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4-06-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逻辑

张宏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必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一、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及其当代价值,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这一论断深刻地阐明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所系、文化基因所在和价值追求所向。突出特性的阐发是展现现代文明大国形象的有力诠释,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阐释承担时代责任,是展现现代文明大国的时代气象,推动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生生不息的文化创造。 

  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深厚底蕴之上,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只有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和实践性把握,切实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才能在文化发展实践中推进中华文明的特性彰显,推动文化繁荣。同时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站稳人民立场,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

  二、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之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在各民族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识、赓续精神血脉,不断增强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加强现代文明建设,强基固本、凝神聚气的基础工程。通过深入实施能够促进民族团结、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展示,以及时代新人培育、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创建等工程,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创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引导各族群众移风易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促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精神纽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三、全面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力量之魂。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坚实基础,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塑造认同作为文化的核心功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入挖掘其在促进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的思想资源,充分提炼和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以及蕴含其中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从中汲取增强民族自信的思想元素以增强文化认同的力量。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反映的是中华儿女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产生的共同依托、传承和发扬的文化精神,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等凝聚而成的总和,是各民族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大力挖掘各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持续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积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应然之策。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拥有多个语种、多个文种、多种方言,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共同的主要交际工具,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有利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更是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疆民族地区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充分发挥学校推广普及的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同时加快全域推广普及,持续提高各族群众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意识,推动各民族群众在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促进各族优秀语言文化创新交融,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人心,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机制分析

谭文邦 陈柱颖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要任务是推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新时代增强文化认同,根本要务在于巩固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在民族意识构建中具有基础性、主导性、全面性的作用,只有重视文化主体性在民族意识构建中的作用,才能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民族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定文化自信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力。文化自信指的是文化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是文化主体性的核心要素。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只有坚持文化自信,坚守文化主体性,增强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我们才能真正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实现文化自强,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构筑文化主体性就是在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完成自我验证、自我认同、实现创新和突破,并依托民族文化找到走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最具有凝聚力、感召力的精神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成动力,持续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力。

  坚持文化整合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文化整合是指把不同的文化要素按照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重新建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文化整体。文化整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历时性文化的整合,另一个方面是对共时性文化的整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文化的彰显,文化整合的结果可以体现在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上。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对内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外整合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使其自身具备了更强的民族性和包容性。坚持文化整合,一方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好“根脉”,另一方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守好“魂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要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我们行动引导的指南,大力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与文化根基,以马克思主义激活赋予中华文化优秀思想基因,并将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充分注入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实践路径。在坚持文化整合中筑牢文化主体性,保障了当代中国文化能够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彰显凝聚力,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强大的精神动力。

  保持文化创新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力。保持文化的创新和活力是构筑文化主体性的根本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依靠文化的发展,有活力的文化才能源源不断给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坚定文化创新,就是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强文化产业建设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保障。文化创新确定了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根基,凸显了民族意识的塑造力。民族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它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塑造精神、激发创新意识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培育核心价值观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是民族成员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所遵循的价值标准,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凝聚和团结的思想基础,它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与进步要求。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是国家和民族各自文化传统历史的积淀,通过不断的文化创造和创新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民族形象,为民族意识的构建提供思想支撑。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升民族文化的深度和广度,使民族成员认同和接受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制度和环境。核心价值观的共同理念可以统一国家或民族内部的思想认识,提高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民族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族意识的方向。

  秉持文化交流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辐射力。文化主体性意味着高度的开放包容、交流互鉴,这一过程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在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建构起能够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文化有机体,彰显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是建立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条件。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之一,具有隐形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加强文化交流、文化输出等方式,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文化自信,增进世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增强文化主体性,在与世界其他民族交往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辐射力,展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本文系广西民族大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从精神传承到发展动能转化:新时代民族地区红色文化发展新路径”(2022MDSKZD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马可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可从方法论意义、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层面理解这个重要论述。

  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方法论意义。社会科学意义上的方法论是指来源于具体方法,又高于具体方法的一般性原则和总结,表现为对问题解答、任务、工具、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系统的或者成体系的论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一重要论述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在新时代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和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客观事物发展的整体性、理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复杂关系、彰显事物发展的核心要义及凸显事物发展的时代性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本质和属性。这一重要论述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这一科学世界观在民族工作、民族理论中的应用,同时充满着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的智慧和格局。

  从方法论上把握这一重要论述,就是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以此为依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民族地区在推进经济、教育、就业、社区建设、文化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必须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根本遵循,并以此为依据全面认识、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中央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要求。

