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明成果中最根本、最核心、最持久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传承下来的优秀伦理道德、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精神观念、风气习俗等集合而成的总体性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根源于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历史性创造,形塑于每一个时代的保护、传承与发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源源不断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给养。
加强保护和利用的制度建设,提供政策给养。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从制度层面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根本保障,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护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受到一定冲击。改革开放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逐渐受到关注。1982年,“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入宪,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具体法律法规。21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进入更加全面和深入阶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强调了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同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名录等,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保护力度。2016年,全国两会上32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交议案,建议加快制定出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对部分地方重开发利用轻保护,致使过度商业化开发、甚至歪曲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等现象进行治理。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对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作出了具体要求,是新时代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行动指南。新的起点上,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历史征程中,应持续加强保护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制度建设,重点观照立法体系的完善、社会参与的推动、教育与培训的加强、科技手段的利用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拓展等,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探索保护和利用的多种形式,提供方法给养。由于时间的推移、保护措施不当、外界因素破坏等,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古镇村落等物态的文物与文化遗产保护区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现象泛滥,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文物的变异、资源的破坏和文化的流失。因此,亟须多元化的保护举措应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场域。一方面,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保护效果。一是运用非侵入性调查技术,在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害的前提下获取文物的详细数据,通过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建模和图像处理,为保护和修复文物提供参考和依据。二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纳米技术用于文物表面高性能保护涂层,利用无损检测技术指导文物修复。三是运用老化过程和环境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文物的老化状况和环境条件,如温湿度监测、光照分析、空气质量检测等。另一方面,采取相关举措,增强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和戒惧之意。一是开展文物资源普查,统筹编制、公布名录,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管理和展示宣传。二是推进文物合理利用,推介以文物资源为载体的国家文化地标和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如建设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文化遗产廊道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三是对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实施动态管理,建立非遗传承人登记制度和培训体系,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文化保护意识,增强非遗传承实践技能。四是推进文化保护的系统性和大众化,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文化地标定期开展主题传播活动,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保护、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跨学科合作、风险管理与灾害防护以及国际合作与共享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助力更好地保护、研究和传承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形式给养。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首先,应坚持守正创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守正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敬畏之心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核心价值观,保护好珍贵的文物和历史遗迹,传承好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习俗。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传承中不拘泥于形式和方式,积极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其次,要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支撑,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学界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助力理论创新突破、回应现实时代关切,产出了大量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文化思想”等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宗教等众多领域,开展跨学科研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了各学科融合发展,为传统文化研究带来新的思路和突破。最后,用数智融合赋能文化对外传播,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数智融合可以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影响力的路径方案,如跨越时空的传播与体验、数据驱动的文化推广、跨界合作与创新、社交媒体与全球互动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供强大的支持和推动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广泛地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了解、欣赏和传承,同时也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性,在发展中与时俱进、勇立潮头。
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提供载体给养。只有通过薪火相传,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就是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理念。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以文化人,为我所用。首先,要在提炼、转化、融合上下功夫,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厚资源。其次,要在资源整理运用上下功夫,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整理编撰成适合教育对象学习的教材,包括故事集、诗词选、经典文献解读等。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互动的教学资源,如课件、音频、视频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成像技术相结合制作成便于新媒体传播的微电影、动漫等,更加生动地呈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再次,要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创设实践课程和育人活动,如传统手工制作、传统音乐演奏、书法绘画等,使教育对象通过实际操作和动手体验,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技艺和精髓,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力。最后,要在形式转化上下功夫,借助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云学习资源,如在线课程、3D漫游虚拟展馆等,使教育对象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学习探索传统文化,打破学习的时空局限。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和热爱。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侨大学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