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守边疆的学术力量

2024-09-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卫国戍边,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士子笔下家国情怀的价值追求,班超、高适、岑参、王维、王之涣、王昌龄等主动请缨奔赴边疆的故事,遍布史书,影响了一代代读书人。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如今,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们继承和发扬了为国忠诚担当精神和卫国戍边情怀,步入田野,扎根疆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区域安全,为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新时代稳边固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理论支撑,书写了新时代学术戍边的新华章。

  2024年8月底,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文化传播中心摄制组走进新疆喀什市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等地,真实记录“学术戍边”的温情故事。


文化的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在海拔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深处,有一个神秘的走廊——瓦罕走廊,古代的商人驼队频繁往来于此,带来了空前繁荣的贸易,它在历史上被赞誉为“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罕走廊山口,竖立了玄奘、求法高僧法显和传法高僧安世高三块经行石碑,游人到此,必打卡留念。碑身周围那些由过往行人自发垒起的“玛尼堆”,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罕走廊山口右侧竖立的三块经行石碑

“大唐高僧玄奘经行处”石碑

  碑刻,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代表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当年的立碑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巫新华研究员谈到这些碑,总是无比骄傲:“这是在明确宣示国家主权之同时,确立中国国家自古以来的文化主权标志物!是第一次学术机构在世界历史上久负盛名的走廊留下了中国文化的标记!”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远和根本之策。

  从吐鲁番额敏和卓协助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到南疆各族民众配合清军擒获张格尔,从塔吉克族英雄库尔察克誓死抵抗浩罕汗国入侵,到各族军民狠狠打击阿古柏侵略军……在历史发展中,新疆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抵御外侮、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所秉持的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谈到这些,巫新华说:“深层次来讲,这是源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基于中华民族最本能的精神渴望与需求。”天人合一、敬天法祖、天下观念,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显著文化特征,“中华文化认同,超越了地域、乡土、血缘世袭、宗教信仰,尤其是遭遇外部危机的时候,这种文化认同,会爆发强大的凝聚力。”


文化润疆 润物无声

  8月底的喀什博物馆里,观者如云,人潮涌动,珍贵的多民族语言简牍文书、精致的丝绸毛纺织品、极具异域特色的彩绘陶器……一件件丝路瑰宝无声讲述着多元一体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民族之美和文化之美。

  “这是明约路石碑,碑文中记载了刘锦棠率领清军将士们以及本地的各族百姓,一起消灭了阿古柏侵略势力的历史,实证了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各族人民始终团结一心,为维护国家主权统一而斗争的历史史实。”“这件北朝三耳压花陶罐,纹样繁复而精美,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体现,月形冠饰具有祆教的特征,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喀什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融合的历史。”“这件宋代饰缂丝边缘绢棉袍,前襟、领口、袖口和下摆边缘镶嵌缂丝花带,能明显看出原料和工艺来自于中原地区”“这是唐佛传故事图……”讲解员将考古实物、历史故事以及现实意义相结合,深入浅出地阐述着新疆的历史变迁,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观众的心田。

在喀什博物馆访谈

  通过展览,观众宛如漫步于喀什历史的长河之畔,那历史脉络的图景在眼前逐渐清晰;又似踏入文化的瑰丽宝库,对喀什多元荟萃的文化有了系统且深刻的认知,更能于其中深切体悟到新疆各族人民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幸福生活在喀什大地,和谐安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艾力江·艾沙作为喀什博物馆的专家顾问,多次参与博物馆展陈的评议,并指导当地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同时,他还主持发掘了喀什汗诺依遗址。其中矗立在遗址周边的两座佛塔——托普梯木佛塔与莫尔佛塔,实证汉晋时期疏勒地区佛教盛行,为佛教在西域早期传播和本土化历程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些历史遗址昭示着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一教或两教为主、多教并存是新疆宗教格局的历史特点,交融共存是新疆宗教关系的主流。

  站在汗诺依古城的大地上,仿佛每个人都能穿越光阴,“伽蓝数百所,僧徒万余人。”唐代高僧玄奘描绘的疏勒(今喀什一带),盛景杳然,留给世人无限遐想。

和艾力江·艾沙在汗诺依古城遗址访谈


做不怕艰苦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忠诚卫士

  所谓“戍边”,戍就是险,边就是远。既险又远的地方,怎能不苦?怎能不累?

