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基于中国场景的理论刻画

2024-06-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也使各个产业的技术基础发生革命性变化。特别地,数字化浪潮已成为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制高点。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下简称“数实融合”),以数字经济更好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有助于我国在抢抓变革机遇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场景和中国语境的概念,既有别于西方的传统工业化,也不同于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将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目标。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强调,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相比,新发展阶段的新型工业化具有新的时代内涵。一是工业化新动力。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代表的新的生产技术不断成熟,尤其是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成为新发展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动力。二是工业化新目标。基础能力是一国整体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及产业竞争力提升,成为新发展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中央目标。三是工业化新路径。工业化路径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规模扩张,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布局优化、结构优化促进发展。四是工业化新模式。随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正成为工业发展新趋势。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加快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切实推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

  因此,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离不开数实融合。数实融合既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基石,又在二者融合过程中不断催生新的技术与产业,进而推动我国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数实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的重点,在于形成多层面的深度融合机制,包括促进新型工业化动力变革的数字创新机制、促进新型工业化效率变革的数智赋能机制、促进新型工业化质量变革的平台并联机制、促进新型工业化环境优化的链网融合机制,等等。这些机制有助于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协同推进,通过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变革,提升全社会的经济整体效能,进而在数实融合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任保平教授执笔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一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十八章,共计30余万字。该书立足世界工业化发展历程和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对数实融合推动新型工业化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中涉及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数实融合等,都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该书特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新发展阶段为时代背景,总结归纳了我国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与新特征。把新型工业化置于世界工业化新趋势、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研究。二是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结合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新型工业化的全过程。重点关注基于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智能化改造如何变革实体经济生产模式、提高经济综合效率、增强经济竞争力。三是以数实融合为路径,研究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任务以及制度设计。进一步探究从消费领域融合深化到生产领域融合、从生产层面融合深化到研发设计层面融合、从产业内部融合深化到产业生态融合的具体机制,突出强调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以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新型工业化,以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以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工业化。该书着眼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将数实融合作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当前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在新发展阶段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而数实融合通过打破传统产业边界,在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高度适配的同时,推动了整个产业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全面重构,无疑有助于实现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的双向互动。

  (作者系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天悦(报纸) 张黎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