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援助理念下的新援助范式

2024-08-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徐秀丽(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 

  依托“小技术大丰收”实践项目,我们获得了与非洲伙伴深度互动的机会。这使我们在互动实践中,成为共同的行动者和中非发展知识共同体的践行者,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访谈者和旁观者。在无数次的拉锯与合作中,非洲本土发展体系的纹理以不同面貌反复呈现,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到非洲内在系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也不断提醒我们,对非合作并非在真空中进行,而是时刻受到非洲当地历史文化的影响与全球发展规范的约束。对这些细节与纹理的把握,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开展中非合作、拓宽“全球南方”空间、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在诸多刻画非洲当地发展体系纹理的词汇中,有一个词不断被提及,那就是“每日津贴”(per diem)。per diem体系历史源远流长,来源于西方的援助,深刻塑造了他们在接受援助、开展合作时的被动发展与依赖他国的观念,使援助效果与合作效率大打折扣,甚至形成了难以改变的思维惯性和被动接受援助的发展心态。

  在坦桑尼亚运行十多年的“小技术大丰收”项目刻意逆转了这一心态。在与非合作中,“我们不是援助者,你们也不是受援方,我们是互相帮助、互利共赢”。这种共同出资、联合出力、共同想办法的做事方式,是中国在项目合作中始终坚持的思路,也是平行经验分享的一般原则。项目设计了诸多发展合作实践形态,去引导坦桑尼亚合作伙伴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观念。例如,项目采用了中国本土农业经验的技术示范,多次尝试示范工作专班、现场办公、对口帮扶、蹲点下乡等中国公共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刻意回避per diem的常规操作等。这一系列尝试旨在消解传统援助带来的观念锁定,打破其行为模式的惯性,并在探索一种新型发展合作路径中,重建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仅仅依赖外部的援助。

  “小技术大丰收”“小豆子大营养”以及“我在非洲种玉米”等实践叙事,隐含着我们十余年来在非洲深度开展国际发展合作时的三重遭遇。这里既有中国式现代化的自然延伸与发展经验示范,也有非洲本土围绕农业转型与发展的系列争论和探索,同时也有欧洲、美国等早期工业化国家在非洲塑造的社会形态及公共治理中的历史遗产,如per diem。

  过去十多年,借助“小技术大丰收”“小豆子大营养”等实践项目,我们搭建起了一个生动的、中非双方能够开展有机互动的发展实践场域。在此场域中,各方对于发展、合作与治理的想象不断拓展,并在反复沟通中得以互相塑造,从而实现了发展经验的共享性。这一双向协同、共同进步的过程,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发展经验与发展知识的普及性,在融入当地发展中不断增强中非双方有关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相互启发。

  (本报记者 刘越/采访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崔萌萌(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