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立体的国际传播话语网络

2024-08-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新时代,要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群体的精准传播方式,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为切实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需要创新话语传播格局,搭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话语网络。

  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释,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完善“融通中外”的话语传播内容。

  国际传播内容要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特质。“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国际传播话语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动结合。“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继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思想资源,将其创造性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传播内容,为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综观世界文化发展史,不同文化互相开放、互相交流、互相吸收、互相补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文化交流交融要成为国际传播话语的底蕴。中华文化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对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兼收并蓄,以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包容的方式,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积极学习借鉴人类社会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今天,我们的国际传播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中国现代化实践,吸纳具有现代特色的新特质,通过新理念、新媒体、新技术,在国际传播互动中展现我国传播的新时代魅力。

  建构多元立体的传播格局。当前,媒体技术飞速进步、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如何跳出既有传播思维定式,不断增强中国话语体系的公共传播效能,已成为解决中国话语权在国际舞台上“失语”的关键所在。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要以当今全球化时代为契机,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方式,建立跨文化的传播系统。

  推动多元主体参与传播。当前,中国话语表达在传播过程中的“痛点”是传统意义上的“渠道中断”和“渠道失灵”。西方利用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霸权,对中国炮制“话语陷阱”,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由此可见,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和实现,要积极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创新话语传播格局,扩展传播渠道,增强国际话语权。

  首先是政府部门和主流媒体应当积极承担起国际传播主力军的重任,主动回应国际社会关切的问题和议题。其次是各级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学术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普通个体等,也应当成为参与我国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力量。最后是充分重视新兴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形成政府、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国际传播格局,共同推动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尽管新兴媒体的权威性稍显不足,但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宏大叙事和宣传话语,具有日常生活气息的表达更加鲜活与真实,能够轻易触动人心,引发共情。

  融合话语传播优质资源。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纵深推进的当下,中国应融合话语传播优质资源,构建多元立体高效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

  一是打造高水平学术人文交流平台。增设对外学术创新项目,通过平台积极与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和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会议、研讨会和论坛进行探讨、交流。

  二是建立完善的学术资源数据库,收录国内外高质量的学术文献、研究成果和专家资源,提升学术成果国际化水平。

  三是综合运用具象化资源,提高中国话语体系对外传播力度。在推广中国话语体系时,通过巧妙借助图像、音乐、文字和视频等具象媒介,以多维度的形式将话语内容呈现给受众,让受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四是建立对外翻译人才基地,致力于向世界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打造对外翻译人才库,将具备较高翻译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翻译人员纳入库中,从而形成一支稳定、高效的翻译团队。拓展翻译资料,将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中国现代化最新成果、理论翻译成多种语言,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系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基地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刘娟(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