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延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相比,拜占庭学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拜占庭学兴起于1500年以后欧洲转型与巨变的关键时期。拜占庭帝国的衰落无疑是欧洲众多历史问题中最重大的课题之一。在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爱德华·吉本开创了以道德衰败解释拜占庭帝国“持续衰落”的范式。查尔斯·迪尔的实证主义研究纠正了“持续衰落说”,以客观视角审视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变化与发展。在此基础上,乔治·奥斯特洛格尔斯基在20世纪中期提出了从国家形态角度解释拜占庭帝国衰落问题的新范式。
迪尔对吉本“持续衰落说”的挑战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又延续了1000多年。然而,在吉本看来,这个东部帝国1000多年的历史只是罗马帝国的持续衰落期。生活在启蒙时代的吉本认为,蛮族和基督教的胜利导致了罗马帝国的持续衰落。吉本的“持续衰落说”代表了18世纪启蒙主义者对拜占庭帝国的基本认识。例如,孟德斯鸠认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只不过是一系列暴乱、叛变和背信弃义的故事”。在18世纪欧洲历史观的审视下,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可以用愚昧、退步、阴谋等关键词来概括。
然而,随着实证主义史学的兴起,历史学家们不再以持续衰落的眼光看待罗马—拜占庭帝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法国考古学家、拜占庭学家查尔斯·迪尔于1919年出版的《拜占庭帝国:伟大与衰落》。基于考古发现和文献分析,迪尔试图还原拜占庭帝国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过程。迪尔认为,如果用图表来描绘拜占庭帝国的千年历史,那么它不会是一条持续下降的直线,而是一条有上升也有下降、波动的曲线。在迪尔看来,6世纪的查士丁尼时代、8世纪的伊苏里亚王朝、10世纪的马其顿王朝和12世纪的科穆宁王朝都位于波动曲线的上升部分。而在其他时段,拜占庭帝国虽经历了危机,但都通过成功的改革幸存下来,并在随后实现了复兴。迪尔指出,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侵给拜占庭帝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其走向了不可避免的衰亡之路。此外,迪尔也试图找出促使拜占庭帝国复兴和衰亡的原因。他认为,中央集权的行政系统、有组织的军队、成功的外交策略以及经济实力共同构成了拜占庭帝国强大的基础,而政治和社会失序、经济衰退则导致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迪尔的研究不仅更正了拜占庭帝国的“持续衰落说”,还原了拜占庭帝国曲折发展的历史,而且超越了自吉本以来单纯地以基督教的胜利作为拜占庭帝国衰亡原因的认识,揭示出导致拜占庭帝国衰亡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迪尔对拜占庭帝国的研究代表了19世纪实证主义史学以史料为基础探究历史规律的研究思路。
《拜占庭国家史》影响甚大
1940年,贝尔格莱德大学拜占庭学教授乔治·奥斯特洛格尔斯基的《拜占庭国家史》问世。该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反响,被公认为拜占庭学研究新的奠基性著作,并被陆续翻译成多种语言。2006年,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陈志强教授翻译的《拜占庭国家史》在国内出版。
奥斯特洛格尔斯基在海德堡大学追随卡尔·雅斯贝尔斯、阿尔弗雷德·韦伯等名师学习,并以《10世纪拜占庭帝国农民纳税团体》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他又赴巴黎师从迪尔学习了两年六个月。1933年,他接受了贝尔格莱德大学的邀请,前往南斯拉夫定居和工作。在德法的游学经历和在南斯拉夫定居的生活阅历不仅丰富了奥斯特洛格尔斯基对拜占庭历史的思考,而且促使他以不同于前人的眼光来看待和评价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奥斯特洛格尔斯基毕生都致力于推动拜占庭研究在南斯拉夫的发展,他在南斯拉夫学术界活跃了40余年,直到1976年去世。在这里,“他置身于古老的拜占庭帝国的领土上,接受了新的社会观念的影响。所有这一切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他的著作中留下了众多痕迹”。
