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时代之潮头 发思想之先声

——第十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观点摘要

2024-06-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实现新突破新进步,激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提供智力支持和学术支撑,广东省组织开展了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评选出优秀社科成果500项,现择选刊发部分优秀成果。


  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李善民

  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是长期以来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难题。中山大学教授李善民及其团队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研究:基于创新创业的视角”为依托,对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很好的解答,完成了专著《融合——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体制机制创新》。

  该书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为逻辑起点,以政产学研及中介等参与主体为核心,在实地调研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技与经济融合的体制机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政府推动职能转变、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途径。第二,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及定价机制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做法。第三,在培育和规范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打通科技创新到产业应用“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破解相关管理政策滞后与实践快速发展不协调问题的方案。第四,破解困扰高科技产业和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难题的措施。第五,中介组织,尤其是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工具、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大平台的思路。此外,该书还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税收、国有资产管理等问题,以及对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地区经验和创新创业的典型案例进行了研究。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

  ◇胡钦太

  《信息化何以促进基础教育的结果公平——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一文,围绕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从实证角度探究信息化对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机理,并提出面向未来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顶层设计。该成果创新之处如下:一是在理念上创新性地融合“互联网+”思维,利用技术优势,构建了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动态匹配关系理论模型,解决现有研究偏重现象学观点阐述的问题。二是通过全国东中西部的分层抽样实证研究,建立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研究范式,破解现有研究缺乏从实证探究信息化与教育结果公平内在复杂机理的不足。三是系统梳理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实践逻辑,提出了“优化供给、精准帮扶、共享智力”的方案,解决现有研究供需不匹配的重难点问题,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实践支撑。

  该成果构建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方案:一是在理论、模式和方法上利用信息化解决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相关问题,客观回应了基础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要求的时代命题,学术影响较好。二是范式上兼顾“资源、师资、帮扶”三大基础教育公平领域的重点难点,为信息化与基础教育结果公平的概念测量、数据描述和实证检验提供了范式支撑。三是拓展教育信息化应用场景,突出社会效益。基于该成果开展的“爱种子”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项目,惠及近40万师生,受到广东省领导2次批示并被省教育厅采纳推广,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特等奖,为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作出了贡献。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聚焦个体心理危机实时监测与干预研究

  ◇莫雷

  《个体心理危机实时监测与干预系统研究》一书,瞄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处理重大心理危机防范时面临的瓶颈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对个体心理危机进行实时监测与干预的整体思路与关键技术,系统开展了对生活事件心理冲击力、个体抗逆力、危机征兆及“两重监测,三级预警”的动态性实时监测与预警平台构建的研究,构建了“个体心理危机实时监测与干预”的互联网平台。作者将“个体心理危机实时监测与干预系统”的相关功能转为APP模式,由广东省教育厅正式发文,作为全省中小学心理危机筛查工具,统一指导完成了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765所中小学、201万中小学生的紧急筛查,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形成的高危学生进行了紧急干预,大幅度降低了恶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与其他省市比较),得到教育界高度好评。此外,该系统也在湖北、湖南、海南等省的中小学应用,开展公益性的心理危机筛查服务工作,共覆盖学校1122所,筛查出一级预警人员5785人,指导并进行了紧急干预。

  此外,该书关于“实时监测与预警干预的产品化平台”的研究,突破了长期以来心理服务工作难以防范严重心理危机事件的国际难题,产生重要学术影响。该研究成果已在国际SCI/SSCI权威刊物上发表,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两篇论文成为2021年度ESI“高被引论文”。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将这项研究列为“建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学科体系”重点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晚清战时财政运筹研究

