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演进路径

2024-08-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推动全球教育交流、促进文化多样性的教育形式,以“国际理解”为基本理念,旨在培养学习者的全球视野、国际理解意识以及国际交往与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从全人类利益、全球视点出发来考虑、处理问题的思维,通过对国际的整体认识来增进个体、国家与世界的理解,进而实现全人类的团结与互助。我国对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视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化的历程中介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国际理解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深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发展,是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然之义,是落地核心素质教育目标的必然之策,是落实教育国际化战略的不二选择,是培育具备全球胜任力人才的重要方略。

  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探赜。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理解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促进全球和平、人类共同发展以及个人全面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首先,有助于学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实现和谐共存。通过国际理解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学习如何作为全球公民参与共同生活。

  其次,有利于学生适应快速变化的全球劳动市场。全球化加速了工作场所的多样化和融通化,通过国际理解教育,学习者能快速适应全球化的复杂环境,锻炼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本领,增强未来职场竞争力。

  再次,有利于突破“信息茧房”,实现信息的全面共享。在数字化时代,国际理解教育使学生能够安全、负责地利用媒体平台,增强信息辨识能力,更全面准确地理解世界局势并作出理性判断,积极参与有效信息的传播与交流。

  最后,有利于实现“两大愿景”,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小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的新一代,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全球发展动态,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才支撑。

  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演进图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与重视下,国际理解教育领域经历了一场漫长而充满活力的探索之旅。依照其阶段性特点及对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政策性文件等嬗变轨迹的回溯,可将其分为初步探索期、开创新格局期、赓续与勃兴期、本土扎根期四种实践样态,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学理思辨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面临重建任务,国际理解教育并非主流,但其培养要旨与公民的教育目标较为契合。同时,外语学习受到特别重视,尤其是俄语。初步探索期的国际友好合作和文化交流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以苏联及东欧国家为主要对象,在国际理解与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界开始全面引入域外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推动了我国的本土化发展,开创了新格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十年间,通过翻译与借鉴域外理论,特别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延深,为国际理解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滋养,标志着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进入了赓续与勃兴期。这一时期,国际理解教育逐步浸润到小学阶段,英语等外语教学走进小学课堂,且多门学科课程方案均强调国际理解教育理念。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规划纲要,强调应提升学生对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认知,同时呼吁培养符合国际化需求的人才,标志着国际理解教育进入本土扎根阶段。此后,教育部门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在扎根本土的基础上推进国际理解课程,逐步实现了规模与质量效应。

  概言之,我国的国际理解教育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多种发展面貌,随着教育变革稳步推进,国际理解教育从边缘逐步走向中心,呈现出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考融合、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多维发展趋势,以及初具本土特色的中国式发展路向。

  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演进逻辑。回顾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演变历程,在教学目标的更新、内容的丰富、实施路径的多样、评估反馈的深化等方面展现了不同的逻辑理路。

  教育目标表征出从单一追求功能性价值,到兼顾功能性与内涵性价值的演变逻辑。新时代国际理解教育不仅强调“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的外在功能性价值,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内在价值。

  课程体系构建稳步成熟,从最初的模糊体系发展为兼具明确目标和跨学科融合特性的独立体系。国际理解教育从广义的国际教育范畴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了符合本土需求并具备国际视野的学科架构。具体表征为课程内容的丰富化;教学主题从以欧美为中心扩展到全球多维视角交融;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从单层级独立研究转变为多层级协同合作;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从单一封闭模式转向多样开放;“国际理解”概念的定义本土化与明晰化,从欧美标准转变为本土立场与国际视野融合,助力推动学理与实践结合,凝聚共识。

  评价保障机制持续优化,从基础框架的搭建,到纵深体系支持。我国政府在每个重要转折阶段都能根据时代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政策,推出高密度和高规格的国际理解教育政策,从顶层设计全面引导其发展。评价保障机制取向逐渐走向适切、科学与多元,初步构建了理论驱动与实证支撑相结合的多维评价体系。师资保障方面,初步形成“师范生培养—教师职前培训—教师岗后发展”的持续性、多层次支持保障体系。通过多层级协调机制,推动多主体协同发展,形成育人合力。

  国际理解教育提升理路。随着国际理解教育的深入推进,价值认知不足、课程目标失衡、联动协同性差、评价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鉴于此,应从以下方面重点发力。

  明确价值与目标定位,充分认识国际理解教育的意涵。国家层面出台官方课程标准纲要,确立应有的课程地位。从组织宣传、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到评价机制,全方位凸显其重要性。同时,把国际理解教育普及到各类学校和所有学段,制定基于分级体系的学段目标。

  强化“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国际理解教育持续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保证国际理解教育质量为中心,通过全员参与和全过程管理,实现组织长期稳定发展的理念。其一,增加支持力度,确保在政策支持、推广策略、资金投入、师资培养、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社会合作、技术数智化程度等方面得到充分保障,激发其内生与外源性动力。其二,注重国际理解教育的成效,树立教育标杆。将学生发展、科研成果和国际影响力纳入考核标准。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跨文化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生成国际理解教育的标志性成果。其三,健全多层协调机制。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认识能力不再是一项简单的教育任务,其已转变为全球教育共同体的战略性目标。面对这一挑战,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教育机构必须联合行动,多重层级协同推进,形成一股融合策略性思考与实质行动的综合力量,构建一个既兼顾全球视野又深植本土土壤的系统化国际理解教育培育生态。

  塑造基于价值、认知和文化“三逻辑”与学科自觉和跨界交叉、学理思辨与实践探索“双融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鼓励素养导向的课程体系,突破单一学科范畴,促进学科律动,培养学生的全球视角、多元文化尊重、文化沟通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整合不同文化元素和跨学科设计,促进学生从综合角度分析国际问题;注重课程形态协调,增加专门课程比例,实现均衡发展;消除学段间隔阂,构建连贯体系;建立教材评估与更新的长效机制,确保时效性、前瞻性与适用性,兼顾本土资源与国际资源;强化教育从业者理论与实践探究的一致性,促进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深度融合,拓展研究维度,以开放的视角对新兴实践成果与成熟理论进行辩证整合。

  在展望未来图景时,应汲取过往的经验,立足国情、把握历史、注重实证,同时也要敏锐地捕捉机遇并主动规划,推动我国国际理解教育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本文系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加强我市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策略研究”(21SKZZ003)、宜宾市双城协议保障科研经费科技项目“普通高校异地校区办学模式创新研究”(XNDX202202001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长江师范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杜琨(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