首先,奥斯特洛格尔斯基提出了“拜占庭国家”的概念,并且对其进行了高度概括。他认为,希腊文化和基督教信仰融合统一在罗马帝国的政治框架内,才出现了我们称之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现象。拜占庭国家是古代罗马帝国的延续,它以罗马人的国家观念聚拢着许多不同的民族。拜占庭国家的历史演变是“由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力量相互作用决定的”,而起主导作用的是其内部的政治和社会经济因素。
其次,奥斯特洛格尔斯基进一步阐发了迪尔的观点,指出小农经济的繁荣和中央集权制行政系统的效率是拜占庭国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制度保障。据此,他将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划分成了三个主要阶段,即早期转型阶段(324—610年)、中期复兴阶段(610—1081年)和晚期衰落阶段(1081—1453年)。奥斯特洛格尔斯基认为,拜占庭帝国内部的充足资源是其能够实现社会、政治和文化复兴的深厚基础。而这些充足的内部资源就是拜占庭国家控制下的人口和土地。希拉克略一世的军区制改革使帝国内部的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整合,小农经济的繁荣和中央集权制的强化共同促成了拜占庭帝国中期的复兴。
最后,奥斯特洛格尔斯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在本质上是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解体。而这一过程与拜占庭帝国的封建化进程密切相关。在经历了早期转型后,小土地占有与大土地兼并之间的矛盾贯穿了拜占庭国家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地主贵族之间发生了持续的斗争。奥斯特洛格尔斯基指出,10世纪的斗争不是在大地主和小地主之间展开的,而是大地主与中央政府之间就控制农民阶层(农民和士兵)而展开的。到11世纪时,拜占庭帝国的封建化达到了决定性的阶段,其后果是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崩溃。
“中央集权衰落说”开启
新的解释范式
奥斯特洛格尔斯基对拜占庭帝国的研究突破了以宗教和外部因素解释拜占庭帝国衰落问题的范式。他注重对拜占庭帝国内部因素的研究,特别重视导致拜占庭帝国衰落的经济基础,提出了拜占庭帝国复兴和衰落过程中的小农经济成因。奥斯特洛格尔斯基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肯定了中央集权制对于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价值,从中央集权的强化和衰落的角度理解拜占庭帝国的复兴和衰亡。
上述“中央集权衰落说”范式揭示出11世纪是拜占庭帝国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并引发了拜占庭学界对11世纪拜占庭帝国的深入研究。1949年,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拜占庭学教授琼·赫西发表《拜占庭帝国在11世纪》一文,对奥斯特洛格尔斯基的“中央集权衰落说”进行了直接回应。赫西认为,拜占庭帝国在11世纪发生了与传统的断裂。之后,希腊裔美国学者彼得·哈兰尼斯和斯皮洛斯·维里约尼斯均提出了从11世纪拜占庭帝国的内在变化中探寻帝国衰落原因的总体思路。马克·惠顿等学者尝试对11世纪危机的机制和本质进行再思考。惠顿认为,应该从深层结构的角度去理解11世纪拜占庭帝国的衰落。而这个深层结构就是拜占庭帝国所延续的罗马国家的基本政治框架,即皇帝专制制度、首都、税收、军队。该思路仍然延续了奥斯特洛格尔斯基的“中央集权衰落说”框架。
2023年,陈志强总主编的《拜占庭帝国大通史》出版。他在这套丛书的前言中指出,那个统一了地中海世界的罗马帝国留给了后世两种政治模式,一是东地中海世界的中央集权制,二是西地中海和西欧的地方分权制。人口稠密、富庶繁华的拜占庭帝国的政体模式,较之遍地战乱、民不聊生的西欧封建模式更符合中古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拜占庭帝国衰落的根源是其中央集权的衰落。
由此可见,奥斯特洛格尔斯基对拜占庭帝国的研究已经成为拜占庭学研究中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他从拜占庭经济基础的变化中去解释帝国的兴衰,从中央集权的衰落中去理解拜占庭帝国的衰亡,该理论的经典地位至今仍未被超越。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