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当地”与中国社会工作发展

2024-07-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当时当地”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品性。社会工作是西方的利他系统,中国有自己的助人行动,两者都是利他行动一般特性的特殊体现,平等共存且互鉴共进。
  当然,我们必须正视社会工作在中国被视为舶来品的现实。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社会工作在我国一直被视为外来经验。尊重学科既往历史,正体现了实践理性。也正基于此,作为外来事物的社会工作必须本土化,中国助人行动也应该规范化,双轮驱动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理性选择。
  笔者多年前提出“扩展SWOT分析”框架,认为中国社会工作处于专业化中期。借用布罗代尔的结构—时段理论,这是百年中国“长时段”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时段”局势、进入新时代以来“短时段”事件的合力产品。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必须把握今日中国的“当时当地”。一是独特的场域架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领域社会转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特色所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国家建设的总体方略。二是自上而下的党政机构调整和新要求。中央社会工作部已经组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进入新阶段。教育部几年来推动的“新文科建设”,其目标是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学派。社会工作实践和学科因此面临着新要求。三是自下而上的民众需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以人民为中心成为关键理念,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已成为新追求。四是自内而外的社会工作界增能动机。在实务界,专业认同、专业伦理、批判性思维、尊重多元文化、注重权利、追求公正、领悟人类行为和实务情境、基于研究的实践成为专业能力追求;在学术界,职业素质、专业素质、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等成为学生培养要求。
  面对今日中国的“当时当地”,中国社会工作必须至少进行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的超越。
  中国社会工作的纵向超越,是指社会工作的实践和学科必须不断专精。要钻研精致利他的行业伦理,融汇当代主流价值、传统助人利他理念和外来社会工作有益经验。要建构多维融通的工作理论,说明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解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并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旋进。要提高教育组织的训练质量,规范教学、实习、教材和课程,进行“全面质量治理”。要助力利群技术的不断精进,熟练通用方法,锤炼独门技术,体现专精技术。要加强行动主体的正和协同,基于体制机制设计,推动相关主体的合理互动,提升行业整体能级。要提高相关社群的积极认同,获得工作对象、人民群众、党政部门、大众媒体和其他相关主体的更多认可。
  中国社会工作还应该进行横向超越,具体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突破利他系统的四个圈层。一要超越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慈善行为、公益行动、志愿服务互动互补,实现社会场域的协同;二要超越社会领域,社会场域中利他行动与国家场域中民政救助、群团工作、思政工作、社会治理,以及市场场域中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鉴互补,走向场境系统的联动;三要超越场境系统,场境系统中利他行动与私人场域中助人行为互撑互补,体现人境体系的呼应;四要超越本土场域,与他域社会工作互鉴互长,贡献世界社工社群,从而走向多个场域、多类行动的整体融通。
  第二,倡导关键主体的应有角色。要走出被动他助,倡导主动自助,助力民众自强自助,体现“民众自助为首—普通帮助为辅—专业协助托底”的“按序施助”逻辑。要超越施受逻辑,完善民生政策,优化二次分配和初次分配,从而助力共同富裕。
  第三,推动数字利他的跨代探索。要用数字技术之长,拓展“数字社会工作”,整合纵横数据,进行利他策略数字化,开发数字化利他技术,助力国家治理和民众美好生活实现。
  自助者助人—助人自助—助人者天助是一种递进逻辑,社会工作主体的整体能级提升无疑是利他之基。为此,要内化服务信念,领悟不同场域的平等,认识助人利他的功能,认同服务社会的责任,首行自力更生的行动。要恪守利他伦理,积极审视个人、社会和工作,合理建立与对象、机构等多方的工作关系,妥善应对伦理两难。要提升工作能级,学好社会工作学、行为科学和场境相关理论以及特定主题的知识,强化个体能力、团队素养、管理智慧等通用能力,成为利他实践的设计师兼工程师,并在实践中锤炼自身长项。要实现整体融通,进行跨域互动,注重多向学习,动态回省前行。
  “当时当地”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品性,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必须领悟的实践智慧。我们要拥有利他理想,展开理性操作,实现重点突破,稳步走向未来。我们要注重行动,自我增能,助人自助,促进美好。打造中国社会工作的美好未来,应该成为我们的共同行动。
  (作者系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余朋翰 王亮(报纸)闫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