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学家精神传播的实践创新

2024-09-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之一。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大力推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实践创新,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

  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价值

  科学家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强科技强国建设,助推科学技术高质量发展,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积极传承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肩负时代使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

  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引领主流价值提供方向。时代需要精神指引,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弘扬伟大精神、积极引领主流价值导向是做好新时代精神文明传承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对社会而言,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社会和时代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力量,为培养科技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对科学家群体而言,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助于他们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坚守初心、协同创新,为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贡献智慧,完成国家和人民托付的科技创新重任。

  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学传播提供文化方向。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创新是科学传播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科学传播实践正经历从以科学家为中心的科普模式向科学家与公众对话的范式转型。作为科学知识和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精神是广大公众进一步了解科学知识和文化、参与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弘扬科学家精神,将抽象、静态的科学家科研事迹转化为具体、鲜活的科学家故事,不仅有助于公众增进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也能帮助他们提升对科学文化和科学精神的认识,从而实现从知识传播向价值引领的转变。

  传播科学家精神的常见问题

  首先,科学家故事的讲述视角有待改变。讲故事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最常见的叙事方式,但传统叙事比较宏大、专业,缺乏一定的平民视角。对公众而言,这种视角与自己距离遥远,容易与科学家群体产生隔阂。部分公众将科学家精神视为一种神话式精神,无法将这类宏大精神与自身生活联系起来,缺乏行为层面的正向引导。部分报道存在一定的宣传腔,难以将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更好地融入公众的生活之中。因此,要积极主动转变讲述视角,向公众直接展示科学家的工作和生活,塑造更立体真实的科学家形象,让公众在平实故事中体会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其次,科学家群体的自我叙事有待加强。科学家群体是科学家故事的重要讲述者,是传播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力量。然而,科学家群体讲故事的主动性和业务能力相对欠缺。一些科学家受政策支持、时间精力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参与科学家精神的讲述;一些科学家将弘扬科学家精神视为一种“自我宣传”,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然而,科学家群体自身越是不主动讲,越容易造成公众和外界的误解。因此,作为传播科学家精神的第一责任主体,科学家群体应结合实际讲好自己身边的科学家故事,用第一视角塑造更加立体全面的科学家形象,从而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

  最后,公众主动参与对话能力有待提升。弘扬科学家精神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然而,一般公众与科学家群体在科学议题上存在明显的认知差异,这会间接影响公众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和理解。一些科学家故事的讲述比较偏重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且采用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导致公众对报道内容不感兴趣,无法进一步理解科学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一些公众对科学家群体存在一定的“神秘感”,同时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传播素养,无法主动将自己作为科学家精神传播的重要参与者和对话者,缺乏真实投入科学传播实践和科学家精神传播实践的现实动力。

  传播科学家精神的实践对策

  弘扬科学家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家群体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双向奔赴。

  一要激活多元主体,多视角讲述科学家精神。应充分调动一线科学家、公众和广大新闻媒体及自媒体的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讲述科学家故事。要鼓励一线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工作,提升公众科学素养;鼓励包括广大师生在内的科学家群体主动讲好自己和自己身边的科学家故事,全面展现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要积极引导各类公众参与到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实践中来,引导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讲述自己眼中的科学家故事和科学家精神。要整合各类新闻媒体资源,加强科技人物报道,以新闻专业视角,全面报道一线科研工作,讲述科学家故事,传播好科学家精神。

  二要丰富主题内涵,多层次展示科学家精神。应立足既有科学家精神的丰富资源和时代内涵,讲述全面、立体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故事。要积极讲述涵盖历史传承和老中青三代的科学家个人或团队故事,形成丰富的故事集。要讲述契合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挖掘具有当代价值的年轻科学家故事。要讲述当下科学家群体在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取得重要奖项成果中的故事,展现科学家群体的科技创新能力。要寻找发现全国各地的科学家精神,挖掘报道具有地域特色的科学家故事。要讲述体现科技工作者理想信念、社会价值贡献的科学家故事,注重主流价值的传播引领。

  三要创新传播路径,多模态展示科学家精神。整合优质传播资源,助力传播路径创新。要聚合全媒体矩阵化传播的力量,立足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深入“两微一端”,打通抖音、快手、B站等流量平台的短视频渠道,传播更加优质的内容。要创新传播形式,以文字、图片、音频等多模态形式讲好科学家故事,鼓励以科学家故事为蓝本,开展科学家精神主题的微电影等的创作。要面向社会不同群体讲好科学家故事,让科学家故事进校园、进社区,帮助青年一代在科学家精神中汲取营养、不断前行。

  四要打造示范基地,多场景聚合科学家精神。科技馆、科技类人物纪念馆和故居等场所,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凝聚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场所。应依托相关机构,推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通过举办主题展览,陈列相关史料,采用AR、VR等新技术,增加互动体验环节,为公众提供沉浸式感受科学家精神的场景,增强公众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感。以教育基地的建设,充分宣传展示各个历史时期为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事迹,全方位讲述不同时期科研工作者践行科学家精神的故事。

  (作者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兰州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刘娟(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