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8-1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阐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多方面进行统筹部署。此次全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它是对中国今后五年改革发展进行的总体部署,以达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本文将聚焦解析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包括五大重点改革领域和方向。

  第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之一在于有效利用不同经济主体和机制为经济发展服务。《决定》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一方面,国有资本和企业在关乎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和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国有资本和企业不被短期的利润目标所约束,从而能够更好地遵循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原则进行投资和经营,在能源、铁路、电信、金融以及其他关键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这些领域常常需要超长期的大规模投资,对其他行业有着巨大的正面溢出效应,关系到基本的国计民生,这些都是私有经济无法取替的。所以,公有制经济必须不断巩固和发展。同时,国有企业改革也必须深化,以提高其效率和效益。但国有企业的效率不能用简单的利润率和其他市场指标来衡量,因此,《决定》提出“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这对接下来的国企改革有重大的引导作用。

  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非公有制企业受市场需求约束,更能依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有效的资源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如今已经占5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尽管一些西方学者和媒体谬称中国经济近年在推行“国进民退”的政策,但实际上到2023年底,中国民营企业数量已超过5200万家,占所有企业数量超过92%。最近几年民营企业投资放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因此,《决定》释放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信号尤为重要。《决定》公布将“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这些政策措施将对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大作用。首先,通过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政府将重点解决民营企业的核心关注点,包括保护私人财产权、保障私人企业主的利益、管理对私人企业的拖欠或未付款项等。其次,促进市场准入不仅有助于公平竞争、增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还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发展。改善对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平等获取将使这些要素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并促使民营企业的健康成长。同时,平等进入产品市场,特别是通过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将为各种企业提供更透明的商业环境。最后,向民营企业进一步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允许民营企业在发展新兴和关键技术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将有助于实现以下两个重要目标。一方面,给予民营企业共享国家实验室和基础研究成果的机会,将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驱动力,增强其技术优势。另一方面,提升民营企业在新兴技术商业化和市场化方面的能力。如今,民营企业在中国的许多新兴和关键产业中已经发挥了主导作用,如金融科技、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和数字经济。展望未来,民营企业可以在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领域扩大引领作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运输和水利工程等国家项目中的合作也必将为这些国家重大项目注入新的活力,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

  促进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以创新和提高生产力为特征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具有高效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特征。《决定》指出,现阶段经济发展必须“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先进生产力,其特点在于“高技术、高效率和高质量”。为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同时,通用的高新技术将广泛应用和整合到更广泛的传统产业中,并改善和整合生产要素的组成和利用,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的增长。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实现技术自给自足,保证供应链的高效性和韧性,以及实现生产力驱动型增长至关重要。中国近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2023年中国创新能力世界排名第12位。中国正在引领世界绿色转型,并在绿色技术和产品,如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等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正在缩减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并将生产要素投向高科技和绿色产品制造中。这些新增长引擎不仅将对短期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也对中国经济的长期转型和发展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制度和结构性改革,才能确保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系列改革包括:通过加大投资和改革教育培训体系来培养高精尖人才,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为科技行业提供便捷和可靠的融资;培育和完善统一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继续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总而言之,中国将继续调动所有资源,包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市场和财政措施等,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壮大。

  第三,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经济现代化离不开战略规划、宏观调控和政策统筹。因此,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必须协同发力。当前,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尤为重要。《决定》强调,“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方面,《决定》提出将“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同时,《决定》提出“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中央财政事权原则上通过中央本级安排支出,减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财政事权。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确需委托地方行使事权的,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这些措施是近年来财政改革的重大突破,将为化解地方债务问题、优化财政体系、强化财政政策功效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金融改革方面,《决定》体现了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强调“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制定金融法,依法对金融活动进行有效监管和问责,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第四,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重要的改革领域。中国过去40多年中在城市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6%。城镇化不仅有助于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以及生产率增长,更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口转移,而户籍改革是保证人口转移顺利进行的前提。《决定》指出需“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这不仅能让广大农村人口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释放消费需求,提高其生活水平;同时,也能保证他们真正地在城镇安居乐业。另外,《决定》也指出要“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建立自愿有偿退出的办法”,这些措施能够较好地解决农村人口的后顾之忧,保障他们应有的财产收益。

  乡村全面振兴也同样需要系统全面的深化改革。《决定》强调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深化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改革”,从而“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

  第五,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决定》强调的高水平开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高水平开放意味着制度型开放,接轨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营造透明稳定的制度环境。第二,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第三,优化贸易结构,加强贸易数字化和绿色化,有效提升贸易服务水平,将对外贸易和产业升级、结构转型结合起来,打造内外贸易一体化。第四,积极有效地引进外商,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并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第五,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尤其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第六,共建“一带一路”机制将继续推进全方位多边合作,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

  此次全会精准抓住了以上五项经济改革的重点领域,这些改革措施将切实改善中国经济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服务于中国的长期战略目标,服务于经济现代化,以及增进人民福祉。这些改革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系美国威拉姆特大学经济学讲席教授)

  审核:李建军

  责任编辑:赵琪

  网络编辑:张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赵琪(报纸) 张赛(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