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2024-08-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高莹)8月27—28日,第一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拉美经济体系常任秘书克莱姆斯•恩达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邱小琪,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在闭幕式上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高翔致辞 本网记者 张哲/摄
  高翔表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10周年,中拉关系已经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未来,双方应进一步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为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贡献“中拉力量”;坚持共商共建、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同拉美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对接;坚持文明互鉴、深化人文交流,推动两个古老文明交流互鉴日益深入人心。
  高翔强调,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愿同拉美国家一道,相互支持、通力合作,携手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度重视拉美研究和对拉美交流,下属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是目前中国层级最高、科研能力最强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机构。我们愿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为平台,加强同拉美学界的交流合作,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共同探索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前景。
  赵志敏指出,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同拉美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树立了政治互信、经济互利、社会互助、文化互鉴的南南合作新典范。中拉合作发展更具全面性、深入性、平衡性、可持续性,双方正朝着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方向阔步前进。在这一进程中,中拉智库应当也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双方智库要紧紧围绕核心议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务实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领域和空间、创新合作的机制和模式,产出更多具有原创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助力中拉整体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致辞 主办方/供图
  克莱姆斯•恩达拉认为,中拉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富生机与活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拉美国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机遇。展望未来,双方在减贫、能源、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具有广泛合作空间。拉美国家期待同中国增进交流、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造福双方人民。
拉美经济体系常任秘书克莱姆斯·恩达拉致辞 本网记者 张哲/摄
  隆国强表示,10年来,中拉成为全方位的发展合作伙伴,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农业、企业、青年、智库、环境、地方政府合作、减贫与发展等广泛领域搭建了各种对话平台,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机遇与挑战并存,中拉合作应该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升级、扩展领域,不断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致辞 本网记者 张哲/摄
  邱小琪表示,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锚定实现现代化目标,携手推动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中拉构建发展命运共同体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拉方积极响应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以加强发展战略对接促进联动发展,以创新思维增强发展动能,以平等对话促进发展知识分享。他建议中拉学者把握时代脉动,回应人民呼声,围绕助力中拉产业链和供应链合作、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如何应对个别国家大搞“脱钩断链”、贸易保护主义等具体议题开展深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同时及时批驳所谓“产能过剩”“债务陷阱”等谬论,激浊扬清,为中拉务实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中国政府拉美事务特别代表邱小琪致辞 本网记者 张哲/摄
  张宇燕表示,经济开放是促进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进而实现贸易收益的基本途径。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典籍《史记》《淮南子》就传递了“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多易所鲜”“以所工易所拙”的贸易思想。中拉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的本质,正是通过经济开放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和专业化,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收益。从这一角度而言,中国和拉美国家更需携手努力,推动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作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致辞 本网记者 张哲/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柴瑜主持论坛开幕式。来自中国和巴西、墨西哥、洪都拉斯等拉美国家的专家学者以及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代表参加论坛,围绕中拉贸易、国际发展合作、能源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产业部门投资等议题展开具体研讨。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美经济体系共同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柴瑜主持开幕式 本网记者 张哲/摄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张哲/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