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高质量韧性安全城市

2024-04-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城市建设目标。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建设韧性安全城市既是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乌卡时代”到来和城市化加速,加快建设更高质量韧性安全城市正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选择。
  韧性安全:
  引领韧性城市发展新范式
  从建设韧性城市到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对构建城市安全发展新范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提升城市应对灾害风险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包含决策优化、动员能力提升、社会交流和互动等方面的软实力提升,显示出其多维度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一是技术韧性。技术韧性是韧性安全的关键支撑,依托智能监控系统、数据分析平台、基础设施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等先进技术,有助于进一步加强风险预测和预警、优化资源配置和决策过程,有效提升城市对灾害和挑战的快速响应能力,进而提高治理效能。
  二是经济韧性。经济韧性是韧性安全的动力来源,也是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基石,涉及城市在经济波动、市场变化或应对危机中保持稳定和持续增长的能力。经济多元化、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是提高经济韧性的关键,对增强经济的抗冲击能力,提高整体经济的适应能力和恢复力发挥着关键作用。
  三是社会韧性。社会韧性是韧性安全的重要基础,体现在基层的凝聚力、公民的参与度、社会服务的可持续性等方面。完善城市社会系统,建立强健的社会网络,增强广大居民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对提升社会整体韧性意义重大。
  四是政府韧性。政府韧性是韧性安全的坚实保障,涵盖了政府结构的灵活性、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性等方面。一个韧性强的政府能够快速作出决策,有效协调不同部门和层级,确保快速而有力的应对措施得以实施。
  加快推进技术创新落地应用
  科技赋能实现了对城市运行的精准化监控和高效化管理,为居民创造了更加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要深入推进技术创新,强化基础研究,确保技术创新贯穿于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不断提升安全韧性科技支撑。
  一是深化技术融合应用。积极整合并应用前沿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构建集成式智能平台,实现资源优化、风险监控、预警系统、应急指挥等功能,并建立智能反馈机制,允许系统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反馈自我调整优化,大幅提升城市治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二是推进智能化安全管理。运用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创建安全事件的模拟环境,加强安全事件模拟与训练。开发更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和协议,确保城市关键基础设施的数据安全和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加大力度研发大数据分析模型,通过数据驱动决策支持系统,加强城市安全管理的动态化、精细化。
  三是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不定期高端论坛、研讨会等形式,加强行业交流和知识更新。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深厚学术和研究资源,探索成立专门的城市韧性研究机构或智库,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等综合性解决方案,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提升城市的经济韧性至关重要。经济韧性是城市应对各种经济波动和外部冲击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城市在面对危机时的恢复能力和持续发展潜力。因此,要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经济的多元性和创新性,增强对外部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内生增长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一是强化产业与城市绿色发展的融合。将城市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重视新兴产业,如绿色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动产业向更加环保、低碳的方向发展,为城市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二是深化产业与创新驱动发展的结合。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增强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产业向更高端、更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与公共安全关联产业,加大对公共安全风险感知装备、减灾装备、救援装备、安全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
  三是提升产业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优化供应链结构,增强供应链的韧性,减少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适应性。加强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增强产业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市场研究,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和产品线。通过提升产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不断增强城市经济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的韧性。
  加快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共治
  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依赖于广泛的社会参与及合作,需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打造一个包容性强、参与度高的城市韧性治理共同体,形成以党委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协作、市民广泛参与的治理格局,激发广大参与者在建设韧性安全城市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一是推进治理重心下移。深化基层治理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架构。建立健全基层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网格,确保信息流通和资源配置的高效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示范作用,动员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
  二是激发多元主体活力。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在韧性安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企业间的合作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通过政策激励、合作项目等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与政府合作,确保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创新动力相结合,共同推动城市韧性安全的提升。
  三是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在提高公众对韧性安全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开展更为深入和系统的公民教育。通过模拟演练、社区讲座、学校课程等方式,增强公众的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利用媒体和社交平台,传播韧性安全的知识和信息,鼓励市民参与社区活动、志愿服务,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过程,增强公众对城市韧性建设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筑牢韧性安全城市的人民防线。
  加快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化
  确保城市在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权责明确、高效协调、快速反应的应急救援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权责分工,实现高效的上下级和跨部门联动,同时加强应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实时动态监测。
  一是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责任体系,确保每个环节、每个部门都能明确自身的应急管理责任和任务。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预防、应对、恢复和改进的全过程管理机制。加强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演练,特别是在决策制定、危机沟通、现场指挥等方面的专业技能,以提高其处置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
  二是健全统一指挥和协同响应体系。建立健全一个覆盖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各相关行业的应急指挥体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各部门能够迅速反应、协调一致地行动。强化信息共享和通信系统,确保关键信息能够实时准确地传递到每个相关方。在此基础上,发挥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在资源调配、现场指挥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作用,确保应急响应的高效和有序。
  三是加强应急资源和能力的储备。按照“预备充足、随时可用”的原则,持续加强对应急物资、设施、队伍和能力的投入和储备。定期对应急资源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调动所需的资源和力量,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此外,通过模拟演练和实战训练,不断提升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协作效率。
  (作者系贵州财经大学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刘倩(报纸)王晏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