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共话汉学研究

2024-09-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讯(记者吴楠)8月27日,南京大学文学院举行“中国的中世与海外汉学的前沿——对话·翻译·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探讨了中世纪时期中国的文学、文化和历史,并回望了欧美中世纪文明的研究、翻译等前沿议题。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张伯伟提出,海外汉学是海外学术的一个分支,不是中国学术的海外分支。对于受到欧美学术影响的欧美汉学,我们应该抱有批判反省的态度。向海外汉学学习是必要的,但重点在于,学习之后要结出真正的果实。

  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学文化吸引着一大批汉学家的目光。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稻畑耕一郎感叹,从公元前11世纪的《诗经》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文学在300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都没有中断过。来自意大利的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毕罗对中国书法有着浓厚的兴趣,介绍了欧美关于中国书法研究的论著概况。他通过《行穰帖》中“九”字笔画的书写质疑了该帖能否代表王羲之经典书风,并提出认识和研究书法不但需要对原始材料及其人文环境有全面的把握,在面对作品审美问题上,同样需要培养扎实的判别能力和分析视觉造型特征的能力。

  相较于西欧和北美的汉学,俄罗斯汉学起步稍晚,但后来居上,自成一统。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教授索嘉威翻译了很多中国古典散文和诗歌作品。他介绍,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东方系翻译古代和中世纪文学作品的传统已经延续了约170年,俄罗斯优秀的汉学家都参与其中。如中国研究教研室第一主任瓦西里耶夫院士不仅对中国文学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出版了关于中国文学史的学术专著,还把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俄文。他提出,圣彼得堡学派翻译的主要原则始终是准确呈现原作,努力传达作者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并贴近俄罗斯古典艺术风格。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仇鹿鸣认为,理解海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是批评或接受其某一个论点,而是理解他们提出的观点在各自学术脉络中是如何被呈现出来的。系统译介不同时期重要研究者的著作,注重内史和外史的结合,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海外汉学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韩卓吾(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