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何为?

——访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崔延强

2024-09-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是中希两国八所高校协同共建的人文机制。自2023年2月成立以来,该中心举办各类国际学术论坛,创办旗下标志性辑刊,打造“文明互鉴文库”系列成果,开展“古典高校行”系列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本报记者近日以“文明互鉴何为?”为题,采访了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西南大学原副校长崔延强。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希腊罗马哲学研究领域的学者,您如何看待文明互鉴的学理要义?
  崔延强:文明互鉴既是一种理论建构活动,也是一种文化实践活动。它据于学术,依于认识,成于交流。而对人类古典文明的系统性研究和可持续对话构成了文明互鉴的学术根基,这是确保文明互鉴行稳致远并取得成效的认识论前提,也是我们从中汲取古老智慧、化解当代世界难题的思想源泉。因此,文明互鉴的学理要义在于从古典文明中寻找人类心灵栖息的“根”与“魂”,探究文明生长发育的“源”与“流”,以古典观照现代、以现代赓续古典,解构和“去蔽”种种文化中心主义,不断重新定义和诠释古典,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学理依据。具体来说,应明辨三对关系。
  一是文明的变与不变。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一种文明形态之所以成为古典或经典,源于它奠定了被人类普遍认可的文明范式,并为后世广泛效仿、传承和弘扬。维特根斯坦将人类的信念体系比喻为知识的“河床”。借用这一比喻,可以说,一种文明的经典范式是由一系列基本价值信念和原则构筑的坚实河床,它决定了川流不息的文明之水的流向、轨迹、形态和特征。这种支配文明形态的深层结构具有超稳定性。一旦它发生变动,就像河床的整体迁移,文明则处于新旧激荡、熔古铸今的转型期,即世界图式的整体转换期。而作为一个动态的生命系统,文明形态又是不断变化的。流动的文明通过汲取、整合和改造异质成分丰富、形塑和建构自身,最终沉淀为“河床”最坚硬的部分。因此,文明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文明正是在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建构和成就自身。文明交流互鉴是保持文明生命力的必由之路。
  二是文明的普遍与特殊。一种文明之所以被称为古典或经典,还在于其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在于它具有强大的向心力、辐射力和整合力,为后世文明的演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古典文明作为现代文明的基因,不断“活”在当下。任何时代的文艺复兴或文化复兴,都是对古典的重塑、对当代的书写和对未来的昭示。文明的特殊性在于它对人类共同价值有着独特的理解,否认文明的特殊性无异于否定文明本身。作为人类文明有机组成部分的东方形态,中国古典文明有着自身独特的信念价值体系,并在对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解上贡献了独特的东方智慧。
  三是文明的可比与不可比。文明之间是否可以比较?从学理上看,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学术史意义上的比较,如以新的视角、框架和原则对“轴心时代”的观念和制度进行研究,挖掘史料中的新气象。但以什么标准进行比较?经过西方哲学的逻辑框架和概念体系过滤的中国哲学,还是原本的中国哲学吗?自比较学科兴起至今,这一问题始终存在,尤其是在涉及价值问题时,许多学者提醒应谨慎使用“比较”一词。因为一旦对文明进行比较,难免会先验地植入某种“前概念”。文明无优劣,价值无高低。因此,文明研究应遵循描述事件、呈现事实、分析事理、慎言比较的原则。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朋友是自己的另一半。文明互鉴正是以他者为镜,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这是一个自我建构与自我完善的过程,是一种“内向超越”,而非人无我有、比长论短。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多元文明共存的时代,您认为,中国学者应如何肩负和践行文明互鉴的使命?
  崔延强:文明互鉴是一个铄古切今、吐故纳新、推己及人、自我成就的开放系统。那么,文明互鉴的本质是什么?概括而言,就是两个常用动词:“拆”和“建”。“拆”是指在种种“前概念”和“前判断”上撒播存疑的种子,去除文化中心主义;“建”则是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学术交互活动,谱写双向变奏,激励自我建构,最终实现自我超越。通过不同文明的经典互译与阐释、学术对话与交流,凿通文明之间隔阂的壁垒,消除因无知而产生的先验文化中心主义。
  英语中有个词叫“prejudice”,即“偏见”。从构词上看,偏见由前缀“前”(pre)和词干“判断”(judice)组合而成,表示在真正判断之前已经做出了结论。因此,我们发现,所谓偏见的形成,正是在不了解或不甚了解的情况下依据先前的结论,固守某些“前概念”(preconceptions),从而遮蔽了事实和真理。黑格尔所言的“中国无哲学”,正是基于这种“前概念”和“前判断”,也即对中国哲学的误读和文化中心主义立场所导致的偏见。
  因此,文明交互活动既不是亦步亦趋地照搬和信奉他者,也不是固守自己的“古亦有之”而傲慢地拒斥他者,更不是以某种在特殊历史语境下形成的特殊价值为标准,强行将其视为“绝对真理”,从而关闭了探究真理的大门。概括而言,当代中国学者的使命是用普遍公认的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阐述全人类共同价值,表达对世界的终极关怀,并与世界文明同向而行。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以来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您对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什么规划?
  崔延强: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围绕“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这一主题,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建设中心的重大学术工程项目,打造“文明互鉴文库”,在文明互鉴理论体系建构、世界古典文明研究、中外经典文本互译与阐释、中华典籍域外传播等领域推出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成果。
  二是建设《文明互鉴》《文明互鉴发展报告》《希腊研究》三种标志性学术辑刊,打造“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主题论坛,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开展古典学“三大体系”的研究与对话,阐述当代世界古典学的新定义和新内涵,探索中国古典学走向世界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路径。
  三是建设中心的跨学科人才队伍,打造中希联合培养硕士、博士项目品牌,培养古典学专业人才和文明互鉴战略性人才。
  四是建设中心的人文交流机制,打造“古典高校行”“中希文明互鉴青年行”“‘一带一路’世界青少年文明互鉴大舞台(科学技术社会)”等精品项目,每年组织不少于150名国内外高校学生参加各类短期或长期国际交流项目。
  五是建设中心的数字人文平台,打造文明互鉴智能决策与计算实验室,通过数智化赋能古典学和文明互鉴政策研究。依托数字化手段,为古典学学科发展及文明互鉴政策研究提供智能化支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