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理中国】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胸怀:从欧亚文明视角出发

2024-07-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作为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和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始终走在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法国启蒙时期的哲学家伏尔泰说过,在欧洲人还没有使用文字时,中国就已经有了一部用固定的语言撰写的连贯的历史。近代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率先掀起现代化浪潮。中华民族在新旧思潮和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开始探索现代化之路。经过一百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一、苏联和俄罗斯的发展历程为中国选择现代化道路提供镜鉴

  纵观世界,不同国家现代化道路各有特色,曲折程度不同,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均有。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苏联和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十分复杂,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给中国选择现代化道路送来三笔“财富”。

  第一笔“财富”——毛泽东同志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历史发展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始自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分别从器物、制度、文化层面回应西方现代化潮流的冲击。直到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张用科学社会主义塑造中国的现代化。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同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撰写《论人民民主专政》。文章指出:“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第二笔“财富”——苏联解体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苏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者,74年的苏联式现代化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和极为丰富的历史经验。但苏联未能实现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并最终走向解体,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留下十分深刻的历史教训。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途中多次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第三笔“财富”——俄罗斯等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建设30余年来的艰难探索和成败起伏,坚定了我们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俄罗斯曾试图缓和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是,俄罗斯没有处理好资本与现代化的关系,让资本全面参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导致资本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人民群众靠劳动积累的集体财富变成金融寡头的囊中之物。普京曾表示,未来各国间的竞争是价值观和发展模式的竞争。在百年变局和乌克兰危机的背景下,俄罗斯未来走向何方,还有待历史做出回答。俄罗斯30余年的艰难探索和成败起伏再次为中国提供镜鉴。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日益彰显

  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后率先走上现代化之路,几百年来在各个领域保持全面领先。经典的现代化理论也把西方模式视为唯一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打破西方模式“一统天下”的格局,将现代化的普遍性寓于中华文化的特殊性之中,兼具世界性和民族性,具有广泛借鉴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价值超越。人类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近代以来起源于欧洲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方面一度具有先进性。但其经济掠夺、文化入侵、军事征服等手段,本质上体现出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的资本至上理念。中国式现代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任何形式的掠夺和扩张,不通过军事战争手段获取资源或经济利益。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应对人类发展问题。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是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的提供者,正在逐渐成为国际安全热点的斡旋者。马克思主义认为和平是符合人类本性的生存状态,实现永久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既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和平理念,又赓续和发展“和为贵”“和而不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等中国传统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这些理念自古以来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从根本上区别于充满战争、贩奴、殖民、掠夺等血腥罪恶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深重苦难的西方现代化。战争是政治,和平是更大的政治。随着国家安全战略、国家综合实力的内涵不断拓展,仅依靠军事胜利难以一劳永逸解决安全保障问题。应以较低投入实现战略目的,减少运用战争手段,避免战争升级。

  俄罗斯各界高度评价中国式现代化的瞩目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向世界展示了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现代化、实现快速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经验值得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借鉴。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主任季莫菲耶夫表示,中国经济取得不少辉煌成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个经验值得世界借鉴,推动合作共赢、包容性发展对于当今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为那些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一种新的选择,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

  三、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世界胸怀,也将脚踏实地

  当前,大国博弈加剧,世界形势中的不确定性上升,不少西方国家出台排斥、限制甚至禁止国际人文交流的措施。在此背景下,为了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中国需要进一步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共存、对话合作和交流互鉴。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人类文明的发展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文明在民族性地域自我生发、成长壮大,随后展开全人类层面的交往,体现文明演进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同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是文明的内在属性。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动力,为国际社会和平共处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现代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国式现代化既不征服也不屈服,和平、自主融入国际社会。中国式现代化在人类已有现代化成果基础上,努力践行不以我强你弱、我赢你输为目的,而以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为原则的新理念。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胸怀不仅强调中国方案,而且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美西方国家作为现有国际秩序的主导者,无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性和建设性,污蔑抹黑中国是“破坏性力量”。中国需要向国际社会准确阐释“中国想要什么、能够提供什么”,通过观念创新和政策实践,不断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性和建设性,为世界格局调整和国际秩序变迁探求最优解决方案。以合理设计、务实投入、点滴做起的方式,不断提升中国行动的国际感召力、影响力和执行力,使中国式现代化既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造福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加强“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关注日益增多,形成积极讨论中国成就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在他者视角存在一些认知难点,例如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特色等理解不准确,其中基于“修正主义”“帝国主义”视域歪曲、误解中国的话语现象不容小觑。究其原因,存在中外意识形态、文化差异、语言转换、传播渠道等多重影响因素。因此,要以跨文化叙事为主线,贯穿理论研究、实践践行、对外宣介、监测反馈等全周期,力争有效跨越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深层次共鸣,进一步增强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副秘书长、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