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24-04-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要论断。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能够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周苏娅 谢艾秋子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人民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定性力量,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则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结合新时代民族工作阶段性特征和战略任务,我们既要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又要将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作为价值旨归、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思想根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重要途径,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之基。

  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历史观,激发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发展角度提出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是将马克思主义民族历史过程论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规律、理论体系、现实需求深度结合,增进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也进一步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信自觉。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要坚持中华民族共同性、整体性、统一性,准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和有机统一体,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有助于掌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积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夯实共有精神家园与文化基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清晰体现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力支撑,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动力与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辩证态度预见人类社会发展前景,揭示社会发展普遍性规律的同时,承认社会形态、文明形态更替中有特殊性存在。“第二个结合”不仅揭示了中华文明发生深层次、全方位的现代转型,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而且全面阐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征,进而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文明互促共行、彼此成就的逻辑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物质、精神、制度等多个层面,需要在加强现代文明教育过程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挑战,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

  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助力强国建设。历史发展有其规律,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成为共同的选择。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的交往活动是创造人类历史的前提。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从低层次需要走向高层次需要的过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各民族的交流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各民族人民在广泛交往、深入交流、深度交融中提高了彼此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发展,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可见,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既有顺应历史、文化自然生成的因素,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求同存异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主要逻辑,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通过共同推进发展、维护安全、参与治理、分享成果等行为活动,不断夯实“五个认同”,不断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增进共同性,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历史记忆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证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

  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民族大团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必定要汇聚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推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攀登到新的历史高度。

  (本文系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黑龙江省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2023HMSJ001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教学改革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研究(SJGSZ2022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开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新境界

  ◇徐蕊 孟祥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等方面深入挖掘和阐释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回答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命题。

  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般规律。民族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事物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相较于民族的“产生”和“消亡”,“发展”阶段则是其全部历史进程中更为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概念于1902年首次由梁启超提出,但作为一个“自在实体”,却存在已久。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中逐渐走向融合,推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大地上各民族浸润于灿烂的中华文化和悠久的中国历史,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孕育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代以来,在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挽救国家危亡的进程中,这种共同体意识逐渐觉醒。新时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这种共同体意识又得到了强化和升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从自在、自觉到自强的发展进程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各民族多元一体历经多个历史时期发展彰显出深厚的历史沉淀,也体现着现实的需求。中华民族的奋斗史是各民族相互依赖、相互交融而发展的历史,各族人民共同开疆拓土、创造文明,使得各民族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共同体。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超越了其他一切因素。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培育了“四个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深刻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中国化时代化的体现。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在文化上、经济上、情感上兼容并蓄、互通有无、相互亲近,形成了水乳交融、谁也离不开谁的一体化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是各民族交往范围扩大、程度加深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具体体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各民族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开始打破以血缘、地域为聚合因素的原有共同体,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流动起来,交往的内容从物质向精神、情感层面递进。随着交往交流交融程度不断加深,形成了新的共同体即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交往融合,就是要共同促进团结统一、共同实现繁荣发展。在尊重和包容各民族差异性以及各民族特色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民族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从民族交往走向民族融合。这种融合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融程度,促使各族人民达到互嵌共融的良好状态,形成紧密相连的共同体。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践维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将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的过程中,致力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也说明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保证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之一。把国家整体利益和各民族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保障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又保障各民族在“自身范围”内当家作主的权利,并为少数民族参与国家治理、实现民主权利提供了制度保障。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整体制度设计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其实践提供了新的模式。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我国治国理政中的创新应用,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特征。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理论,必将进一步充实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

