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建构的仪式场景

2024-05-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仪式场景作为展呈象征行为、容纳象征资源的重要容器,之于国家认同的建构意义非凡。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国家认同建构也遭遇诸多现实挑战与冲击。在此境况下,仪式场景显现出凝结共同文化情感、增进政治认同,进而推动国家认同之建构的特有功效。
  仪式场景的功能价值阐释
  “没有仪式和象征,就没有国家和政治。”仪式与象征之于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作为一种重要的象征类型,仪式场景在国家认同建构中扮演着不容小觑的角色。
  基于国家—公民互动的分析视角,可将国家认同视为公民对民族国家集体文化的归属感和情感倾向(即文化认同),以及公民对国家政治权力体系的承认与赞同(即政治认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文化(情感)认同与政治认同构成理解国家认同的关键维度。文化(情感)认同方面,当前国家认同正面临多元文化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诸多现实挑战,仪式场景作为仪式与场景的复合建构,涵养着大量文化与象征资源,能够引导公民认知、凝聚公民情感,持续为国家认同注入情感能量。政治认同方面,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国家政治认同正遭遇“去中心化”等冲击,仪式场景作为容纳系列象征行为、展呈各类象征资源的空间所在,能够凸显权力秩序,巩固权力的正当性,继而强化政治认同,助推国家认同建构。
  仪式场景建构国家认同的机理
  仪式场景作为涵括时空、人物、符号等诸多象征资源的容器,能够经由仪式展演的一系列环节,作用于公民文化(情感)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建构。
  首先,时空象征能够持续为国家认同注入象征资源。无论是循“天时”而定的古代祭天仪式场景,还是依托具体事件设立的纪念日活动,皆能凭借“特殊时刻”的重复与地点的稳定性,实现国家记忆的建构,为公民文化(情感)认同积淀认知素材。再如,国家公祭仪式等仪式场景中诸多时空象征的呈现赋予国家以神圣性、庄严感,为公民政治认同注入神圣力量。
  其次,人物象征构成仪式场景的重要行动主体。在仪式场景展布过程中,个体通过身体共在与互动,能够产生共同关注焦点,共享彼此的情绪体验,最终产生集体兴奋,强化文化(情感)认同。同时,诸如国庆阅兵场景中礼兵入场流程的高度规范性,能够借由对仪式程序的忠诚达致仪式参与者对权力秩序的自觉服从,增进政治认同。
  再次,仪式场景作为一种复杂的表意系统,内蕴其间的符号象征体现出某种政治选择,引导着个体的情感表达与意识观念。譬如,在春晚等仪式场景展布中,通常会体现龙、凤图腾等象征符号,此类导源于古人天象、火焰崇拜的图腾符号能够为仪式场景增添神圣性与神秘感,促使民众在“共同祖先”的神圣联结之下自觉维系国家团结,增进文化(情感)认同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强化着政治认同。此外,在整个仪式场景展布过程中,仪式参与者所产生的系列情感状态与群体意识会深刻作用于他们的日常行为实践,并在新一次的仪式场景展布中不断得到强化。如在历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场景展布中,仪式组织者借由声音、文字等符号象征有力地传达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价值理念,广大参与者的文化(情感)认同与政治认同随之强化。
  仪式场景建构国家认同的实践进路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自古以来,仪式场景便充当国家建设与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资源。毋庸置疑的是,古今中外的探索实践为优化仪式场景建构国家认同的仪式效能提供了多维镜鉴。
  首先,应与时偕行,紧抓数字时代契机,使数字技术更好“赋能”仪式场景展布。一方面,应积极探索仪式场景展布与虚拟视觉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国家特定历史时空的仪式场景再现。如北京冬奥会依托视觉AI、实时渲染等数字技术,成功打造出《雪花》、“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主题冰立方等智能场景,优化了仪式场景参与者的互动体验。山西博物院积极运用AR、VR技术,助推民众与历史文物的投影互动,于可观可感、生动立体的场景互动中实现了鞍马骑行图等历史场景重现。另一方面,应丰富媒介仪式场景的内容与形式,探索立意深刻、形式多元的趣味化仪式场景传播。如近年来“文物会说话”等诸多媒介仪式场景凭借拟人化、立体化的表达为民众所喜爱,他们亦借由文本评论、点赞模仿等形式深化了对国家文物历史的认知。
  其次,应守正创新,结合时代发展潮流,进行象征符号的多维重构。一方面,应深挖仪式场景中内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文化供给资源。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为现代典礼仪式的展布奠定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仪式场景为例,传统时期的爵制、镌有独特图腾的爵杯、赐爵仪式的程式要求等,为当下仪式场景展布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应善于实现文字、声音、器物等多重符号象征的“拼贴”,以在仪式场景原有意义系统中增添时代元素,促进意义的生产、再生产。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通过鹅卵石、“12秒”流星装置、幸存者照片墙等符号象征的拼贴,实现了对历史遗留物的有效检视与创新,促使仪式场景变得可视、可触、可感。
  最后,应寓化于教,紧抓各类法律、政策契机,健全仪式场景的长效实践机制。一方面,积极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文本,坚持思想引领、文化涵育、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等爱国主义教育原则,积极发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场域价值及教育功能,将各类意义重大的历史事件与典型英雄事迹融入社区文明宣讲中,深化公民的相关认知与情感认同。同时,将仪式场景相关的典型事迹嵌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于“润物细无声”的滴灌式教育中深化青少年对国家重大事件的体认与情感。另一方面,完善仪式场景的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探索发展“人工智能+监管”模式。具体而言,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作出更为细致的文本阐释,保障国家仪式场景全过程的权威性,以及相关人物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依托智能算法、深度学习等形式,加强对媒介仪式场景中不良信息的识别,以及对媒介仪式场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泛娱乐化乱象之整治,优化媒介仪式场景传播场域。
  仪式场景作为建构国家认同的象征资源库,通过展呈时空象征、人物象征与符号象征等一系列象征资源,经由完整的仪式展演环节能够强化民众对国家的文化(情感)认同与政治认同,进而推动国家认同建构。在场景时代下,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媒介技术的发展,仪式场景之于国家认同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如何提升仪式场景互动性、长效性,充分挖掘仪式场景的丰富意涵,以促使仪式场景持续有效发挥建构国家认同之功能将成为有益探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政治象征与新时代国家能力建设研究”(23BZZ0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刘倩(报纸)闫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