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与全球安全倡议

2024-09-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近年来,伴随着国际冲突频发与扩散、高科技军备竞赛加剧等传统安全问题,以及气候变暖、全球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持续恶化,全球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布了《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提出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为全球安全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形成

  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提出,基于安全具有不可分割的属性,即主体间安全相互依赖、各领域安全相互关联、安全状态无法通过割裂而实现。该原则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和平不可分割”。该观点认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迎合了一战后各国理想主义和反战主义的思潮。在这一阶段,“和平不可分割”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学术概念或者政策主张,而是作为一种外交宣传而存在。

  第二阶段是“欧洲安全不可分割”。这一时期,“安全不可分割”作为专有概念被明确提出。一方面,“安全不可分割”仍致力于解决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和平共处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等的发生,各国希望管控常规战争甚至核战争的爆发风险。

  第三阶段是“俄罗斯—大西洋安全不可分割”。两德统一后,北约在联邦德国的军事部署逐渐扩散到原民主德国的范围;而华约解散后,俄罗斯与北约的军事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为了缓解俄罗斯的安全焦虑,在20世纪90年代,欧安会/欧安组织和北约与俄罗斯相继达成了相关文件,强调了“欧洲—大西洋安全不可分割”的安全理念。

  第四阶段是全球安全不可分割。在这一阶段,全球安全风险出现了新的特征。一是风险全球化,安全风险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散,一个地区的安全风险可能外溢到其他地区。比如,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会以极快的速度向全球蔓延。二是风险复合化,由于安全风险之间相互关联,世界面临的安全风险是体系性和系统的,一种安全风险很可能外溢到其他领域。比如,国际冲突不仅会直接带来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还会加剧非法移民与难民问题。基于全球安全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和新挑战,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了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将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作为全球安全倡议的一项重要主张。此后,这一原则被写入《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成为中国提出的国际安全问题解决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表达了对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主张后,这一概念的影响范围已扩展到全球层面。

  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基本内涵

  在《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中,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内容包括: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不可分割、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不可分割、安全权利与安全义务不可分割以及安全与发展不可分割。

  第一,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不可分割。在物质层面,追求相对于其他行为体的压倒性军事优势会导致安全困境。一国为追求本国的绝对安全而不断扩军和拉拢盟友的行为,在实践上忽略了其他国家的安全诉求,必然会刺激他国进行预防和反制。这种割裂了共同安全的本国优先导向,会导致敌意螺旋的升级,使得旨在增强自身安全的行为反而使双方变得更不安全。在观念层面,对他国“本体安全”的蔑视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反制。如果一国追求“自我身份”的诉求不能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几个主要国家的承认,往往会导致国家间关系的紧张,甚至引发冲突或战争。

  第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不可分割。这反映了当代国际安全问题的风险复合化特征。由于各类风险因素互相交织,难以分割,风险之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传统安全问题可能诱发非传统安全问题。比如,巴以冲突是典型的传统安全问题,但其后果如恐怖主义、难民与非法移民、疾病扩散等问题都是非传统安全问题。而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可以导致传统安全问题,比如1929年的经济危机不是传统安全问题,但经济萧条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各国以邻为壑的经济竞争又促进了极端主义在各国政坛占据主流地位,这对二战的爆发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安全权利与安全义务不可分割。每个国家既对本国安全负有特殊责任,也对国际安全负有共同责任。国家强调“本国优先”的安全导向将产生两种安全后果:一是只享受安全成果,不提供公共产品,其结果是国际安全领域的公共产品愈加稀缺。二是将本国安全的成本转移到国际环境之中,加剧全球安全环境的恶化。

  第四,安全与发展不可分割。一方面,安全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国际环境是否安全不仅决定了国家资源的分配,也决定了国家对国际合作的态度与政策。当国际环境和平稳定时,国家会增加发展开支,各国合作以效率优先;当国际环境动荡不安时,国家会增加安全开支,各国合作以自主性优先。另一方面,发展是安全的重要手段。很多安全问题是贫困、教育、医疗、分配等问题导致的。要解决恐怖主义、难民与非法移民、环境保护等问题,就必须坚持安全与发展不可分割。

  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实现路径

  全球安全倡议为缓解国际安全局势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将这些主张转化为具体实现路径存在着挑战。当前的一些国际冲突表明,无论是采取扩大盟国范围的政治手段,还是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冒险,都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国家的安全关切。在如今的国际安全领域,各国之间正处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博弈的参与者无法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每个国家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对其他国家会使用怎样的博弈策略无法形成可靠和稳定的预期,因此只能做出最悲观的预测,采取最保险的措施维护自身安全。然而,当每个国家都持有这种预期时,各国的理性便导致了整个国际社会的不理性,国际安全局势将日渐恶化。因此,如何在国际安全领域建立具有包容性和可靠性的制度将是国家间非合作博弈转为合作博弈的关键。各国可以通过推动如下制度建设,促进全球安全不可分割。

  首先,以应对国际社会的共同威胁为动机,促进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稳定与发展。在当下国际冲突和大国战略竞争的背景下,全球核安全遭受着巨大考验。当前的国际冲突增加了核扩散、核泄漏乃至核冲突的可能。因此,在大国之间建立的核军控机制、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将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以促进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利益为动机,促进全球治理制度的建设。国际社会应充分意识到安全风险的复合化和全球化。目前,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实质停摆、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期间各国政策的协调缺乏、全球气候变暖与海平面持续上升等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和政策协调,以更好地实现共同利益。

  最后,以构建国际社会的共有文化为动机,促进全球安全倡议实践。威胁和利益可以为国家参与制度提供动力,但只有建立了符合国家预期的共有安全文化,国家才会将制度的规则内化,产生真正的认同。全球安全倡议在承认各国文化多元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提炼了不同国家发展理念的最大公约数,为国际社会转变为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俊美(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