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价值

2024-04-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讲话中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决策咨询和人才培养中具有突出地位,高校党委学习领会和努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责无旁贷。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周年之际,深入探讨新征程国家安全的新形势,探索国家安全学科建设的路径,对高校进一步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开创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安全大局,创新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国家安全作为专门章节进行系统部署,强调“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从“民族复兴的根基”这一高度诠释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着力构建新安全格局,塑造内外安全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性科技竞争、人才争夺日益白热化,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面临风险,我国和平发展面临重重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以来,我国坚持国家利益为重、国内政治优先,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展示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面对持续性的安全挑战,更要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国家安全工作,科学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坚决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依靠看在高处的政治自觉、学在深处的理论自觉和干在实处的行动自觉,在各个领域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明确高等学校党委关键责任

  国家安全涵盖政治、领土、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是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安全观念。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国家安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重要使命。高校党委必须履行关键责任,确保国家安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坚持党委主动作为,领导推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党委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校的国家安全研究工作承担起领导责任。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发挥党委领导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牢牢把握国家安全的研究方向。

  二是系统制定国家安全学科发展战略规划。高校党委要结合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通过深入分析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明确高校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中国国家安全学自主知识体系系统构建,引导学术研究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使高校成为国家安全科学研究的重要战略力量。

  三是整合交叉学科资源,整体服务学科发展。高校党委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优化多学科协调联动机制,整合校内外科研力量,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国家安全研究平台,促进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着力形成多学科合作团队,构建国家安全学科协同创新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是重视培养国家安全的专门人才。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高校党委应充分发挥跨学科多领域科研人才的资源优势,提高人才的国家安全素养与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通过制定学科基础完善、知识体系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发展能力保障等相关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高校为党和国家造就一批国家安全复合型高质量专业人才。

  五是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委应积极创新教学渠道和手段,持续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打造高品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通过深化“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共建,深化学校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的新形势,增强国家安全的意识。

  六是完善校园国家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建设。高校党委应建立健全国家安全研究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规范研究行为,保护知识产权,防止敏感信息泄露,确保研究活动的安全性和正当性。同时,强调科研诚信和学术伦理,加强科研伦理教育与培训,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并建立监督机制,维护国家安全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七是推动研究成果转化,服务国家安全实践。国家安全学是以实践为导向、解决复杂问题、服务于国家安全实践的应用创新学科。应深化实务与理论双重联动,完善成果应用推广体系,将具有引领意义的学科理论融入国家安全话语传播实践之中,将国家安全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增强国家应对各类安全挑战的能力。

  多学科推进国家安全学科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建校128年以来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责任担当,按照“科研先行、智库转化、学科完善”的思路分步扎实推进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开展国家安全学高水平科学研究、建设国家安全学交叉学科,服务国家战略。

  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建成国家安全学科发展体系,为持续提升国家安全各领域研究水平、对接国家安全重要战略需求提供了必要支撑。学校围绕新时期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内外挑战,坚持政治安全为本,聚焦总体国家安全观、国际安全研究等相关议题,推进中西方国家安全战略比较研究。依托现有研究平台,在城市安全领域形成研究特色,包括城市安全治理协调机制、联动高效的城市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数字化创新赋能城市安全治理等。在理工交叉方面,结合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优势学科,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等方面开展新型安全治理领域研究。以国家安全理论与技术实践共同发掘新型安全领域、预防化解新型风险,用研究成果推进安全治理实践与理论创新。结合“大健康”领域优势特色,在公共卫生、医药发展、食品安全、老龄社会、人口健康等涉及国家安全战略的领域开展议题融合和学科交叉研究。结合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等优势学科,在海洋生态安全、海洋资源安全、南海地区安全、深海安全、能源安全、绿色低碳可持续性发展等新型安全治理领域开展前沿研究。

  国家安全的根本是政治安全,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权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高校要在国家安全理论与思想、国家安全治理与国家安全技术等领域,提升科学研究与资政育人的工作能力。

  探索国家安全学科发展路径

  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为高校推进国家安全学科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实践指南,要求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始终瞄准创新性、实践性、整体性的工作目标,具体可从五方面着手。

  一是创新学科建设理念。从建设理念上,要明确将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多维度问题的综合体来研究。国家安全学科与传统学科相比,更加体现出综合性、交叉性、战略性的特征,应以维护国家利益、防范风险挑战、促进和平与发展为目标,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维护和服务国家安全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推进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从我国发展和安全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出发,鼓励和加强与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心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回应不断出现的国家安全新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科融合发展,探索新的学科范式和发展道路,催生新型学科。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服务国家需求的核心目标出发,积极构建国家安全学科的专业化、系统化、融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目标聚焦、手段多元、生态开放的人才培育模式。除了学术型人才培养外,还要注重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建立校企联合、国内外交流等多种培养机制,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适应性和操作能力。同时,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以“综合考虑、多次评价、长期支持”的原则考查学生,助力培养更多高质量国家安全人才。

  四是推动专业教育和全民教育的有机结合。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与归宿。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导向。高校与社会合作开展丰富的民防教育活动,提升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构建广泛的社会参与网络,形成国家安全保障的社会基础,切实保障人民安全,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五是坚持政策引导和资源保障。基于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视角,构建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的长效机制,保障国家安全学科建设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和科研项目。同时,强化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的衔接和配合,确保政策实施与资源供应相互协调。鼓励支持国际学术会议、学术文章发表以及机制化的学术交流,支持产出高水平的国家安全研究成果,面向国内外提升我国国家安全话语的影响力。

  综上,国家安全发展的新形势要求高等学校不断推进自身学科创新和能力建设,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积极开展与政府和产业界及全社会的密切合作,成为国家安全体系中坚强有力的一环。高校党委要全方位全过程发挥引领作用,确保国家安全学科发展工作的正确方向和高效运行,从战略规划到资政育人、从资源整合到制度建设、从成果转化到国际合作等各方面持续发力,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审核:尹书博

  责任编辑:班晓悦

  网络编辑:赛音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实践价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班晓悦(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