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强国】人工智能安全全球治理困境与信任进路

2024-04-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领域,构建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探索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信任进路,不仅是对现有治理体系的优化,更是对未来安全挑战的前瞻性应对。
  人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战略紧密相连,国家安全战略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而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对于国家安全的维护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各国都试图在该领域占领先机,抢占监管和战略高地,美国、欧盟、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更是接踵发布加以规制,2024年全球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呈现井喷态势。2024年3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首个有关人工智能的全球决议草案,呼吁推动开发“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系统,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建立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框架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为全球合作制定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的共同规则与标准奠定了基础。2024年3月13日欧盟通过《人工智能法案》,强调风险导向和全链条管控,按照不同风险等级分类监管,专注于特定行业和场景的监管,再次树立了欧盟在科技监管方面的“引领者”形象;2023年10月美国颁布《关于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开发和使用的行政命令》,2024年2月美国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并得到200多家领先的人工智能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旨在建立在人工智能治理国际框架上的领导地位。我国也积极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并在2023年10月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提出各国应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现状复杂,主要源于技术发展的快速性与治理体系构建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利益诉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存在显著差异,技术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了治理的碎片化与滞后性;并且不同国家、组织和企业在人工智能治理上有着不同的立场和利益诉求,这种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和机制使得全球治理体系的形成变得异常复杂和困难;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因素也对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当前以美国、欧盟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政策竞赛、战略竞赛、规则竞赛,试图建立美西方国家间的人工智能战略联盟,利用规则优势和技术代差对他国人工智能治理和国际参与形成了发展障碍。
  在此背景下,以国家信任为基础,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显得尤为迫切。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与国家间信任是一种持续良性互动的过程。国家信任可分为理性信任、价值信任和环境信任。理性信任是指国家间基于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的信任互动过程,一国在做出信任或不信任另一国决定时首要考虑本国国家利益和战略,它是国家间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信任的基础考量和先决条件;价值信任是指国家间基于情感文化和认知观念的信任互动过程,是国家间建立治理信任的理念参照和关键条件,价值观相似程度越高越易建立国家间信任;环境信任是指国家间基于沟通机制和治理制度的信任互动过程,主要包含沟通机制和治理制度,是国家间建立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信任的重要渠道和保障因素。
  信任增进可以在弥补大国博弈产生恶性后果的同时有效管控大国博弈进程;同样,大国博弈所产生问题也会给予信任增进可调适空间并进一步强化国家间信任构建。国家信任是国际合作与治理的基石,尤其在人工智能这一全球性问题上,各国通过强化国家间的沟通与协作,可以建立共同的安全标准和治理机制,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基于信任的治理体系,能够增强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信心,推动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并行发展,从而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并为全球经济的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信任进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和伦理规范、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推动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此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信任基础。在此基础上,促进技术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平衡、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深度挖掘双方互信的共识,提升价值信任和环境信任;通过国际协调与合作沟通凝聚共识,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类,逐步增强理性信任。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治理将面临更多挑战,积极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构建公正、透明、高效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