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2024-06-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还深刻影响了乡村文化的保存、传承与创新。数字技术的介入,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这种技术与文化的融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一种社会实践,它涉及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构建与运用。

  在探索数字技术与乡村文化建设的交互作用中,社会学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视角。卡斯特尔在网络社会理论中强调了技术在塑造社会结构和文化动态中的作用。此外,魏尔曼等学者也探讨了互联网如何改变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关系和文化认同,这对理解数字技术如何影响乡村社区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文化建设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社区参与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些原则强调了维护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性,这些文化通常是传统知识、习俗和实践的宝库。而这些文化元素不仅对乡村社区的身份至关重要,也对国家文化遗产的更广泛理解至关重要。可见,数字技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包括数字化保护、数字化讲故事和使用在线平台进行文化交流。

  创新与应用

  数字技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整合是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应用驱动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乡村文化遗产的保存和访问方式。例如,人工智能可用于分析和解释大量文化数据,为传统实践提供新的见解。物联网设备可以监控和维护文化遗址的物理条件,确保长期保存。云计算为存储和共享大量文化数据提供了可扩展的解决方案,使其能够被更广泛地访问。例如,建水紫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建水县启动“数字紫陶”项目,通过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XR扩展现实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传统非遗产业的数字化振兴。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数字技术在乡村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众多乡村文化建设场景中我们广泛建立的数字档案,以及对虚拟现实(VR)技术的深入应用,实现了对乡村文化遗产进行有形和无形的有效保存。数字档案确保历史文件、照片和音视频材料得以在常态应用场景中的有效和长时段保存。

  数字平台通过促进社区成员之间以及与外部受众的互动和参与,提高了社区群众参与度。现实中,乡村社区居民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在线论坛和协作性数字项目能够及时分享他们的文化故事和实践,不仅培养了他们社区身份认同,而且也升华了他们的文化归属感。这些平台还为代际对话提供了空间,确保传统知识被年轻一代传承和适应。普特南的研究表明,社区参与在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

  整合与开发

  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是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涉及收集、数字化和策划各种形式的乡村文化内容。这一过程不仅包括传统艺术、民间传说和历史文件的数字化,还涉及通过数字平台使这些文化遗产易于访问和吸引人。在开发方面,应着重使用数字工具如交互式网站、移动应用和虚拟现实体验来创造新的文化内容和体验,从而吸引并教育更广泛的受众。在平台建设上,不仅是去搭建乡村社区内部的文化数字平台,还可以将此平台对外进行区域和网上甚至全球受众的链接。通过释放乡村文化数字存储库功能和展示空间职能,方便用户访问,并促进不同受众互动和文化交流。平台的运营需要持续更新内容、社区参与和技术维护,以确保相关性和有效性。

  与此同时,我们可将社区参与同数字技术相结合。在社区参与文化的数字化保存方面,拓展通过数字平台分享乡村和社区的故事和文化传播渠道。例如,通过组织研讨会、培训课程和协作项目等活动,在提高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同时,将他们转变为文化遗产的积极贡献者和守护者。这种结合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承,还加强了社区内部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认同。

  应对挑战 抓住机遇

  数字鸿沟是当前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挑战之一。许多乡村地区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互联网连接,这阻碍了数字项目的有效实施。而技术接受度低和在线技能差异是导致第二层次数字鸿沟的关键因素。同时,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面临确保真实性和有意义参与的挑战。虽然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但在数字化过程中存在传统文化失真的风险。这不仅涉及技术问题,还涉及文化同质化的社会学问题。

  为应对这些挑战,投资乡村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是前提,同时还要提高互联网连接和数字工具的可应用性。为此,应建立数字乡村培训项目,提高乡村社区群众的数字素养,以缩小数字鸿沟。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应采用参与性方法,让当地社区群众参与数字化过程。要大力引进技术专家,并同有关文化学者合作,在技术、专家、群众三方协同条件下,创建准确代表和尊重传统文化的数字内容。此外,还要注意采取措施促进文化多样性,避免文化同质化的风险。

  作为保存和创新乡村文化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技术对于提升乡村文化的可见性和可持续性具有巨大潜力。在文化保存、讲故事和社区参与整合中,数字工具不仅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还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未来,我们可以扩展到更广泛的地理和文化背景中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以更全面地理解数字技术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作用和影响。此外,应进行相关的纵向研究,以评估数字技术对乡村文化保存和发展的长期影响,从而助力数字技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刘倩、罗浩(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