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反思中国社会工作教育

2024-07-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18年8月,教育部正式提出新文科建设并逐渐投入政策实践。新文科建设的目标是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工作应反思自身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局限,并进一步探索可行的教学实践路径。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工作教育在规模上处于高速发展期,但总体上表现出专业化程度不足、教学活动与实践相脱离、未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与“高质量进阶发展”仍旧有一些差距。当前的社会工作教学活动是专业化先于本土实践,我们不应该将西方专业知识方法技巧拿来即用,而应该基于中国本土实践情境不断内化运用。
  对于社会工作教育而言,新文科建设之所以“新”,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必须回归社区民众的生活世界。高等教育从日常生活中的分化意味着专业研究与教育逐渐脱离日常生活。当前,社会工作教育的教学方式是以实证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主导的知识观为基础的,难以应付生活世界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同时限制了我们的认识方式,如直觉、体悟等日常生活实践中常用的认识方式及其知识。不仅如此,工具理性的专业教育使学生以“价值抽离”的专家身份自居,缺乏对服务对象和社会现实的深度理解与共情。由此,社会工作者无法达至对服务对象的理解,更无法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第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教育必须处理好理论与本土实践之间的关系。抽象“社会”概念的预设,遮蔽了社会个体的存在、鲜活的行动价值与内在心灵世界,成为同现实生活对立并高于现实生活与人的最高本体和超验结构。专业教育逐渐引申、塑造了一个观念世界,注重学生逻辑和思辨能力的提升,忽略了学生的价值教育、心灵教育、生活教育。因此,我们的问题意识来源不该局限于时髦理论,而应该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建设的先行者们都是立足于本土实践,将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为服务本土社会而创新本土理论,旨在为造福平民百姓作出贡献。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处理好上述关系,社会工作教育需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面向日常生活的、面向社区公共性的,以及面向实践的。
  第一,发扬社会工作理念,回归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达至对服务对象及其困境的“深度理解”,并解决服务对象的生活问题。社会工作的先驱里士满、亚当斯等,深入贫民的日常生活,既透过贫民生活的实际场景传递实务知识和经验,实现教学的目标,也透过“同情的理解”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观点去理解现实。社会工作教育要回归日常生活,需重视社会生活背后的文化与政治意涵,从结构性视角去分析问题背后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具有社会学想象力的社会工作实践。例如,在反贫困工作中,社会工作者进入穷人的日常生活时,不仅要看到表面贫困背后的结构不平等的历史形成过程,还要提供更加有效的能力建设和增权的减贫计划,治标更治本。
  第二,聚焦社区公共议题。社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场域,恰好处于微观个体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接触面(interface)。社会工作者作为行动者,采取社区为本的整合实践(行动)对社区的多重再生产机制发挥作用,促进社区公共性目标的实现。为此,要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公共议题,建立社区自助与互助,增强社区民众的凝聚力与认同感,从社区内部挖掘发展的资源和动力。例如,在全国各地的“双百工程”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下,推动个体社会心理支持与兜底性民生保障服务的个案救助工作,与立足社区、解决社区共性问题的社区共治和发展工作相结合,最终实现社区自治、生计发展、社会互助、文化认同、环境友好“五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立足实践,创造实践性知识。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社会工作的研究和教育都是为实践服务,为促进社会改变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而努力。因此,社会工作需要积极寻求知识生产的实践转向。隐性知识、“反思性的实务者”(reflective practitioner)等观念都贡献了实践性知识的不同类型,揭示出实践性知识所应具备的形态:一是涉及价值和规范;二是涉及社会文化与权力网络;三是要有超越性,不能停留在现象表面与片面追求效果的阶段。知识不能停留在“知道”层面,实践才是根本。所以,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教育一定要立足实践,摆脱重技术理性取向的专业教育、课程设计、实务实习。通过实践取向的对话式教育和共情,开启师生之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基于实践的能力建设的反思性对话,最终形成各种主体之间的能力建设过程,共同创造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实践性知识。
  新文科建设的教育战略所提出的“回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让我们反思当下社会科学的抽象特征。社会工作的教育和研究必须立足日常生活实践,探索适应本土社会基础的、能够回应社会实际需求的实践脉络。面向日常生活的社会工作教育要关注日常生活问题,关注社区公共性问题。只有立足实践,才能最终发展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
  (作者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余朋翰 王亮(报纸)闫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