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2024-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聚焦教育强国背景下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探讨如何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优化强师利师惠师政策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教师队伍建设战略部署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从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做“四有”好老师,到后来提出教师要当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成为“大先生”、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再到2023年教师节前夕提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确立了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战略地位,深刻阐明了教师对于学生成长、家庭幸福、教育发展和民族未来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奋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围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新要求、新部署。2024年8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35年,教育家精神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成为常态,教师地位巩固提高,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的目标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的教师队伍建设总要求,推动《意见》有效落实,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支撑。

  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2023年9月9日,在第3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老师,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精辟概括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赋予新时代人民教师崇高使命。

  对于“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2023年我专门写过一篇《教育家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在《课程·教材·教法》上发表。这里我想引用民进先辈中教育家们的相关论述,再对教育家精神作一些民进人的诠释。

  对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马叙伦先生倡导“教书不忘革命,读书不忘救国”,叶圣陶先生提出“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兴国为旨”,林汉达先生主张“教育,不只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青年一代,更重要的是启发青年,独立思考,立志把社会推向更进步的时代”!明确要求教师要把个人的教育志向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联系起来。

  对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叶圣陶先生说,“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吴贻芳先生认为,“要使学生能够人格完全与否,全在教职员方面平时所与以耳濡目染的模范之良否”。明确要求教师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对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马叙伦先生指出,“作为一名教育者,对于那些犯错但可爱的学生,我们要做到出言但不训斥。我们要相信,温和远比粗暴更能打动人心”。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段力佩先生则倡导教师对于学生要“感之以情、导之以理”。明确要求教师要把握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对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吴若安先生倡导“正思、勤学、笃行”的校园文化,车向忱先生指出,“我们办教育,就是要创新”。明确要求教师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求是创新。

  对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冰心先生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头,有爱便有了一切”。雷洁琼先生多次强调,“说到底,我只是一个老教师。在所有的称呼中,我最喜欢教授这个头衔”。霍懋征老师表示,“每个孩子,我都认真去教,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个”。明确要求教师爱学生、爱教育,享受教育的幸福。

  对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周建人先生说,“教育,关系到全民族的文化水平的问题,关系到能不能充分发觉中华民族的智慧问题,关系到今后我国民族的质量问题”。王企贤老师指出,“作教师的要对孩子负责,要对孩子的家长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祖国的第二代第三代负责,这就是广大人民教师的天职”。要求教师要有大情怀、大视野、大胸襟。

  这些民进教育前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仅是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晶,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的生动注解。

  在全国教育界聚精会神深化教育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深刻把握践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教之基,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打造好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才能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寸粉笔写未来,三尺讲台系国运。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优秀的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秀文化传统,更是新时代广大教师躬耕教坛、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集体人格、价值追求和职业精神的生动揭示,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广大教师要胸怀“国之大者”,筑牢立身从教、教书育人的信仰之基,心中装着国家和人民,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秉承“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把职业发展的“小我”融入教育强国的“大我”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实现个人价值,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奠基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教育家精神是优秀教师群体职业精神的凝练和升华,是新时代广大教师立德树人实践中凝聚的价值共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强国建设的需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坚持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激励广大教师树立正确价值追求,引导广大教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专业标准,要把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贯穿师范生培养、教师培训、教育教学、教师评价全过程,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各阶段;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榜样示范,我们要强化示范引领,突出榜样价值,讲好身边榜样教师的动人事迹,鼓励广大教师对标先进、见贤思齐。

  为教育家的培育和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撑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职业成长空间不断拓宽,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不断完善,广大教师待遇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但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生活的向往相比,我国教师队伍建设仍然面临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迫切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社会崇尚什么、尊重什么,直接体现着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反映了国民的精神风貌。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弘扬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通过各类荣誉表彰和奖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

  要进一步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针对各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困难瓶颈和广大教师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落实强师利师惠师政策,统筹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教师待遇保障,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切实减轻教师负担,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潜心研教,推动教师管理机制、发展机制改革,为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大力支持和更广阔的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共同营造教育家、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现在距离实现建成教育强国目标还有11年时间,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任务和使命。我相信,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信仰、践行教育家精神,必将汇聚起磅礴力量,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的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系作者于2024年9月3日在庆祝第四十个教师节暨2024·中国教师发展论坛闭幕式上讲话的部分内容)

  (作者系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玲(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