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向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2024-05-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 通讯员邹家琪)4月20日,由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及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联合主办的“迎向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与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学术期刊专家编辑从不同学科背景和各自专业领域出发,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对社会各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其应对展开了深入探讨。

  搭建跨学科、多角度研讨平台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贲国栋、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杨翼、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许开轶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贲国栋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和学科建设进展并表示,学校在新文科建设领域积极投入、进展显著。本次研讨会以“迎向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学与社会为主题,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

  杨翼表示,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旧的学科边界正在逐渐被打破,这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新的机遇。此次会议汇聚了各个领域的专家,为促进人工智能与社会的跨学科、多角度研究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在主题发言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哲学、技术、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前景与潜在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与会专家学者充分发表观点、畅所欲言,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科学与社会研究的深入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反思

  在人工智能的主体性和其与人的交互关系上,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罗克全认为,ChatGPT能够实现经验意义上的主体性,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康德意义上的自我立法主体性。但是宥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间维度的缺乏,ChatGPT目前仍难以实现从反思出发不断地对既定规则进行批判的马克思式的主体性。同样聚焦于ChatGPT与人的交互维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研究员路强探讨了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情感共鸣与认同问题。他认为,情感的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要人与人工智能能够实现情感的交互交流,便可形成伦理上的认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任曼曼认为,AI能否体验和创造艺术应当是评判其“人性”水平的重要标准。当前技术仍无法完全还原人类的情感。因此,如何在使用技术的同时保持艺术作品的人文价值和情感深度,仍然值得深思。南京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洪北頔从政治美学的视角出发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审视,提出作为“对话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使得惯用语与语言发生了脱离,令“说话”这一行为对人来说彻底无意识化。

  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吴静以迎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为题,阐述了人工智能时代哲学教育的核心应当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并从对共同性生产的思考和对数字时代问题复杂性的认知出发,强调了以批判性思维穿透表象,直面时代之问的重要意义。她呼吁,学者们要面向现实提出时代之问,并做出自己的回答。除了对人工智能“类人性”的讨论,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陈凡还关注到了“数据公益”这一数字时代的公益新形式,认为如果数据公益事业的价值承诺能够普惠全人类、切实可行,且能有效保障数据的安全性,那么数据公益就应当被视为一项道德义务。

  人工智能时代的资本批判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也面临新的形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邓伯军聚焦于图像资本批判,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消费优先转向,使得图像占领了全部的社会生产生活。通过制造“伪需求”,图像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了支配。今天的意识形态也不再是一种遮蔽真相的假象,而是与资本合谋制造意识形态的幻想,其对人的控制形式从过去被动的规训走向了今天主动的“艳羡”,也从被动的硬约束走向了主动的软约束。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张福公从马克思的工艺学批判视角出发指出,马克思所批判的隐藏在工艺学背后的意识形态在今天依然存在,并表现为以马斯克、比尔盖茨为代表的技术领域的个人英雄主义和以平台算法、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和还原主义倾向的泛滥。因此,我们仍然需要立足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实现对技术背后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生产关系的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王元钊则从以意大利自治主义为代表的技术例外主义、以左翼加速主义为代表的技术决定论和以德勒兹为代表的人机互嵌论三重当代西方激进左翼技术批判维度出发,对数字化生存视域下的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判。

