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炎帝历史遗迹

2024-04-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李尚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炎帝是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氏族部落首领。当时没有文字记载,更谈不上史籍,只有一些民间传说留存世间,以后逐渐被《国语》《史记》《淮南子》《山海经》等辗转收入,以及封建官府、文人留下的碑刻,近现代以来不断出土的考古资料,丰富了炎帝的历史。炎帝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主要贡献是:第一,发明刀耕火种,制造耒耜,教民耕种五谷,又烧陶为器,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第二,遍尝百草,发明医药。炎帝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亲口遍尝百草,甚至一日中毒几十次,终于发现了可给人治病的药品。第三,首创“日中为市”,使天下之民得以交易,互通有无,各得其所。第四,“结丝为弦”,制琴作曲,创造原始音乐文化。由此,炎帝与黄帝一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祖先、人文始祖,受到历代统治阶级和海内外华人子孙的普遍尊重、敬仰和祭祀。

  我于1998年应邀参加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活动。工作之余,随研究会的领导、同志,借参加学术活动之机,先后考察了陕西宝鸡,山西高平、长治,湖北随州,湖南炎陵和会同等地保存下来的炎帝历史文化遗址。

  陕西宝鸡炎帝遗址

  据《国语·晋语》记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姬水和姜水都在宝鸡地区。

  2005年10月,我参加了在宝鸡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与会者游览了常羊山、天台山,参观了神农洞、神农祠、神农庙等历史遗迹。据史载,炎帝“母任姒游常羊(常羊山),感生帝”。常羊山在今宝鸡神农镇内,被称为炎帝故里。宝鸡本没有炎帝陵,但据传说,黄帝听到炎帝仙逝的消息后悲痛万分,亲自在宝鸡祭祀炎帝,天台山上至今还留有“烧香台”的遗迹。1993年,宝鸡根据传说,在炎帝出生地建了一座炎帝陵,将炎帝“灵骨”从天台山“寝骨台”移葬于常羊山上。

  炎帝去世后,宝鸡民间开始祭祀炎帝,代代相继,至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了。

  在参观宝鸡的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时,我们看到了类似于耒耜的骨铲、骨锄等生产工具,以及大量的粟灰、粟粒、粟壳,说明姜炎文化在考古学上也得到了印证。再有,我们还亲耳听到宝鸡流传弥久的一个传说:炎帝创制耒耜、教民稼穑的忘我精神,感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于是玉皇大帝派了一只神鸟,带上谷种,降临人间,把种子撒在炎帝部落开垦过的土地上,嘴里不停地叫喊着:“布谷!布谷!”提醒人们适时播种。不久,这些谷物先后破土而出,长出了黍、稷、麦、菽等多种谷物。此后,人们在炎帝的带领和指导下,种植和吃上了五谷。于是人们感激炎帝,称他为“神农”,后人称其为“炎帝神农氏”。基于以上认识,这次会议达成了一项共识:宝鸡是炎帝故里,姜炎文化的发祥地。

  山西高平、长治炎帝遗址

  2006年11月,我随研究会组织的考察团考察了山西高平、长治一带的炎帝遗迹。

  炎帝自宝鸡发祥后,为了生存与发展,亲率部族向东迁徙,到了山西高平、长治一带定居和进行生产活动。

  在山西高平、长治一带考察炎帝遗迹时,我们感到,长治、高平一带,当地现存遗迹时间久远、范围广阔、密度集中、体系完整,还有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的文献记载和碑刻资料,经久不衰的祭祀活动与民间传说,这些都令人叹为观止,其他地区望尘莫及。例如,关于炎帝尝百草,至今全国有此说法都是泛泛之谈,并无确切史籍为证,而在高平、长治两市中,著名的百谷山为“昔神农氏尝百谷于此”。今长治市黎城县宝泰寺(今废)所存隋代的一块石碑称,羊头山为“炎帝获嘉谷之地”。该石碑是全国范围内现存有关炎帝文化最早的一块,应有极高的史料和文物价值。

  高平神农镇在高平、长治两市中,更是炎帝遗址、遗迹群落的集中地。神农镇有炎帝陵、炎帝庙(神农庙)、炎帝行宫。其中神农庙又有炎帝上庙、炎帝中庙和炎帝下庙之分。还有两块值得注意的碑文:一块说至今保存完好的炎帝中庙至迟“奉敕建立”于宋代,这在全国也是罕见的。另一块说高平市团池乡早在北宋时期已被北宋朝廷定为“神农乡”。

  据史载,炎帝陵在历史上只有两处,其中一处就在高平神农镇。高平的炎帝陵至少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陵墓前的一块镌写“炎帝陵”的墓碑,在我们瞻仰炎帝陵时依然砌在守灵老人住室的墙壁上。山西高平不仅有炎帝陵墓、碑文、史籍,而且连炎帝去世的过程都可以从神农镇范围内许多村庄的命名中反映出来。如换马村:相传炎帝一日因误尝断肠草,体内疼痛难忍,至此地难以继续骑马前行,于是下马改由人抬着走。炎帝去世后,此地便叫“换马村”。北营村(原称“叫不应”):炎帝下马由人们抬着走后,病势不断加重,身边的人虽不断呼喊,但已无力回应。因此,当地人将此地称为“叫不应”,后来又演变成“北营村”。卧龙湾:炎帝去世后,遗体停放此地,就叫“卧龙湾”。庄里村(“庄里”为“装敛”的谐音):炎帝去世后,在此处装殓入葬。后来,此地演变为“庄里村”。