  在南疆问路,当地人说“不远”,那就是200公里以内。“地广人稀”是在新疆开车永恒的主题。行车途中,只见车辙印,不见其踪影,俨然一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壮烈画面。拍摄组从喀什市区出发驱车到瓦罕走廊,一路十个小时,有些道路因泥石流,只能半幅通行,我们看到车的一侧是高山上落下的巨石,另一侧又是湍急的河流,我们心提到嗓子眼,而同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研究员许建英一脸淡定。

  “这些没事,放心吧,我之前经常遇到泥石流,这个都算是比较‘温柔’的。”看到我们惊讶的表情,他继续说道,“我们还遇到过沙尘暴,还有好几次,开车迷路在戈壁滩,没有信号,联系不上,当时新疆的朋友找不到我们都准备报警了……”

  在这里,奉献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他们的工作写照。危险丛生不是偶然用的词汇,而是他们的生活常态。一次次与意外和危险的正面较量,反而让他们的内心更加坚定。

路途中遇到的泥石流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一些人打着学术自由的幌子,兜售诸如“内亚史观”“新清史观”“征服王朝论”等错误史观,企图否认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事实,蓄意制造“汉—非汉”“南—北”“中原—边疆”对立,意图割裂中国历史。这些学说又被形形色色的反华势力、分裂势力利用,妄图作为肢解现代中国边疆的理论依据。

  “这些我们必须要坚决还击!发出历史正声!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许建英说到:“我们就反极端主义、反分裂、反暴恐等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用详实的史料、丰富的数据、可靠的资料、掷地有声的态度,推出了《新疆反分裂斗争史》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学术成果,旗帜鲜明地在学术领域和‘双泛主义’、‘东突’分裂主义作斗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你。

  我们了解到,我们的学者在做反恐研究的同时,也被境外敌对势力所关注,但是他们没有退缩,他们都是捍卫真理的卫士!


致敬最可爱的人

  在很多人眼里,新疆是“诗和远方”,在这里他们或低吟浅唱高山雪峰的巍峨壮丽;或感慨大漠戈壁的辽阔胸怀;或肃然起敬国门口岸的庄严神圣……然而,只有扎根于此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辛酸与艰辛。

  “你们看看,这是院里给我们刚建起的活动板房,多好,将来这里还会建工作室,还有这里……”在汗诺依考古工地,艾力江兴奋地跟我们比划着:“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困扰我们十几年的用水用电难和住宿问题都得到完美解决,水箱变水管,高压线取代了发电机,为我们今后考古遗址的发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充实的后勤保障……哈哈哈……”

  他那少数民族同胞独有的粗犷笑声,仿佛一刹那治愈了汗诺依古城千年的孤寂与沧桑。

新疆喀什地区汗诺依遗址新(左)旧(右)考古工作板房对比

  “你们可以拍拍我们这技工下班,他们各自骑三轮车组成的车队非常壮观。嘟嘟嘟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总是能用自己的幽默感染我们,在他主持发掘的北庭故城遗址,我们从中午一直聊到了晚上11点。坐在夯土堆旁,大家都有种时空交叠的错觉,同此北庭,共此明月,脚下的泥土埋藏了岑参曾经送别武判官时的风雪,残缺的城壁倔强地述说着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华。

我们在北庭故城遗址内“驱车”拍摄

  “我们涉及的学术问题,都和国家安全和国家战略紧密联系。关系到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关系到和周边国家甚至全球各国的关系,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息息相关。”郭物给新进考古队的同事讲话,充满使命感和自豪感!

  “在新疆做考古我们有一个深切的体会,那就是学术要服务于国家主权和新疆多元社会文化构建的需要。就我个人认识而言,考古学术工作服务于国家需要,实际上已经是现在我们国家迫切的要求。”这是巫新华研究员与我们道别时发的语音留言。他们的话,让我们明白了他们在这里的意义。

  只有走近边疆,才能真正读懂学术戍边人;唯有走近学术戍边人,更能感悟家国情怀。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我……”

  最后一天从北庭故城回乌鲁木齐的车上放出这首歌,我们哭了,虽然这只是我们这些天坐车时间最短的一段路程,才3个小时,但感觉我们经历了地球的春夏秋冬。一路走来,我们担心自己的镜头太过局限,不能全面展现他们的奋斗瞬间;也担心我们的语言太过苍白,无法准确表达这份赤诚戍边的学术信念。但这首歌似乎告诉我们,真正的学术戍边者,高山仰止、大爱无疆。

  (文/中国历史研究院 张永棣 董佳妮 刘娇)    

  (图/中国历史研究院 郑勃文 罗贺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