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化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价值

2024-09-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心理文化学是在心理人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问,它结合了心理与文化的视角和方法,特别关注文明社会的比较研究,力图将中华文明的经验融入现代社会科学。学术界应重视心理文化学在未来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拓展其理论视角,促进跨文化理解,推动非西方国家的理论创新和全球学术界的多元化发展。

  心理文化学对西方社会科学的解构

  心理文化学的前身可追溯至20世纪20—30年代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其概念由美国华裔学者许烺光提出,后由中国学者尚会鹏丰富发展为国际关系研究的理论工具。

  心理文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特点是整体性比较研究,它选择了中国、美国、印度和日本作为比较对象,旨在打破“西方中心主义”误区。西方学者经常以西方文明经验作为“普世标准”来批评其他文明。心理文化学则认为,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基于“西方、受教育、工业化、富有、民主”样本,其结论并不能代表全人类。这一发现挑战了长期以来将西方文明经验视为高标准的学者,也从另一个侧面凸显了心理文化学强调比较研究的价值。

  传统西方理论常依赖“理性人”假设,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由逻辑和利益最大化驱动。虽然这一假设具有操作性且易于建构理论,但过于简化,忽视了影响人类行为的其他重要因素。心理文化学通过“情感人”假设,强调人类行为不仅受理性驱动,更深受情感和文化模式的影响。情感在不同社会文化体系中的表达方式和意义存在巨大差异。通过强调情感和文化在行为中的核心作用,心理文化学打破了西方理论的文化局限性,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工具,旨在解释集团组织、社会交换、情感控制、自我认知和情感需求等复杂现象,构建了一个更加普遍适用的解释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文化学正在尝试解构以西方经验为中心的社会科学框架。

  心理文化学对国际关系研究的扩展

  心理文化学的分析范式和视角在国际关系中得到应用。西方学者通常假定国际体系的基本单位“民族国家”是同质的。然而,心理文化学者认为,民族国家所拥有的清晰的国家边界、民族意识及国家利益等,与“个人”的基本人际状态存在一种同构映射关系。也正因如此,不同国家的社会组织形态各具特色。西方学者往往忽视了非西方国家的独特组织形态,导致他们在解释国际关系中的复杂现象时存有偏颇。

  国内学术界对此有诸多批判,而心理文化学提出了“文明体”与“组织体”的概念,以更全面地解释国家行为体的属性,弥补传统国际关系研究的缺陷。“组织体”即与国家形式、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相关的内容,这些方面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家已有大量研究;而“文明体”则涉及国家的生存状态、情感模式、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尽管国际关系中的文化研究探讨了文明冲突、软实力、全球化等问题,但至今仍未将“文明体”作为国家行为体的一个核心属性进行分析。实际上,文明体的行为和决策过程深受其文明背景的影响。国家行为体不仅是一个政治实体,还包括文化、宗教、语言等多维度因素。引入文明体与组织体的概念使得心理文化学能够更细致地分析国家行为体的多重属性,进而解释了为何一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行为模式与其文化背景紧密相关。这一理论创新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丰富和精确的分析框架。

  由于国际行为体具有组织体与文明体两种属性,国家间关系便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相同(或相似)文明体下,不同组织体之间的关系,比如东德与西德的关系;二是相同(或相似)组织体下,不同文明体之间的关系,比如英国与印度的关系;三是不同文明体下,不同组织体之间的关系,比如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四是相同(或相似)组织体下,相同(或相似)文明体之间的关系,比如英国与美国的关系。建构主义注重国家间互动对国家行为的影响,但是温特根据敌人、对手、朋友的角色差异而形成的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或者康德文化,其实都是同一种逻辑的变化,前提假设都是无政府状态。换言之,建构主义讨论的是相同(或相似)组织体下,相同(或相似)文明体之间的关系。而心理文化学认为,在这些不同类型的国家间关系中,国家行为体的反应不会相同,行为体会根据不同的关系采取不同的行动。例如,美国在对待英国和印度时,与中国的方式不同,正是因为国家间关系的组织体和文明体属性的差异。

  此外,心理文化学重新建构了国际体系的本体论。在心理文化学看来,国际体系结构是一种由有限的一组或若干组行动者及限定他们的关系网络所组成的“持久的关系模式”,这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由文明社会之间的关系构成,而不仅仅是缺少中央权威的国内政治体系。从单元层次看,国际关系的基本单元应是多元国家,这些国家同时考虑了文明体与组织体两个侧面,而不限于“民族国家”。从关系层次看,国际关系是一种由人类多维活动构成的复杂网络。人类在这一场域中进行着三大类活动,即以权力游戏为代表的政治活动、以财富游戏为代表的经济活动和以心智游戏为代表的文化活动,而不仅仅将国家间的关系局限于政治领域。在这个基础上,心理文化学还提出用天下体系、大法体系以及家元体系来解释中国、印度与日本基于各自组织体与文明体特点形成的体系。与这些体系相关的机制及思想仍在影响着这些国家与其他国家的互动。

  心理文化学与建构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

  心理文化学体现了中国学者对本土文化和文明经验的深入思考。心理文化学通过本体论层面对西方社会科学的文化主体性进行质疑和批判,探索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新的研究工具,重新审视社会科学的本质。其目标不仅是实现社会科学理论的“本土化”,更在于创造一种具有广泛解释力的话语空间,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在这一平台上得到合理解释,而无须用一种文化的规则评判另一种文化。通过这种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验能够理性地提升到新的高度。

  心理文化学在未来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不限于拓展理论视角和促进跨文化理解,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推动非西方国家的理论创新和全球学术界的多元化发展。心理文化学将为全球学术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和方法,启发学者们在研究全球性问题时,结合多元文化视角和跨学科方法,寻求更具解释力和包容性的理论框架。

  (作者系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汪书丞(报纸) 张黎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