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手段在赫梯学研究中的应用

2024-09-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的考古遗址的开辟和新文献的出土,赫梯历史文化的研究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外学者在研究手段上不断创新,积极运用3D扫描、X射线荧光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方法,试图解决赫梯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难题,推动赫梯古文字学、文献来源和断代的深入研究。

  新科技手段助力赫梯学研究

  众所周知,现存赫梯人的楔形文字文献几乎都书写在泥板上,泥质的脆弱性导致现存泥板大小残缺不均,文献内容大多不完整,而我们现今研究的赫梯楔形文字文献是现当代学者手抄的结果,与赫梯时代书吏抄写的符号的大小和笔画的风格毕竟不能完全等同。赫梯帝国晚期的少量象形文字文献书写在露天岩石表面,至今这些碑文大多模糊不清。这些客观情况严重阻碍了文字符号笔迹的研究、文献的归属或者断代的确定,影响赫梯学研究的纵深发展。因此,包括残片的拼合、文献断代和文字符号识别等方面的研究迫切需要引入科技手段,有所突破。

  2014年,意大利那不勒斯贝宁卡萨大学地中海研究中心获得授权,在赫梯都城遗址哈吐沙开展科学活动,应用3D脉冲光型扫描仪技术和新型可视化仪器,扫描该遗址的尼桑泰佩碑文和南堡碑文,观察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原始碑刻上的文字符号痕迹,试图尽可能复原碑文的全部书写符号,达到释读碑文内容的目的。

  尼桑泰佩碑文是研究赫梯帝国晚期历史的重要文献。由于天长日久,饱受风雨侵蚀,这篇裸露碑刻上的象形文字符号几乎难以用肉眼识别,其研究进展长期停滞不前。3D扫描技术和新型可视化仪器这些新科技手段为重新研究这篇文献提供了可能。意大利学者古佐、玛拉兹和热颇拉在哈吐沙遗址上城南堡和尼桑泰佩之间的地域展开工作,使用光脉冲扫描仪对尼桑泰佩和南堡象形文字碑文进行扫描。之后,他们在实验室进行扫描数据处理、构建模型和可视化图像分析。脉冲光型扫描仪具有极高的采集速度(高达每秒500000个点),它可以在这种高速扫描条件下,实现高达0.5毫米的精度和0.1毫米的分辨率,从而能够清晰呈现石刻表面字迹的现存情况,捕捉可能的文字符号。2017年,他们在“纪念赫梯语破译百年”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构建和重现:哈吐沙遗址的3D测量新项目》,介绍了他们的成果,识别和再现了尼桑泰佩碑刻上的一些象形文字符号或符号的字迹,为古文字学家研究该铭文的篇幅和复原更多的文字符号以及文献内容打开了局面。

  手持便携式X射线荧光仪通常用来检测陶瓷和金属等实物的元素,以便进行化学等方面的分析。X射线荧光仪装置在配备了硅漂移探测器后,测试过程的速度和效率显著提高。由于该仪器的检测不会破坏被检物品,因此,它被视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工具。近年来,这种仪器以其灵活性、非破坏性和科学性被尝试运用于古代近东地区出土文献来源的研究,通过检测文献材质中化学元素的构成并建立分组,用于确定文物的来源地。2021年,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比较微观考古学实验室戈亨教授、德国波恩大学亥姆霍兹辐射与核物理研究所穆森教授和柏林自由大学古代东方学研究所克林格尔教授联合攻关,在《考古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手持便携式X射线荧光仪的使用与楔形文字泥板非破坏性溯源研究》,证实了该荧光仪在黏土楔形文字泥板常规研究中的应用潜力,讨论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公布了一组对来源不定的泥板文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初步结果。

  在运用该技术之前,这些学者曾使用光学矿物学和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对一组来自哈吐沙和埃及阿玛尔纳遗址的楔形文字泥板进行分类研究,检测出材料中的元素并根据其中的元素浓度建立了分组,其浓度一致或者接近的为一组,这样的分组与文献记载所提到的来源地在较大程度上形成一致关系,不同的分组表明这些泥板文献很可能分别来自阿拉什亚、巴比伦、埃及、米坦尼、乌伽里特和哈吐沙。