  ◇刘增合

  连绵战争导致的财政窘困是道光之后清政府长期面对的难题,它程度不同地牵制着军制变革、军事集团关系、洋务新政、国省关系、应对西方侵略能力以及清政府政治生态的变化。贯通这一重大问题交叉地带的晚清战时财政运筹问题值得研究。其中,军费协济行动和拨解协济制度运作,是战时财政问题的主干和骨骼。《白银与战争:晚清战时财政运筹研究》一书即瞄准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该书围绕晚清咸同光宣时期战时财政运筹这个大主题,选取十个方面的关键点作为研究重心。第一,济急与应变:咸丰初年清廷的军费筹济。第二,窘困下的“同盟”:咸丰朝中后期联省合筹军饷。第三,粮台纷争与咸同战时财政。第四,行走在制度内外——曾国藩东征军费的筹策。第五,私情与公意:咸同军费协济运作的实态。第六,咸同战时皇室财政的逾规管控。第七,左宗棠西征筹饷与同光清政府战时财政调控的限度。第八,“舆论干政”:《申报》与同光之际的征疆举债。第九,光绪朝财政纾困与保疆经略。第十,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的战时财政运筹。该研究侧重从晚清军费协济的协饷旧制向咨商拨解新制、就地筹饷等新的方向转型方面展开讨论,根据时段变化、战争环境转移、供饷地域变迁等重大因素,探究战时财政运筹的实际样态,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战时财政制度运作筹划的重要创见。

  该书阶段性成果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期刊发表,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历史学系)


  深入探究建党纪念活动的重要价值

  ◇陈金龙

  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如何进行叙述和表达,是学术界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从历次建党纪念活动来看,基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致形成了四种表达方式,即通过历史主线建构中国共产党历史话语、借助重大事件建构中国共产党历史话语、聚焦历史贡献建构中国共产党历史话语、凝练历史经验建构中国共产党历史话语。《纪念与叙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话语建构》一文基于历次建党纪念文献,对于这四种表达方式分别进行了诠释,呈现了四种表达方式之下的话语样态。该成果最后得出结论:从建党纪念对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的话语建构可以看出,建构中国共产党历史话语,首先要有大历史观,将中国共产党历史置于中华民族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评价,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其次,科学把握历史主线、合理选择重大事件、准确评价历史贡献、系统诠释历史经验,是建构中国共产党历史话语的重要基础。最后,建党纪念既是建构中国共产党历史话语的契机,也是传播中国共产党历史话语的重要节点。

  该成果的主要理论创新表现在:第一,对历次建党纪念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叙事方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勾勒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叙事的基本方式。第二,基于建党纪念,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叙事四种方式演进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呈现出四种叙事方式演进的基本脉络。第三,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四种叙事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四种叙事方式的功能。第四,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叙事的基本要求、话语策略。该成果发表后,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畅想微观科学与艺术

  ◇张卫海

  《微观艺术论》以数字化时代为背景,试图创造新的微观艺术认知理念,以图像学原理创造新的图像,在微观世界以微观物质形态为原理,将其运用在艺术、设计等领域。

  该书聚焦四个主题:第一,微观与宏观的辩证关系。微观世界、微观物质形态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在科学技术和艺术规律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探寻微观与宏观认知的辩证关系,探究微观与宏观之间转换、物化的辩证关系,这将为微观科学与艺术跨界、跨领域研究奠定基础。第二,微观艺术与生命本源的探寻。微观艺术的研究使艺术家、设计工作者更加了解艺术本体与生命本源的关系,为艺术创新提供无限可能。第三,微观艺术形态认知思维的建立。微观科学与艺术创造的跨界研究,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跨界创新、启发和指引提供更多可能性。第四,微观认知论与微观方法论。理论认知决定着实践结果,微观认知论与微观方法论的研究,为设计者和艺术家创作新的图像样式提供了无限可能。

  《微观艺术论》通过对于微观世界生命精神与物质层面两方面研究,认知,在创造新的、颠覆性的微观科学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表达了微观科学艺术实践者,包括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等,对于自然、艺术、生命的全新思考与解读。该书是一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论著,它以全新的角度阐释了微观世界、微观物质形态、艺术与科学和艺术的本源,为艺术家创新思维及实践转换提供了更多可能。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在相对贫困治理中增进农民幸福感

