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明清外销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展在江汉关博物馆展出

2024-08-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超)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中外经贸往来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璀璨篇章。8月3日,由江汉关博物馆与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相遇:明清外销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展正在江汉关博物馆展出。


“相遇:明清外销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 展览现场  本网记者 李超/摄


“相遇:明清外销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 展览现场  本网记者 李超/摄

  本次展览以外销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为视角,通过70余件外销瓷器、漆器、画作、牙雕、螺钿、银器、扇子等珍贵文物生动展现了中西两种文明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相遇与融汇的篇章。展览分为三大单元,第一单元“幻想:神秘的中国人形象”,展示了中世纪以来西方人对中国的想象与描绘。在这一时期,中国作为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富饶国度,吸引了大量西方人的目光。他们通过游记、绘画等形式,记录了大量中国人的图像。第二单元“沉迷:令人向往的‘中国风’”,聚焦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通往东方航线后,大量中国外销艺术品远销欧洲的历史背景。华美的漆器、精美的瓷器等艺术品,成为欧洲贵族、富商竞相购买的对象。同时,这些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也为巴洛克艺术与洛可可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观众在欣赏这些艺术品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中西文化在交流互鉴中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三单元“显现:清代人的社会百态”,则通过外销瓷、外销画等艺术品,展示了清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百态。这些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题材广泛,上至皇室官宦、下至市井百姓,几乎涵盖了清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民俗的方方面面。观众在欣赏这些艺术品的同时,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清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生动展现了中西两种文明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相遇与融汇的篇章,带领观众感悟文明交流互鉴、倡导世界多元共生的重要意义。


展览现场展出的“清 青花山水人物纹花口盘”  本网记者 李超/摄


“相遇:明清外销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 展览现场  本网记者 李超/摄


展览现场展出的“清 广彩人物故事图纹章盘”  本网记者 李超/摄


“相遇:明清外销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 展览现场  本网记者 李超/摄


展览现场展出的“19世纪 象牙雕花鸟人物图信插”  本网记者 李超/摄


“相遇:明清外销艺术品上的中国人图像” 展览现场  本网记者 李超/摄


展览现场展出的“19世纪 彩绘人物庭院图漆黑描金折扇”  本网记者 李超/摄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中国与西方的经贸活动一直是世界历史中的重要篇章。明清外销艺术品作为独特的窗口,向西方世界展现了神秘的东方古国。这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明清外销艺术品的展览,更是一个反映中国人走向世界、拥抱世界,通过世界之窗看到自己、认识自己的回望之旅。展览将持续至10月10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