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2024-06-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工程学院高级研究助理彼得·麦金农(Peter MacKinnon)与加拿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MindBridge Analytics董事会主席伊莱·法蒂(Eli Fathi)近日在国际治理创新中心网站撰文称,技术进步加快了全球劳动力变化的速度,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推动这一进程,并追踪其变化情况。目前,人们急需思考采取何种措施来降低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力市场乃至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有效助推器。从目前来看,提高生产率是潜在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而在工作场所使用人工智能与提高生产率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大多数人相信,由于生产力和社会福祉的提高,人工智能将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普华永道全球人工智能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带来的总体经济效益可达15.7万亿美元;然而,由于一些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替代,这将会给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

  早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之前,劳动力流失现象就已经开始。一些研究表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每增加一个机器人,平均会取代6.6个职位。牛津经济研究院研究显示,到2030年,机器人将取代全球多达2000万个工作岗位。美国投资银行高盛集团202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人工智能可能会影响全球3亿个工作岗位。这对就业的影响是综合性的。例如,无人驾驶汽车不仅降低了对驾驶员的需求,由此带来的事故的减少也意味着对警察、医疗和汽车维修人员等下游服务需求的减少。

  人工智能的引入改变了工作场所的格局。麦金农等人表示,此前的自动化主要针对蓝领工人,但人工智能系统正在影响以前不受自动化影响的白领岗位,如审计和营销。特别是像呼叫服务中心等类型单一、重复的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系统取代的可能性更大;还有那些由许多子任务组成的复杂工作也将会在人工智能系统辅助下,更有效地执行以及实现更高的生产力。

  在麦金农等人看来,一场关于工作性质的变革正在形成,到2030年可能会对就业市场造成明显影响,其中涉及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是工作岗位流失和转移的速度将会加快。其次,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将波及各行各业。最后,所有行业都将努力应对行业内部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我们不能忽视,人工智能系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劳动力市场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例如,收入较高、技术熟练、掌握超级人工智能技能的工人与收入较低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剧了职场的两极分化。

  总的来看,上述趋势可能促使许多政策制定者提出设置普遍基本收入的做法,如此,个体可以在工作转换和相关再培训期间,获得固定收入作为补偿。但目前真正的问题依然存在,即在人工智能系统对劳动力市场的最终影响产生之前,人类社会能否准备好采取防御和纠正措施仍存疑。

  (王俊美/编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赵琪(报纸) 齐泽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