  在此基础上,学者们使用X射线荧光仪检测这些泥板中的元素及其浓度值并同样进行分组分析,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与光学矿物学和仪器中子活化分析检测到的结果相吻合,确认了荧光技术检测的有效性。此外,他们选取哈吐沙出土的另一组楔形文字泥板进行个案分析和溯源研究。通过测试阿玛尔纳发现的赫梯书信和哈吐沙出土的苏皮鲁流马一世致埃及的一封书信的书写材料泥板黏土的化学元素成分,证实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且都来源于哈吐沙。阿尼塔文献泥板的光学矿物学和X射线荧光测试数据表明,该文献的来源地同样是哈吐沙。塔瓦伽拉瓦信件泥板的光学矿物学和仪器中子活化分析结果非常清晰,该泥板材质所含元素及其浓度值与小亚半岛西南部爱琴海地区的一致。同样,X射线荧光测试数据也支撑这个结论。“乌尔苏城的围攻”这篇阿卡德语文献使用了古巴比伦晚期典型的楔形文字符号的变体和叙利亚北部的字体形式。该城可能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游卡尔开米什以北的沙姆沙特地区。光学矿物学和X射线荧光仪检测的结果均表明,该泥板的材质可能与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岩相构造有相似性,该泥板应该是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地区的一个晚期古巴比伦书写中心完成的。此外,在对一组12个词汇表X射线荧光测试的研究中,大部分词汇表的黏土成分与哈吐沙的一致,被认为来源于此地。该荧光仪被开拓性地用于分析赫梯泥板文献源头,为赫梯文献编撰等问题的探讨开阔了视野。

  新技术为传统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

  2017年,德国学者米勒在“纪念赫梯语破译百年”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三维视角下的真实泥板——从文献到分析》,报告了德国美因茨科学与文学研究院赫梯研究中心关于赫梯泥板楔形文字字体计量研究的进展情况。早在2000年,该赫梯研究中心借助最新科技手段,首次对楔形文字泥板进行了高分辨率扫描,并在赫梯学学术网发布。这个新生事物改变了以往学者只能通过手抄本认识赫梯楔形文字符号的局面。之后,他们借助计算机图像学与光学软件和仪器,包括多项式纹理原理映射、反射变换成像,鲁汶半球摄像机系统以及具有快速显示和分析高分辨率3D模型的GigaMesh软件,解决了高分辨率照片的拍摄、3D模型的建立和大规模处理3D数据的问题。新技术一方面通过在不断变化的照明和透视中检查三维表面,实现校对泥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泥板残片逼真的3D模型为泥板残片的归类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到目前为止,在哈吐沙出土约30000片泥板残片,近7000个残片已被确定属于节日文献组,法律、神话和祈祷文献中未归属到特定文献的单个残片的数量有了不同程度的减少。

  2011年,该中心联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古代东方学研究所和多特蒙德技术大学信息学院共同发起了“3D组合和字体计量”项目。之后,他们又受到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的资助,开发了软件“楔形文字分析器”。在对楔形文字泥板进行3D扫描的基础上,使用该分析器对楔形符号的几何特征进行字体计量分析,该计算机程序能够非常详细地自动评估数千个观测值,观测到楔形的形状和倾斜度、楔形配置的图案、特定符号形式的密度以及空间的使用等,旨在支持高度碎片化泥板的组合和楔形古文字分析。

  正如作者在文中指出的那样,3D扫描和楔形文字分析器使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仪器检测楔形文字泥板中文字符号的微观特征,从而创建大量泥板碎片的文字特征数据库。这不仅有利于泥板残片的拼接,以及开展文本内和文本间各种变化情况的研究,结合我们对文本内变化情况认识的系统化,也将有助于揭示诸多文本的作者身份,提升赫梯文献断代研究的水平。

  此外,根据米勒教授的介绍,他目前继续运用楔形文字分析器,加强赫梯楔形文字符号书写笔迹的研究,旨在精确测量出符号笔迹压入泥板的深度,进行数据采集和数字定量统计。在完成所有泥板符号书写笔迹深度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根据符号深度数据的变化和分析结果,最终探讨其在赫梯古文字学和泥板文献断代研究中的可行性和价值。

  总之,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为解决赫梯学研究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为传统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些工作是自然科学家和古文字研究专家以及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完成的,是多国和多所大学及一些技术公司通力合作的结果。这表明传统人文科学的深入发展离不开多学科和多家学术机构的合作,是未来人文科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作者系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西亚系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郭飞(报纸) 张黎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