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地校共建单位开展联组学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推动文化育人提质增效

2024-05-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促进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交汇融合,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工作,4月18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沪上中共四大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松江广富林街道开展主题为“加强馆地校协同联动,推动文化育人提质增效”联组学习暨主题党日活动。

“加强馆地校协同联动,推动文化育人提质增效”联组学习暨主题党日活动现场 照片由校方提供


参加“加强馆地校协同联动,推动文化育人提质增效”联组学习暨主题党日活动嘉宾合影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祁明、龙华烈士纪念馆党委书记左大鹏、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徐雪琛、广富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依佳、上经贸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庾向芳出席联组学习会。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宣传部与党委统战部联合党支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四大纪念馆、龙华烈士纪念馆、松江区广富林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单位党员同志参加学习会。学习会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章益国主持。

  主办方表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向度。红色文化在上海发轫已有百年历史,海派文化在上海发源已近200年,江南文化在上海发展已有2000多年积淀,三种文化在上海激荡交融、和合共生,造就了与众不同、特色鲜明的上海文化,塑造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祁明在致欢迎辞中提出,上海是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辉映,我们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应用活用好这些宝贵文化资源,为助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力量。近年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坚守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在深化文化供给侧改革上下功夫,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组合拳,取得了较好成效。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制定了文化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聚焦“外经贸”特色,进一步贴合师生实际需求,深耕文化育人品牌,加强文化交流合作,着力在理论宣讲阐述、提高思想引领、深化文化育人、推进协同联动等四方面推进建设、创新实践、务求成效。他表示,通过更深入的馆地校联建,一定能够进一步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发展,进一步汇聚更加强有力的文化育人的合力,推动文化育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会上,各单位围绕馆地校三方如何协同推进文化育人开展座谈交流。徐雪琛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创新红色宣传方式”“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深化社会实践内涵”“加强馆校共建联动,打响红色教育品牌”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共四大纪念馆擦亮“力量之源”红色品牌、讲好红色故事、打造青年大学生就业和成才的服务平台、建立“力量之源”志愿服务总队等特色工作。

  左大鹏从“坚持‘引’为先,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坚持‘融’为重,融合途径更加具体”“坚持‘人’为本,队伍建设更加有力”三个方面介绍了龙华烈士纪念馆积极打造“龙华魂”系列党建品牌、推出一批研究成果、走进校园讲大思政课、构建英烈精神宣教“红色矩阵”等有益探索。

  上海市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陆春彪讲述了松江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内在联系,希望进一步深化与上经贸大等松江大学城高校的合作,充分挖掘和用好松江各种文化资源,引领青年学子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庾向芳从“站好主阵地”“打造大课堂”“利用多媒体”三个方面,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动把思政课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创新实践。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由中共四大纪念馆提供的《抓铁有痕铸党魂——中国共产党早期纪律建设史料展》,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党纪学习教育。共建单位一行体验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华射艺特色项目,考察了广富林文化展示馆,感受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和上海之根的独特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