  ◇罗必良

  相对贫困的多维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构成了谋求农民幸福的重要挑战。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虽然广泛惠及贫困人口并最终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居民幸福感还有待明显改善。农民幸福感并不完全由收入水平及其差距所决定,机会的平等、参与的平等与获得的平等同样重要。因此,如何减少对农民“追求幸福”的限制、赋予其“追求幸福”的能力以及保障“追求幸福”过程中的平等性,是在农民经济状况暂时处于不利地位时提高其幸福感的关键。机会平等的内涵在于相对贫困群体权利的获得、机会的创造与参与的行为能力。因此,《赋权、强能、包容:在相对贫困治理中增进农民幸福感》一文提出,需要通过“赋权”和保障健康、提高知识和技能、引导劳动力自由流动等措施,实现“增权”“增能”和“增力”的目标。其核心主张是,赋予权利、提升能力、包容性参与。由此,“赋权—强能—包容”是提升农民幸福感的制度性逻辑线索。

  总体来说,提高绝对收入水平能够显著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但其边际影响逐渐减弱;认知上的相对贫困与经济地位上的相对贫困,均会显著降低农民幸福感水平。进一步的证据表明,赋权、强能和包容均能有效缓解农民的主观相对贫困,进而提高农民幸福感。因此,强化农民权益与提升农民行为能力,保持社会流动性和未来均等机会的开放性,促进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能够有效治理农民的相对贫困并提升农民的幸福感。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空间社会逻辑寻绎

  ◇胡潇

  《空间社会逻辑寻绎》立足学术前沿,就经典作家关于空间生产、空间正义、以城乡空间结构界画人类历史分期等思想,展开了发掘和诠释。以空间和社会在人类实践中的相互建构为立论基础,将社会运行的空间逻辑作为社会规律研究的辩证方法予以系统探讨,刷新了空间社会研究范式。直面人类新型空间实践、空间意识变局,对土地、空间资本化运作、农村迅猛城市化等现象派生的,空间生产及资源分配正义、建筑“句法革命”、栖居场所精神营造、生活方式的时空机制转换问题,以及经济数字化、网络服务“泛在化”等空间“脱域”和重构问题,进行了空间社会逻辑的回应与解析。

  全书不同于以往空间社会学研究重社会、轻空间的致思路向,注重把空间逻辑作为方法去研究社会秩序和规律。着力于社会科学与相关自然科学、社会门类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的结合,运用空间环境学等专门知识对问题作多向度、深层次、高现实性的发掘与诠释。借鉴量子力学、不确定性理论、“布朗运动”分析法则、非线性复杂系统思维以及建筑现象学等前沿理念,在复合运用中系统探析和阐释当代社会空间实践的深层复杂问题。该作品多维展示了作者个性化的学术建树,其理论与实践意义获得社会高度认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包括重要论文16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上各发表2篇,阶段性成果和著作先后3次获广东省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作者单位: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合作治理语境下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石佑启

  《合作治理语境下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一文,立足中国治理转型的场景与进程,将合作治理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厘定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制度边界,协调依法治理和有效治理、法治建设与治理创新的关系,作为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抓手,进而梳理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逻辑脉络,明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基本方向,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有序展开。文章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视角,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系统审视植根于合作治理的营商环境建设对法治的现实需求,用法治思维统筹合作治理与营商环境建设的内在联系。从多元主体的治理诉求出发,分析政府、市场、社会三者的互动关系、功能定位和制度边界,深入思考政府治理变革、社会主体参与共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因素对营商环境建设的影响。阐述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价值导向,探寻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具体进路,从而实现合作治理法治化与营商环境建设法治化的同频共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宽了法治空间,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的形成

  ◇蒋述卓

  《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的生成》聚焦新中国精神与文学经典的互动关系。新中国精神,从历史层面看,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具有引领性的精神品质,为社会变革及民众力量的召唤提供了精神凝聚力、推动力;从当下层面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的新时代中国精神;从未来层面看,新中国精神还处于“未完成”状态,需要一系列社会实践尤其是文学实践来不断丰富和确证。而“文学经典”,是在文化时空流转中逐渐积淀而成的典范作品,不仅具有审美感召力,也代表着最高的审美等级。新中国精神的形成离不开文学经典的建构。首先,新中国精神要通过“审美转换”落实到文学生产机制,文学也会根据新的时代状况调整组织运作方式。其次,国家意志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为新中国精神提供审美感召力。再次,新中国文学经典的生成离不开理论批评的介入。我们需要立足政治性、人民性、文学批评、文学创造四个维度,探索新时代文学经典的良性生成机制。一方面,要面对和解决多元化语境下文化传统、文学经典甚至文学的定义不断遭受冲击和挑战的现实问题,尊重文学规律,建构良性发展的文学机制。另一方面,赋予文学创造以核心位置,呼唤伟大、具有审美感召力的不辜负时代与人民的经典文学作品。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唐代月令节气诗《状江南》的文学史意义

