言类民间游戏,这类游戏同样包含共同性与多层次交互共生的文化认同。常出现在赣南客家地区民众游戏生活中的宁都采茶戏,其歌唱的语言是客家话,表演形式由当地的茶篮灯和“三角班”演化而来,歌谣内容与当地的乡土风物息息相关,剧目却多移植于祁剧、宜黄戏、黄梅戏和花鼓戏等。可见,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宁都采茶戏并不完全是地方的,它是吸收、凝聚中华文化传统和地方生活传统的产物,体现了区域社会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和地方文化认同。
民间游戏认同既贯穿于人们生活传统之中,又贯穿于民间游戏的传承之中,不断强化文化认同。民间游戏记录着人们的生活和情感需求,不断将本土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吸收其中,构筑起丰富多元的地方特色,推动和丰富民间游戏的传承发展。据清乾隆时期的《闽都别记》记载,民间游戏歌谣《月光光》为唐代福建观察使常衮所作,起初的内容是:“月光光,渡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得渡,小妹撑船来前路。问郎长,问郎短,问郎一去何时返。”这首以闽南土音传授的游戏歌谣在传至毗邻的粤赣等地时衍生出众多主题相近、内容不同的版本。人们分别以闽南语、客家话、粤语等方言歌唱各自的《月光光》。人们在传唱《月光光》的过程中不仅认识到彼此在文化上的关系,也体会到传统生活中的情感共鸣。
民间游戏促进人们生活秩序的建立。民间游戏的规则是相互协商、彼此接受的规则,也是游戏者的生活规范、规矩的体现,具有内在情感关系和契约关系。比如,竞技类游戏必须以尊重对手为前提,藐视对手则会打破游戏建立的情感关系和契约关系。这种平等原则源于人们的生活传统,形塑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相互认同、彼此接受的观念。此外,民间游戏的场域是大多数游戏者熟悉的传统空间,给游戏者带来亲切感,为游戏者和观众提供了平等参与游戏的条件。当然,进入游戏空间的游戏者是流动性的,这就形成民间游戏空间认同、交流交融关系,从而使民间游戏空间在游戏者的认同中不断融入新的生活、新的角色和新的文化,民间游戏文化空间的认同性因此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如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许多民间游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实现了从区域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的转变。民间游戏是多民族民众共同创造、共同传承、共同享用的文化传统和生活资源,并且围绕民间游戏的生活不断构建跨越民族、地域边界的生活共同体。因此,民间游戏既是区域社会文化认同,也是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类民间游戏活动在不同民族中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如秋千游戏,除了用两根绳子拴在树上或架子上的秋千,还有苗族、阿昌族的“四人秋千”和“八人秋千”,哈尼族、布依族的“磨秋”,土族的“轮子秋”等。从“美美与共”到“天下大同”的文化认同,正是民间游戏从区域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实践的表现。民间游戏蕴含的地方文化认同、多民族文化认同以及中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是“枝叶”与“主干”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交融一体。多民族、跨地域民间游戏认同凝聚着中华文化认同中最深层次的认同,民间游戏在各民族生活中实现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为民间游戏的传播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尽管在虚拟生活空间中民间游戏的表现形式有了变化,但只要有民间游戏活动,便能唤起民众对于游戏生活的记忆。当前,民间游戏的传统文化基因、核心符号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已经融入网络游戏之中,现代科技实现了民间游戏与网络游戏的有效对接,以民间游戏为原型的网络游戏将在更大范围的游戏活动中赓续文化认同基因,活化利用民间游戏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形塑中华民族形象。
(作者系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