  (本文系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黑龙江省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2023HMSJ001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究”(SJGSZD20230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谢立敏 于可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深层次原因在于文化认同提供的价值体认、精神感召和使命担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是要深植中华文化沃土巩固民族国家认同的基础,高扬伟大民族精神激发昂扬奋进的力量,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文明焕发时代光彩,建设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是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基础。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多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优势。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塑造出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夷夏一体”的“大一统”思想奠定了民族认同的精神底色。中华文明素以包容开放闻名于世,涵养了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以及多样共生、和而不同的辩证智慧,构成了民族融合的精神动力。中华文明弦歌不辍、赓续向前,承载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以及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道德理念和深厚传统,为中华民族战胜艰险、团结奋斗提供了精神支撑。浸润着五千多年伟大文明丰厚的文化滋养,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筑“枝繁干壮”的共有精神家园。其中,各民族文化是枝叶,各美其美、瑰丽多彩的文化符号为共有精神家园点缀一抹抹亮色;中华文化是主干,融各民族文化的涓涓细流于中华文化主流之中,体现出多元聚为一体的文化格局与特色。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美美与共、融荣与共,推动中华民族成为凝聚力更强、认同度更高的命运共同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是维系共有精神家园的强大纽带。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传承、发展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还共同培育了体现中国人民精神气质、文化品格和意志本色的伟大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繁衍壮大、屹立不倒,感召各族人民心手相连、情感交融。正是源自对伟大民族精神的深度自豪和高度认同,我国各民族凝聚在一起,铸就巍然耸立的精神大厦,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坚不可摧、牢不可破。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刻阐释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内涵,清晰标注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禀赋。中华民族历来富有创造精神,无论是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还是思想争鸣、文化兴盛;无论是开拓性的制度创设,还是立新意、谱新篇、闯新路,创造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禀赋、最重要内核。中国人民崇尚奋斗、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自力更生的独立精神、勇往直前的坚毅品格,昭示着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创造奇迹的精神密码。各族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和衷共济,中华大地发生沧桑巨变,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就是伟大团结精神汇聚起强大合力,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中华儿女一直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伟大梦想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现实境遇的超越,为伟大创造、伟大奋斗、伟大团结领航导向,生动诠释了炎黄子孙“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奋进历程。只有充分认识、自觉礼敬、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才能形成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成为更具生命力和内聚力的共同体。

  共同担当的文化使命是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光荣使命气势恢宏,催人奋进,反映了党对新时代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也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指明了方向。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更需要精神世界的充实丰盈。社会越是发展,就越需要珍视自己的精神财富,延续自己的文化血脉,建设一个可长久滋养后人的精神家园,让全体人民于其中获得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时代越是进步,就越需要将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脉”与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结合起来,推动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和“文化自我”的现代生成,让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绽放独特光彩。当中华文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与现代融合、与世界互鉴,锻造的伟大民族必将呈现出更加繁盛的气象、更加昂然的筋骨,引领我们继续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今天的中国,是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是不断书写文明华章的中国。新征程上,我们要立民族文化之根,铸民族精神之魂,拓文明发展之路,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在世界文化激荡中共绘团结同心圆,建设守护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以熠熠精神之光照亮迢迢复兴之路。

  (本文系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黑龙江省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2023HMSJ0010)、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红色文艺经典转化为思政育人元素的实践路径研究”(SJGSJ2023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许佳 姜瀛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是国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理念的重要内核。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是全面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沿革、理论内涵与实践成就的重要载体,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有效方式,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形象,主动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力举措。要紧紧围绕“三个讲清楚”,促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

  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从政治高度认清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凝聚、发展和繁荣各民族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鲜明特色,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以及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决心,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使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生活、城市建设、民族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行标准下,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做好民族工作、搞好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政治上的有力保障,促使党的民族工作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从历史深度弄清一部中国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在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以及共同培育伟大精神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其中,“多元”凸显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一体”强调共同性,“多”与“一”、“异”与“同”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体”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主线和方向,“多元”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要素和动力,二者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烙上了鲜明的印记。各民族之所以能够实现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不仅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更源于中华民族本身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而对于这种认同度和凝聚力的认知,应建立在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到,各族人民对于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历时态与共时态迭代更替中,以国家认同为前提、政治认同为基础、文化认同为纽带而逐渐形成的。这种认同也必将在历史赓续创新中,升级转化为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中华民族从初步形成到发展壮大,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关键因素。

  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党的二大首次提出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党的六大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初见雏形。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被写入宪法,各族人民获得平等的政治权利,成为国家的主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兼具政治性与法律性,为少数民族地区繁荣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与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工作经验进行高度概括,提出“九个坚持”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实践证明,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征程中,只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才能促进民族地区快速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效,为世界各国治理民族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要以鲜活的事实说服人、生动的形象打动人、真挚的情感感染人、深刻的道理影响人。要用故事凝聚认同,用理念汇聚共识,全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格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22BKS128)、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黑龙江省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2023HMSJ0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蔡毅强(报纸) 胡子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