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2024-07-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这一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党中央对乡村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了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目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其中一项首要任务,也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长期性、广泛性任务,它不仅关乎众多农村居民的福祉与健康,更与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从国家宏观政策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二十字方针中的“村容整洁”与“管理民主”,向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要求中的“生态宜居”与“治理有效”的转变,体现了国家对于乡村人居环境的要求,已经从简单的“整洁”提升为更高标准的“宜居”;从单一的“管理”升华为更加综合、高效的“治理”,这不仅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高度一致,也极大顺应了亿万农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要求“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等等。这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与落实,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提升行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对农村从“摆脱脏乱差”向“追求乡村美”不断推进的期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覆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革以及村容村貌提升等诸多方面。至2025年,我国预期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提升至90%以上,污水治理率提升至80%以上,全面完成农村厕所革命,并实现村容村貌的显著改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必须坚决摒弃形式主义与策略主义的简单做法。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建设在于又“和”又“美”,不能只注重外在的“美”,而忽视了内在的“和”。因此,不能简单地采取强硬式、处罚式的以罚代管形式来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而忽视乡村社会内在和谐与稳定。

  整治提升行动还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村经济生态承载能力和村民的切实需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确保整治工作既符合乡村发展的整体方向又能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一些地区推广应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存在适应性不足、操作不规范等诸多问题,缺乏成熟且可广泛复制的技术模式,导致部分地区整治设备闲置,甚至损毁等现象,极大浪费了物力和财力。

  在推进人居环境治理时,要注意到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不能简单地以城市理念作为标准来要求农村生活方式。此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不能仅聚焦于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公共区域,更要关注那些常被忽视的房前屋后、犄角旮旯、坑塘沟渠等卫生死角。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民心工程和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推动合力。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同时,应注重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提升他们对乡村公共空间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让整治行动成为村民自觉行为而非外部强制要求。

  首先,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需要持之以恒地推进工作和精细化管理。因此,必须发挥农民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确保整治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有些地方将相关规定纳入村规民约,从思想上引导村民转变观念,提升他们对“和美乡村”“乡村振兴”工作的认同,从而激发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有的地区创新了多元参与机制,如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推广“积分制”等,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其次,健全长效监管和管护机制,巩固整治成果。近年来,很多地区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建立专门的管理队伍,构建农民参与环境整治和长效管护的机制;有的地方组织农民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定期清扫道路、清理垃圾、整治河道,引导农民参与绿化美化工程;有的地方则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减少农业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这些机制建设,将形成全民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进而推动环境整治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发展。

  最后,发挥技术服务环境整治,实现效率最大化。以数字乡村建设为契机,加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布局和普及。针对乡村经济基础薄弱、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等问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转移支付、政企合作、PPP以及城乡结对帮扶等形式,建立共建机制。同时,鼓励农民广泛应用各类数字技术工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如通过微信群、APP小程序、公众号等实现政府与农民的实时互动,通过数字治理助力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提升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推动农村环境治理的现代化转型,建设现代化的和美乡村。

  (作者陆继霞,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林秋香,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