  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方面,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良斌聚焦在人工智能背后提供支持的“人工非智能”现象。他认为,人机之间数据的无法直接转换催生出了大量人工非智能,而网络空间中公民尊严被用户身份掩盖、职业承认机制的结构性失衡与人工非智能的具体劳动被用户界面所遮蔽共同构成了“人工非智能”幽灵化的原因。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温旭对AI模型的剩余价值来源问题进行剖析并表示,AI模型并不是活的数字劳动力,而是通过将原本的直接数字劳动转化为间接数字劳动,参与到智能创作过程中。真正创造价值的,仍然是以间接、隐蔽的方式参与到数字价值增殖过程中的数字直接劳动。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夏玉凡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人机交互为核心的新型复合空间的出场引领了平台的变革,深层次人工智能及以它为核心的全新平台系统已然成为人机交互的重要基础设施。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讲师于沫认为,对数字劳动的批判必须回归政治经济学框架。在数字劳动中,互联网用户在进行线上活动的同时面临被直接商品化的问题,而目前学界对此的批判仍然停留在意识形态层面,未能进入到资本何以通过劳动者的商品化必然实现其增值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正是这一前置逻辑的缺乏,使得资本实际上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无法瓦解的社会绝对存在。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讲师金姿妏从生产逻辑出发,对数字劳动的概念进行了再确认。通过从马克思的生产性劳动概念分析入手,回答了无人工厂中剩余价值的生产主体、平台占有用户创造的价值是否存在剥削等问题。

  人工智能应用于人文研究领域的前景与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实现,其对人文领域的影响也日益凸显,与会专家学者对人工智能在人文社科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影响进行了探讨。南京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徐路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关键信息汇总、辅助决策咨询等方面为图书馆提供了便利,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如人工智能的辅助决策无法溯源、版权纠纷的潜在风险以及潜在隐含偏见的可能性等问题。南京大学哲学系青年学者刘骁奔聚焦“数字永生”,梳理了国内外在意识上传可能性方面的理论思考与技术发展状况并表示,尽管当前意识上传已具备初步技术基础,但在伦理层面的讨论仍然匮乏。应当开展全球性的伦理和法律讨论,以解决这些前沿技术应用带来的复杂社会问题。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朱晓兰提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传统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和人工智能翻译也在逐渐融合。尽管人工智能翻译在人文领域仍然存在不足,但其应用已经不可避免地推动着翻译向高效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新时代发展。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郝娜从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意识形态挑战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人类的未来四个方面分享了自己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心得。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讲师刘沛妤聚焦数字技术在经典马克思文本研究上的应用,介绍了不同的编译方式对理论研究造成的影响,分析了马克思文本整理过程中从编辑语文学向计算语文学转型的难点与可行性。

  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批判

  面对人工智能这一前沿科技领域,多位与会学者基于技术自身的发展逻辑,对人工智能进行了分析与批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董金平考察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与技术物的关系并表示,在智能化时代,人与技术物已不再是简单的主动与被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被数据化并整合进一个庞大的算法关系网络当中。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讲师张志鹏表示,著名科幻作家莱姆主要从控制论的视角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尽管莱姆的一些思考已然成为现实,但他的思考始终局限于控制论的框架内,缺乏对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全面审视,也在一定程度上隐含了技术拜物教的逻辑。电子科技大学讲师王嘉从西蒙东式的人工智能理论出发讨论了非模拟的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他表示,根据西蒙东的理论,智能机器不仅要在内部保持一致性,还需具备一定的客体间性,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不应仅仅模仿人类智能,而是应从数据关系的角度实现更复杂多样地建构。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贾浩然对价值敏感性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人与技术之间并非线性的决定关系,而是动态的不确定性关系。因此,特定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是由技术的特征、使用情境以及参与使用的元素共同决定的,而价值敏感性设计在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者闫晋齐表示,资本与技术合谋破坏了传统的家庭伦理,但资本并非此过程中的主导因素。相反,技术因其蕴含着比资本更彻底的无限增长的必然性,存在着未来的家庭伦理被自然化的技术所替代的可能性。

  在闭幕式上,吴静作学术总结并指出,面向未来,需要不断向这个变化的时代提问并努力寻求答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同行者。太原理工大学期刊中心主任冀伦文以五个“精彩”形容本次会议的盛况,并期待下次研讨会中学者们能够继续从各自学科领域出发,为会议的思维碰撞增添更多的火花。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哲学学科带头人徐强作会议总结,他高度评价了与会专家们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深刻洞见并表示,观念的不断碰撞不仅有助于激发更多的学术创新,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