  ◇戴伟华

  唐代月令节气诗《状江南》,在月令诗写作中独树一帜,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特别意义。从月令诗景物描写角度看,《状江南》改变了月令诗对于当月景物泛写的模式。《状江南》注云“每句须一物形状”,以“状(比)”为手法描写十二月,这和传统月令诗有了区别。《状江南》将无意识的咏物变为有意识的咏物,规定一句一物,且构成“物—形”固定关系。李峤《十二月奉教作》《咏廿四气诗》《状江南》构成先后关系。其中,可以准确判断写作时间的是《状江南》,李峤诗作当在初唐,而《咏廿四气诗》对应《开元大衍历》,可以确定产生于盛唐,但其毕竟是民间文艺,从流传到写定应有一个过程。在文人作家中,孟浩然与其有近似处,这在《咏廿四气诗》“儒客”形象中显露痕迹。总之,《状江南》开创了月令诗比喻体叙事的新途径,兼文人化和民间化,在内容上专写江南风物、物象。将敦煌诗系于天宝年间,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了新成果,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诗歌的民间实用形态。将《状江南》置于唐代咏节气诗发展过程中来论述,可以发现《状江南》突破了江南文化的现有模式,不仅丰富了人们对江南文化的历史认识,也会对当下的江南文化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危机情境中的人群“圈层阻隔”现象

  ◇文宏

  《危机情境中的人群“圈层阻隔”现象及形成逻辑——基于重大传染病事件的考察》,聚焦疫情防控、城市治理与社会风险等热点议题,关注受自我保护和利益分化驱使而出现的“不要发生在我身边”的人群排斥行为,并高度提炼概括出“圈层阻隔”的学理概念。研究发现,个体处于威胁自身安全的危机情境下,会围绕自身利益,依据信任程度打破传统和常态的人群秩序格局,动态划分彼此相互排斥的人群圈层。研究的创新点是围绕社会风险的特点、类型、成因、影响和化解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从物理属性—社会属性的框架进行重新梳理,进一步促进社会风险与政府治理已有学科基础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学科间理论要素的整合,促进新时代社会风险治理范式创新。

  关注危机情景中公众的个体认知及群体交往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理解危机情境下的人群交往格局。二是有助于政府精准施策,加强针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体系和能力建设,保障社会稳定与发展。三是有助于提炼一个相对成型的学术概念,嵌入非传统安全与危机管理领域,与现有研究实现理论对话,并形成相关研究谱系。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享经济的社会建构

  ◇王宁

  在数字和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私人闲置资源只能在邻里之间进行有限范围的共享,并不能构成规模经济。数字与通信技术革命以后,私人闲置资源的共享才得以变成规模经济。也正因为如此,整合这些闲置资源的分享经济平台应运而生。私人闲置资源就是私人财物的“剩余使用容量”。在财产体制之下,这种剩余使用容量的闲置被理所当然化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开发利用这种剩余使用容量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数字与通信技术革命则为这种剩余使用容量的社会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条件。在数字基础设施条件的支持下,人们的互动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人们在线下有限范围的直接互动,变成了跨距直接互动。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借助分享经济平台实现远程的一对一互动,从而达成对剩余使用容量的社会交换或经济交换。《分享经济的社会建构》一文认为,剩余使用容量闲置被看作消费主义所鼓励的大量占有、大量消费的结果之一,导致负面的环境后果。但是,对剩余使用容量的“分享”,则可以让中低收入群体获得把私人财物剩余使用容量商品化,进而获得额外收入的机会。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杜琨(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