  二、“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理论贡献。“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与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创新发展的历史传承紧密相关、一脉相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经验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民族工作确立了“新思想”,明确了“新主线”,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并在多个场合重申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定位。由此可见,我们党对于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和发展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新形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的实践要求。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牢政治方向。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最关键的是要看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各级党委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和民族团结教育,在学思践悟中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这一主线作为“纲”和“魂”贯穿到民族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开展研究阐释,完善理论体系。要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阐释,聚焦中华民族的历史,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性问题,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准确把握研究的方向和重点,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阐释。

  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大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价值要求相通相融,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在要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在各民族群众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思想上夯实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守根铸魂”“守正创新”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振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自强。

  大力改善民生,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大力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和谐融居,积极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同时把旅游作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普及。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挖掘各民族古籍的时代价值

陈锦均

  为文化续脉,为时代增色。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各民族古籍,是先贤留存的宝贵遗产。深入挖掘各民族古籍的时代价值,提炼各民族古籍中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密码,对进一步弘扬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探寻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基因起着重要作用。这是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方略,同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历史依据。

  一、深探各民族古籍智慧,齐心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合作,共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与和谐的民族关系。通过深入研究古籍文献,凝练出民族团结的核心精神,有助于弘扬民族团结的进步思想,同时更深层次地挖掘各民族古籍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古籍作为文化传承的媒介,是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智慧结晶,具有民族性、历史性以及地域性等特征,其中记录了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和谐共处、互帮互助的故事,为各民族团结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加强对各民族古籍的抢救、搜集、整理与研究,深掘其中的民族团结元素,探索民族团结的渊源,是激发各民族群众心理共鸣与情感共振的关键途径。这些古籍中所体现的“和”理念,即团结和谐,既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也是民族内部与各民族之间的特质。在各民族古籍中,充分体现了“大一统”与“各族一家”理念,突显了民族团结与和谐的文化基因。这种深厚的共情与共鸣不仅是“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迸发出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文化基因。从这个视角看,对民族古籍中的团结元素进行深度挖掘,不仅是时代的召唤,更是历史的重任。

  二、探索各民族古籍记忆,引导民众树立正确中华民族历史观。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与巩固的历史。因此,必须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才能形成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而一部完整的民族民间古籍资料,就是一部完整的民族地方史志。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团结同心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重视各民族的历史形态与发展演进至关重要。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紧密团结、携手同行,共同书写了民族团结发展的坚实篇章和文化多样和谐的共融图谱。搜集、整理与研究各民族古籍,提取各类文献的积极因素,对于坚定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透过各民族的民间古籍,我们可以窥探各族人民的历史记忆,深刻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思想、情感与观念,使原汁原味的历史社会场景得以重现。这些民族古籍展现了各族人民强烈的家国情怀、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深厚的文化认同。古籍史证资料对错误民族观给予了最有力的驳斥。深掘各民族古籍,为各族同胞绘制一幅真挚、饱满的中华民族历史画卷,是引导各民族民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关键之举。

  三、解读各民族古籍密码,探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奥秘。民族古籍既是各族人民进行思想交流的关键工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媒介。这些古籍不仅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创造物,还涵盖了各民族的历史沿革、文化艺术、神话传说、社会经济、政治环境、道德教育、风土人情、人物传记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体现了各族人民的集体智慧,也是深入研究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历程的重要史证。民族古籍既弘扬了各族文化,也为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提供了生动的范例。水书是一种象形文字,是水族同胞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包含占卜、历法、农事、社交、时令、节庆、建造等内容,为研究民族交往史提供了丰富的文档素材。流传在各民族民间的契约文书则是各族人民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原始文献,规范买卖,为传统社会的贸易提供有序环境,同时也是各民族社会往来的重要纪实,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依据。婚俗文书记录着婚姻缔结的过程,具有民族关系史的学术价值,也是各民族婚姻交融的史证。在各民族仪式场合中的科仪文本是极为普遍的,它不仅陈述事实,更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史料见证。乡规民约散落在各民族社会中,对维持乡村社会生活秩序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对各族人民生活史的有益补充。这些古籍文献生动展现了仪式的起源与演变,记录了民族内部及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它们记录了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与合作的历程,展现了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精神风貌。深入研究和传承这些民族古籍有助于探寻连接中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密码,在挖掘各民族古籍价值中,共同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本文系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过山瑶契约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22FMZ02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项江涛(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