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在坦桑尼亚开展田野调查

向世界分享中国农业发展和减贫经验

2024-08-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记者  刘越

  中非农业合作已成为推动双方共同发展的重要引擎。面对这一历史机遇,学者们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方面,他们需要将中国在农业发展及减贫领域的宝贵经验分享给非洲伙伴;另一方面,他们还需积极汲取非洲的实践经验,以丰富和完善中国农业农村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框架。

  2024年7月下旬至8月初,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研究团队深入坦桑尼亚乡村,开启了为期半个月的调研之旅。调研团队积极与坦桑尼亚政府相关部门、智库机构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分享中国在农业发展、农村治理及减贫方面的成功经验,共同探讨拓展中非农业合作的新空间与新路径。

■课题组成员入户开展调研。课题组/供图

  中国经验在坦桑尼亚开花结果

  此次调研的起点可追溯至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发起的“中国—坦桑尼亚村级减贫学习中心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分享中国农业发展与减贫的宝贵经验,提升坦桑尼亚的农业生产与管理能力。历经十余年的辛勤耕耘,该项目已形成了以“小技术大丰收”和“小豆子大营养”为核心项目的农业合作实践体系。这些项目不仅在当地构建了高效的农业科技体系,还推动了“大学—地方政府—农民”三方合作的农业发展模式,逐步建立起农业发展与减贫的长效机制。通过整合坦桑尼亚大学、智库及各级政府的资源与管理力量,项目成功验证了中国“政府支持农业发展减贫”模式的可行性,促进了中国经验的国际传播与分享。

  项目发起人、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李小云告诉记者,在非洲种植玉米不仅意味着中国作为地球村的一员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更体现了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分享经验、承担责任的决心与行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徐秀丽表示,此次重返坦桑尼亚进行海外田野研究,旨在以中国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小技术大丰收”与“小豆子大营养”两个项目十多年的实践历程,挖掘其背后的实质与意义。她认为,中国援建的农业技术项目不仅回应了合作国的特殊需求,更深深烙印着中国经验的独特印记。这一互动过程不仅融合了双方的本土发展经验,还在双向交流中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与经验空间。

  海外实践项目以桥梁作用,促进了“全球南方”主体之间发展经验与知识的双向深度流动。徐秀丽强调,中坦发展合作的核心在于农业技术及其创新扩散机制的合作。这些项目立足坦桑尼亚本土特色,既注重吸纳与融合坦桑尼亚本土经验,又将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融入其中。通过将中国农业发展与减贫经验有机“移植”并“栽培”于坦桑尼亚本土,项目不仅实现了中国经验的推广与应用,更为新知识与理论的萌发提供了肥沃土壤和广阔空间。

  双向互动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徐秀丽说,多年来,通过频繁的互访与线上微信群的信息分享,中坦双方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从精英到基层的全方位深度互动网络。这种深度交往不仅加深了双方对彼此历史文化基因、经济发展模式及基层治理框架的了解与认识,更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打开了讲述中国故事的话语通道。李小云认为,这些援助项目与活动不仅为坦桑尼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改变,也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与视角转换的契机。在相互交流中,中国学者学会了接受不同意见与反馈,不断优化自身工作方式与策略,从而更好地在坦桑尼亚开展工作,推动中国经验的生根发芽。

  拓宽区域国别学研究视野

  近年来,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崛起,对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渴求愈发迫切。在此背景下,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团队凭借中坦农业合作项目奠定的坚实基础,紧密围绕区域国别研究的热点领域,积极开拓,不断创新,致力于将研究思路引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在李小云看来,社会科学研究应坚守“行动”与“实践”的核心理念,坚持从实际出发,从现实问题中寻求答案。为了更深入地扎根实践,促进知识的联合生产,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逐步构建了三个海外田野实践场域。


■课题组成员入户开展调研。课题组/供图

  这些场域包括:与非洲国家特别是坦桑尼亚建立的科技合作与政策对话机制,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展开的多边治理对话平台,与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进行的聚焦于发展合作政策与实践的双边对话桥梁。这些海外田野调查不仅是团队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战略转型的重要成果,更是联合研究、人才培养与发展实践的有机结合体。它们为研究团队提供了跨越国界的视野,使中国学者能够同时关注国内与国外两个场景,为孕育新的国际发展知识体系、全球治理知识体系和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探索出更加多维、立体的路径。

  实践场域的丰富性,也为学者们的研究议题提供了多元化的可能。徐秀丽告诉记者,团队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内,注重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倡导从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及公共管理等多重视角进行深入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唐丽霞说,在实地调研中,团队成员紧密围绕坦桑尼亚的政治、社会与经济发展状况,开展了深入的非洲发展与农业体系研究。团队不仅关注坦桑尼亚的农村基层治理框架,还尝试以比较发展研究的视角,探讨不同治理框架对中非乃至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间发展合作路径的潜在影响。

  此外,团队还广泛涉及非洲现代化进程中的援助管理体系、农业科技创新、种子市场、电力改革、教育与青年就业、家庭与社会结构等多个议题,以更加细腻、全面的视角描绘坦桑尼亚社会发展的真实面貌,为区域国别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

  在将中国叙事与国际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研究团队以坦桑尼亚的本土化微观研究为切入点,聚焦于国际发展合作与全球治理等宏观议题,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发展知识体系。在国际合作领域,中国坚持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合作共赢发展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中非贫困治理共同体研究及国际减贫合作。

  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中国参与全球贫困治理的路径解释,也为新时代中国制定国际发展合作政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借鉴他国实践、总结中国发展经验而形成的新知识体系与理论,不仅推动了研究方法的创新,也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拓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农业技术合作之外的变化,实则反映了中国在与外部世界互动中心态与角色的深刻转变。从“我们能做什么”到“我们能收获什么”,这种转变不仅是对自身发展经验的深刻思考,更是构建新型国际互动模式的积极探索。国际发展合作与中国自身的发展紧密相连、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中国对世界发展经验再生长与再探索的生动实践。同时,这种合作也为中国与外部世界之间建立了良性的互动。

  推动国际发展理论创新

  当前,国际发展理论的创新与“全球南方”国家发展主体性的再发现紧密相连。中国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依靠自身发展主体性实现现代化的可行性。然而,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将这一实践全面真实地呈现给国际社会,以讲好中国故事、分享中国经验。徐秀丽说,过去十多年间,中国发展实践的诸多元素在与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和“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中成为新的国际发展实践。

  因此,国际社会的“田野”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全球中国”景观。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科教兴农、工作专班、下乡蹲点、对口帮扶与东西协作、精准扶贫等经验与当地社会产生了新的融合与发展。这些经验在跨时空与跨文化的流通实践中获得了新的普遍性,并将在融入新的发展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展现出新的超越性。

  “十多年的中坦合作成果丰硕。”李小云总结说,从宏观层面来看,这些成果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新时代以来中国重新构建与国际社会关系的生动写照。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成果并非简单地通过政治学或国际关系的宏观视角取得,而是深深植根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之中。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我们作为普通人与他国民众的互动推动了合作与实践的深入发展,进而促进了思想与心态的开放和转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崔萌萌(报纸) 齐泽垚(网络)】
向世界分享中国农业发展和减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