  与前述炎帝在宝鸡培种五谷、教民耕作的传说不同,山西流传的说法就显示出炎帝及其部落发奋图强、人定胜天的英雄气魄了:炎帝在羊头山尝百谷并“获嘉谷”后,就开辟了一块“五谷畦”,大约有三五亩。旁挖两口井,井旁至今还保存一块写有“炎帝”的石头,年代已不可考。炎帝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教民种植五谷百蔬,以后又推而广之,使炎帝部落和当地的人们都吃上了五谷粮食。人们感戴炎帝的功德,赞颂他为“五谷神”,并修庙建祠纪念他。这种在两地获得谷种和种植五谷的不同情形,说明炎帝部落已从较多地“靠天吃饭”走上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道路。

  以上事实至少说明,迁徙到山西上党地区的炎帝,很可能是自宝鸡发祥以来炎帝部族的初祖。高平炎帝陵的重要地位是应当肯定的。

  我在参观考察中得出这样一个印象,炎帝在山西上党地区的生产活动使炎帝部落走上了繁荣发展阶段。这一观点已被写进了陕西出版集团2009年出版的《炎帝志》中。

  湖南会同炎帝遗址

  炎帝去世后,有部分部族向南发展,到了湖北、湖南一带,并逐渐与当地崇奉炎帝的部落融合。其中,湖南会同和湖北随州是其活动的重要地区。

  2009年5月,我借参加“全国首届会同炎帝故里文化研讨会”之机,先后考察了会同县连山乡茶经庵、连山乡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连山石、药王洞、九龙井等炎帝遗址。在会同和以后湖北随州的考察中,我感到,两地的炎帝与宝鸡、高平的炎帝已不是同一个人了。宝鸡炎帝神农氏可看作北方粟作农业的代表(或称北方炎帝),而南方的炎帝厉山氏(或称炎帝烈山氏)就是稻作农业的代表(或称南方炎帝)。湖南会同应该就是“南方炎帝”发祥地。

  《晋书·文苑传》:炎帝生于“黔中之地”,又号连山氏。在古人的注疏中,烈、列、厉为一声之转,而烈、连亦为一声之转,由连山转为烈山、列山、厉山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湖南的炎帝连山氏年代要比湖北随州炎帝烈(列)山氏为早。

  湖南会同境内也有常羊山,是炎帝的出生地和此后尝百草、获嘉谷之地。炎帝所尝“断肠草”,据湖南民俗学者阳国胜说,该草“据《本草纲目》记载即‘钩物’,钩物只适宜生长在长江以南部分地区”。相传炎帝还发明了“茶饮”,会同连山至今还完整地保存一个“茶亭庵”(“茶亭庵”的遗迹在北方炎帝故里似未见到,会同保存的“茶亭庵”正好说明了“南方炎帝”的特色)。包括会同地区在内的湖南、湖北考古资料也对上述史实作了佐证。例如,会同所归属的怀化市,出土了大量与炎帝差不多同时代的农耕农具和栽培用的稻种、稻粒,还有彩绘陶器与祭祀用陶器,如此等等,都为“南方炎帝说”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湖北随州炎帝遗址

  2011年7月,我借参加“随州高端文化论坛”之机考察了湖北随州炎帝历史遗迹。

  “炎帝故里”在随州有大量的文献典籍记载。从先秦到明清,许多文献均有炎帝出生在随州厉山的说法。《礼记》:“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厉山”,《春秋左传注》解释为“(在)湖北随县四十里”。《史记》《汉书》均认定这种说法,并说:炎帝“起列(烈)山,谓列山氏”,又说“又曰本起烈山,或称烈山氏,是为农皇,或曰炎帝”。会后我们参观了神农庙、神农井等炎帝遗址。

  我们在随州博物馆看到了展出的一批较为精致的石制农具,如石犁、石斧、石锄、石铲、石镰;大量的水稻颗粒、稻谷壳;大型陶瓮、陶罐、红陶杯(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酒杯)、陶钟、陶铃;反映定居生活的建筑与聚落遗址。大量的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的相互印证表明,炎帝在随州时期的社会状况与文明都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博物馆还展出了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它们现已成为国宝级文物。但我们不能忘记的是,正是有了炎帝的制琴作曲,才为春秋时期研制编钟打下了基础,这才有了曾侯乙墓编钟的出现。

  湖南炎陵县炎帝历史遗址

  湖南炎陵县炎帝遗址中最受人瞩目的是炎帝陵的存在。

  湖南炎帝陵是自古以来存在的第二座炎帝陵,具体建造年代不详,但在宋朝前既已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宋太祖建国后下令修建,并在陵前建有规模宏大的祠、坊。之后,湖南民间祭祀炎帝的历史有千年之久。湖南学者于是依据史籍有关炎帝“在位120年而崩,葬长沙”的记载,认定墓主就是第一代炎帝。不过,从当时的生产生活、交通条件来看,让第一代炎帝及其同族到达湖南是有困难的。但我们如果承认南方炎帝的存在,南方炎帝会向湖北随州、湖南茶陵(今炎陵)发展,最后葬在湖南炎陵县,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在一次有关炎帝的学术会议上,著名考古学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张文彬在会上对我说:“照你的南北炎帝说,有关炎帝及炎帝文化的歧义说法不就解决了吗?可为一说。”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