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区域治理:理论、实践与比较》,张云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暨南大学张云教授的专著《东南亚区域治理:理论、实践与比较》,为读者呈现了“东南亚区域治理”的全景图。作者较为完整地阐发了区域治理和东南亚区域治理的概念,梳理了东南亚区域治理的来龙去脉,重点探讨了东盟区域治理的“三元治理”模式,并在与欧盟、北美治理模式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区域治理的一般性理论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中国的东南亚整体性研究的角度,阐发该书的源流、价值和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研究源流与动力
将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特别关注的领域,对于中国的东南亚研究界更具有积极意义。东南亚的整体性研究,是指把东南亚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探讨其发展演变、兴衰起伏等规律性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东南亚整体性研究在三股动力的驱动下发展很快,而该书就是在此背景下产出的,是三股动力合流的体现。
第一股动力是整体性研究的兴起。冷战结束后,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带动下,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东南亚的整体性研究也水涨船高。在此动力下,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东南亚整体性研究掀起一波高潮。主要表现为:一是关于东南亚专门史的编纂逐步涌现,比如东南亚的区域合作发展史、国际关系史、文化交流史等。二是从不同维度对东南亚进行整体性研究,如东南亚的政治、经济、社会、安全、民族、宗教、大国关系、一体化、区域合作等。三是东盟研究的兴起。自1967年东盟成立以来,以“东盟”组织指代东南亚的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在东南亚一体化、东亚合作、大国平衡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关于东盟的研究迅速扩大,出现了“东盟+”结构、东盟中心地位等关键学术概念。
第二股动力是跨学科研究的兴起。近年来,交叉学科作为“分科之学”和“研究碎片化”的反向力量发展迅速,这在东南亚的整体性研究领域表现尤其明显。从理论层面看,随着全球国际关系理论探讨的兴起,学术界开始重视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并纷纷将目光投向冷战结束后维持了“长和平”局面的东南亚。一定程度上,东盟成为产生新理论、提供新知识、应用新方法、发掘新案例的最佳场域。从实践层面看,“东南亚为什么能”即为什么能建立“和平生态”、一体化进程和东亚合作相对成功等国际新现象,以及如何与东盟打交道,如何应对“东盟+”结构形成的东亚地区秩序,成为学术界和政策界关注的重大学术问题和战略问题。
第三股动力是区域国别学的兴起。随着2022年9月区域国别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研究在中国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国务院2024年颁发的新学科简介看,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属性是交叉学科,使命是服务国家战略,强调对区域和国别的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对策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区域国别学的兴起与前两股动力共同作用,为中国的东南亚整体性研究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更综合的发展动力。
学术价值及特色
由上可知,该书兼具东南亚整体性研究、跨学科研究、区域国别研究的特点,是三股动力长期激荡孕育出来的知识产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其学术价值和特色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该书构建了东南亚区域治理的整全知识。张云教授立足东南亚区域整体视角,致力于建构整全性的知识体系。书中提出编纂东南亚史的“区域治理”视角,贯穿打通东南亚的古今中外,形成完整的东南亚区域治理的时空观。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的学术抱负并未停留在“地方性知识”的生产上,而是将东盟区域治理模式与欧盟和北美的两种区域治理模式进行了比较,得出有关区域治理的一般性和理论性知识。这就使该书跳出了东南亚,具有了全球层面的区域比较意义。
其次,该书熟练应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书中内容主要涉及世界史、政治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多个一级学科,如何将不同学科涉及的方法有效组合运用也是全书探讨的一大问题。区域国别学虽然强调交叉学科属性,但跨学科研究并非易事,需要研究人员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深厚的多学科理论基础,以及熟练运用交叉方法的能力。有鉴于此,该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技巧,即通过一个各个学科普遍认可的概念(公共概念),将各个学科及其方法连接在一起,这个概念就是“区域治理”。
最后,该书展示了作为公共知识产品的多功能性。与诸多东南亚整体性研究成果的不同之处在于,该书集学术研究、公共政策研究和国际实践研究于一体,也就是注重知识产品的多功能性。在国内外东南亚研究界,曾有两种倾向并存。一种是学用分离,即将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分开;另一种是学用结合。而在东南亚整体性研究三大动力合流的背景下,中国学术界更加注重“学以致用,用以强学”,也就是学用相生的路径。由此,区域国别学应生产三种类型的知识产品,即学术型、政策型和社会型知识产品。该书则是三种类型知识产品的集合。从学术型知识来看,该书提供了关于东南亚区域治理的整全性知识。从政策型知识来看,该书聚焦中国周边战略的优先方向东南亚,为中国如何参与全球治理和东南亚区域治理,优化地区秩序和外部环境,提供了战略思考和路线图。从社会型知识来看,该书在助推中国的东南亚研究的同时,也将普及和加深国人对东南亚的整体思考和深度理解,尤其是给相关公共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参考。
未来发展和创新
客观来讲,该书只是东南亚区域治理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成果,未来还会有新的发展。本文无意辨析或商榷该书的个别事实或观点,而是尝试从更宏阔的视角探讨此研究再发展的可能和方向,从而促进东南亚整体性研究更好地为国家战略服务。
此研究的再发展是否可以走向更加系统的区域国别学路径,值得深入思考。该书的理论定位是国际关系的区域国别研究,是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和方法对区域国别进行精细作业的分类研究领域,是国际性和关系性的学科内涵在单元层次的学术呈现。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某一区域的特定国家或国家间的关系性经验、国际性知识与社会化实践,其中包含了学术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国际实践者参与其中的主客体间的互动与实践。因此,该书是国际关系学与区域国别学的交叉之作,是将区域国别学纳入国际关系学的体系中,以国际关系学来统筹区域国别学。这个从“国际性和关系性”出发的逻辑有其合理之处,在学科自洽上也是合理的。在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之前,区域国别研究在中国不是一个学科,而是安置于一些一级学科中的次级学科或方向之内的研究领域。比如,外国语言文学下的区域国别研究、世界史下的区域史和国别史、政治学下的国际关系和比较政治、经济学下的区域经济等。2022年9月这个时间点也是该书成书之时,也就是说,该书的区域国别研究正好处于区域国别学升级为一级学科的门槛,体现了学科发展的过渡性特征。
因此,该书理论体系的再发展一方面可以继续国际关系学的进路,为全球国际关系学和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以“东南亚区域治理”作为开创区域国别学理论体系的敲门砖。区域国别研究成“学”之后,面临如何发展为真正的学科体系的问题。2024年初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对区域国别学作了明确规定,并设立了六个二级学科,分别是区域国别理论与方法、区域国别综合研究、区域国别专题研究、区域国别比较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全球与区域治理。这些二级学科兼顾了跨学科性和专业性,均需要在区域国别特殊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一般性知识,并进行理论的提炼和总结。而该书所涉内容与以上六个二级学科直接相关。从学术逻辑和学科自洽来看,区域国别学对理论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从该书研究成果看,区域国别学的理论建设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相当扎实的基础。
在此进路上,该研究的再发展可以更好地体现区域国别学作为“实践之学”的功能。区域国别学的实践功能应本着“起自学术,终及国家,服务社会,惠及世界”的原则。实践之学需要在长期观察和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紧密的动态跟踪研判和学术研究,参与公共政策的咨询服务并身体力行。就东南亚区域治理研究而言,则应能服务于大的战略问题,为优化地区秩序带来新的机遇。
(作者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