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比较优势

2024-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和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保持高度关注,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当代中国基层治理中坚持和推进党建引领,既是一种政治层面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治理层面的比较优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所以能建构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比较优势,可以概括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实践路径和价值维度。

  以先锋行动引领基层治理

  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先进分子”“先锋战士”,需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所以能建构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比较优势,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进属性所确立的,第一个方面的实践路径和价值维度就是以先锋行动来引领基层治理。以先锋行动引领基层治理,着眼于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先进性建设,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辐射和影响基层治理中的各类主体,使党的意志和主张转化成为基层治理中各类主体的自觉行动。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先锋行动引领有三种不同层面的引领路向。

  一是政治方向层面的引领,就是以党员的先锋行动来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各类主体提升政治意识和思想水平,从而使基层治理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政治方向层面的引领,要求基层党组织注重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理想信念、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学习,然后再通过各种平台、载体和形式把政治思想教育从党员进一步延伸到群众,从而实现党员和群众在政治思想上的融合共进。

  二是道德价值层面的引领,就是以党员的先锋行动来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各类主体提升“公”的精神,从而建构基层治理的共同体格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党员最基本的品格是“公”的品格。道德价值层面的引领,要求基层党组织注重通过发挥党员在“公”的道德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各类主体也具有“公”的精神,也能基于“为大家好”的立场来调整自我利益和追求公共利益,从而实现基层治理中“公”的扩散。

  三是能力实务层面的引领,就是以党员的先锋行动来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各类主体提升处理实际事务的本领,从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在认知和能力方面具有先进性,在处理实际事务中能形成比较理性的判断、推论和比较合理的行动。能力实务层面的引领,要求基层党组织注重通过知识的传播、行动的示范、能力的扩散,来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各类主体提升处理实际事务的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从而实现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

  以组织动员引领基层治理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严密的组织性、高度的内聚力和强大的组织动员社会能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所以能建构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比较优势,也在于党的组织特征和组织动员功能,第二个方面的实践路径和价值维度就是以组织动员来引领基层治理。以组织动员引领基层治理,着眼于党的组织体系网络的延伸、拓展和联结,以及以党组织为轴心、以党员为骨干把群众组织动员起来,从而发挥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主心骨作用,引领基层治理中各类主体形成一种“强关系”的网络,产生行动协同,进而推动基层治理中各类问题的解决,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组织动员引领有三种不同的实现方式。

  一是织密组织体系,就是以党组织体系的延伸和拓展来发展党的组织体系网络,再基于党的组织体系网络的联结和动员来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各类主体产生行动协同。织密组织体系,一方面要求在纵向上延伸党的组织体系,比如一些城市社区探索构建出了一种“社区—网格—楼组—党员”的四级党组织体系网络;另一方面要求在空间上拓展党的组织体系,比如一些城市社区探索在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内生性社会组织等社区治理主体之中组建党支部或者党小组,以此来拓展城市社区治理中党的组织体系网络。

  二是开展联建共建,就是基层党组织通过与空间外部的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各领域党组织开展联建共建的方式来链接资源、整合资源、共享资源,从而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开展联建共建的价值,基于党的组织体系相互联结而产生的各类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网络化治理的作用。开展联建共建,一方面要求推进区域化党建,搭建各种形式的区域化党建平台,通过区域化党建的方式来实现各领域党组织之间的互联互动、资源整合和行动协同;另一方面也要求超越“区域”的层面,在各领域党组织之间建构更为广泛的互惠性关系。

  三是发展群众团队,就是以党组织为轴心、以党员为骨干把群众组织起来,构建常态化的基层群众组织,并建构基层党组织与基层群众组织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从而引领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发展群众团队,要求基层党组织注重为群众之间的组织化以及组织化之后活动的开展、功能的发挥注入组织资源、提供实物资源和赋予合法性资源。

  以机制建设引领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需要形成一种高效化、常态化、制度化的样态,这离不开机制层面的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之所以能建构当代中国基层治理的比较优势,还在于中国共产党作为由先进分子而组成的先进性共同体,在机制建设方面具有理性设计的优势,第三个方面的实践路径和价值维度就是以机制建设引领基层治理。以机制建设引领基层治理,着眼于发挥基层党组织对于基层治理中各种现象和事物的理性把握和规律认识的优势,进而从机制建设的层面来引领基层治理中的各类主体形成一种能持续性地进行公共性生产的高效格局。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机制建设引领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机制建设形态。

  一是村(居)民自治机制建设,就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城乡社区中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城乡社区本质上是村(居)民自己的社区。因而,以机制建设引领基层治理,首要的就是要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村(居)民自治机制,包括细化落实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建设村(居)民自治的基本框架结构,以及建设更为具体化、更具有本地特色的居民参与城乡社区事务的公共平台和制度形式。

  二是为民服务机制建设,就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旨在提升基层群众生活质量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基层治理需要以改善民生、建设充满幸福感的基层社会为目标。因而,以机制建设引领基层治理,需要注重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为民服务的机制,包括搭建各种形式的为民服务平台、载体和阵地,以及引领各类公共服务提供主体,通过公益、互助、低偿以及市场化等多种途径为基层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

  三是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就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机制。良好的秩序建构是基层治理的基本价值追求。因而,以机制建设引领基层治理,需要注重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包括组建矛盾纠纷化解的平台、载体和组织形式,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的工作制度,引入外部主体和资源参与矛盾纠纷化解。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刘倩 罗浩(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