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非主义促进非洲国家独立和发展

2024-06-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泛非主义产生于19世纪后期,既是一种思想理论,又是一种政治运动,指非洲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黑人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思潮与运动。就非洲本土而言,它旨在倡导非洲各国联合起来,摆脱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控制,争取民族独立,以达到非洲由非洲人治理的目的。

  第一,泛非主义的起源。最早提出“泛非”这个概念的人,是西印度群岛的一位律师亨利·西尔威斯特·威廉姆斯,他是早期泛非主义的核心人物之一。1899年,他在一封谈及1900年泛非会议的信中使用了这个词汇。而真正赋予该词以实质内涵的,一般认为是美国著名黑人领袖威廉·杜波伊斯,他在1903年出版的《黑人的灵魂》一书中,详细阐述了泛非主义的基本主张。

  泛非主义为何兴起于19世纪末?首先,欧洲列强对非洲的殖民扩张和种族压迫是泛非主义出现的历史背景。15世纪,欧洲列强开始侵入非洲。到19世纪末,非洲几乎全部沦为殖民地。不计其数的黑人被贩运到海外沦为奴隶,遭受种族压迫。共同的殖民遭遇打破了非洲原有的部落与地区界限,长期殖民压迫和种族歧视使世界各地的黑人产生了反抗西方殖民主义的情感与思想共鸣。其次,大西洋世界革命运动为泛非主义提供了骨干力量。欧美废奴运动和美国南北战争,使得美洲黑人奴隶获得解放并接受了系统教育,涌现出一大批黑人知识分子精英,美洲黑人最早举起了泛非主义旗帜。最后,当时盛行的泛美主义、泛德意志主义、泛斯拉夫主义成为泛非主义的思想渊源,被誉为“泛非主义之父”的威廉·杜波伊斯就是从中受到了启发。

  泛非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泛黑人运动”时期(1900—1945)、泛非民族主义时期(1945—1963)、非洲民族主义大发展时期(1963年以来)。

  第二,“泛黑人运动”时期(1900—1945)。泛非主义的正式起点是1900年7月在伦敦举行的泛非会议,旨在实现全世界黑人的团结,主导者是来自美国和西印度群岛的黑人。这次会议把“泛非”一词写入了宣言,发表了由威廉·杜波伊斯起草的《致世界各国呼吁书》,成立“泛非协会”,出版《泛非》月刊,从而举起了泛非主义大旗。这次泛非会议标志着泛非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想正式形成。

  第一届泛非大会于1919年在巴黎召开,由杜波伊斯召集。代表共 57人,其中大部分来自美洲,非洲代表仅有 19人。而真正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第二届泛非大会,1921年在伦敦、布鲁塞尔和巴黎分三个阶段召开。会议发表了一项宣言,批评欧洲对非洲的殖民统治、白人和黑人之间的不平等,呼吁更加公平地分配世界资源。该宣言明确指出,要么在非洲裔居住的地方创造平等条件,要么“承认一个建立在和平与善意基础上的伟大非洲国家的崛起”。自此,泛非主义思潮发展成了一种政治运动。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战的爆发,导致泛非运动陷入消沉期。

  这个阶段的泛非主义还包括美国黑人领袖马库斯·加维发起的“返回非洲”运动,主张海外黑人返回非洲,在非洲建立黑人国家。他组织了世界黑人进步协会,追随者多达200万人。1921年,他们宣布成立非洲共和国,提名加维为临时总统。加维还组织了黑星轮船公司,把部分美洲黑人运回非洲。1923年,因公司债务问题,加维的计划失败并入狱。

  这一阶段的泛非主义诞生在美洲,中心始终在欧美,主力军也是海外非洲裔,其早期思想家和领导人几乎都是出生或长期在欧美生活、学习的海外黑人。这一时期,泛非主义关注的焦点是全球黑人受压迫、受歧视的问题或者说是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而对非洲本土问题尤其是反对殖民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问题,尚没有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第三,泛非民族主义时期(1945—1963)。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提高了觉悟、壮大了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受到严重冲击,泛非主义迅速发展壮大。

  1945年,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了第五届泛非大会。大会通过了《告殖民地人民书》,重申:所有殖民地都要从外国帝国主义的政治或经济控制下解放出来,殖民地各族人民要有权选举自己的政府,不受外国的约束。非洲著名领袖恩克鲁玛、乔莫·肯雅塔和帕德莫尔发挥了突出作用,被推选参加领导工作。这次大会在泛非主义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泛非主义的火炬传递给了以恩克鲁玛为代表的非洲黑人青年一代,泛非主义的领导权从非裔美国人转向非洲人。此后,泛非主义主要关注非洲大陆,以实现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为核心诉求。

  随着非洲国家纷纷独立,1963年5月22—25日,非洲31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集会,共同签署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非洲统一组织的成立,标志着泛非主义迈上了新台阶。

  这一时期,泛非主义的中心真正从海外转移到非洲本土,非洲本土出生的骨干迅速成长,并接过了泛非主义的大旗,泛非主义成为南部非洲大陆的民族主义。泛非主义的活动方式也从美洲和非洲两地互动,转变为集中于非洲本土的运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推进非洲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协调非洲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第四,非洲民族主义大发展时期(1963年以来)。非洲统一组织成立后,泛非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内涵进一步丰富。1974年,第六届泛非大会在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举行。会议不仅要求黑人和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帝国主义,而且把消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确定为泛非主义的奋斗目标,把泛非主义运动纳入非洲社会主义运动的轨道。

  20世纪末,非洲国家经济发展遇到困难。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泛非主义组织被提到议事日程上。1999 年9月,非洲统一组织第四届特别首脑会议通过《锡尔特宣言》,决定在2001年成立非洲联盟。2000年7月,非洲统一组织第36届首脑会议在多哥首都洛美举行,通过了《非洲联盟章程草案》。2001年3月2日,非洲联盟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非洲联盟积极致力于推动非洲一体化。

  在这一阶段,泛非主义的中心由南部非洲扩展到整个非洲大陆,将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国家也涵盖其中,成为完全意义上的非洲大陆民族主义。运动的核心任务是最终完成并维护非洲大陆的政治独立,协调非洲国家的矛盾和冲突,维护非洲的整体团结。同时,泛非主义的内涵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开启并加速了非洲一体化进程,具有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新内涵,

  泛非主义对非洲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非洲人民的觉醒,有力推动了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泛非主义唤醒了非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尊严,塑造了非洲大陆特有的区域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为非洲一体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和实践经验。可以说,泛非主义在理论上是非洲一体化的思想基础,在实践中则成为非洲一体化的强大推动力。目前,非洲国家正在寻求更高程度的区域合作,诸如南非发展协调大会、西非国家经济委员会,都致力于解决地区经济和政治问题。这正是泛非主义在当今的最好呈现。

  (作者系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周学军(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