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居住地相对稳定,很多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不曾有过流动,对周边的人们了如指掌,知道他们来自哪个家庭、从事何种职业,甚至知道他们的喜好。现代社会居住地日益复杂,许多人有多处住所,这些住所可能跨区、跨市、跨省甚至跨国,有些人不断地搬迁住所,人们或许才刚和隔壁的邻居打了照面,再过几天就又来了一位新邻居,或许已习惯周边走马灯一样的邻居,又或许自己也成为他人眼中走马灯一样的邻居。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也日益成为普遍现象。《世界移民报告2022》指出,2020年世界上约有2.81亿国际移民,相当于全球人口的3.6%。联合国秘书处认为居住流动是全球化的关键潜在因素,随着居住流动成为大多数人的普遍经历,甚至成为全球某些人的生活方式,了解流动如何影响思想和行为变得至关重要。不同国家的居住流动变化趋势不尽相同,背后深层含义在于流动对每个国家的具体内涵并不尽相同,其在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里所代表的象征性意义也不尽相同。中国作为稻作文明的典型代表,其耕作方式决定了中国对于流动似乎存在着天然的排斥,然而面对全球的流动趋势,再叠加汹涌而至的个体主义价值观取向,中国已然融入全球流动的大潮,流动业已深深地嵌入当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日益成为个体的流动实践。以成都和西安为例,两城市在过去10年流动人口增长超过100%。这种流动的全民化、常态化和日常化是否将流动演化为流动性思维(mobility mindset),进而对国民社会心态产生影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源于实践的思维方式
流动性或已成为常态化的日常生活场景,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特征,也是当代社会科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厄里认为流动性是现代社会生活的核心,鲍曼指出流动的现代性到来已经是无需争辩的事实,甚至将贝克的“第二现代性”称为“流动的现代性”。在“时空压缩”的现代社会中,“流动性”日益演化为一个饱含生活政治意蕴的关键词汇,然而当前流动性的研究一方面局限于某部分群体,这或许低估了流动性对现有社会生态、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念的作用;另一方面散落在各个领域中,导致尚未整合出可综合概括各领域流动性的抽象上位概念,流动性思维便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
提到思维,影响力较大的是德韦克提出的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她发现,一个人的成功受其对自身能力信念或看法的影响最大,并将这种信念称为思维。思维代表着人们理解与回应世界的框架。德韦克认为,人们对于能力的看法有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是指认为人们的能力是不固定、可随时间发展变化的信念;另一种是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是指认为人们的能力是固定、不可增长的信念。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迥然不同的影响。持有成长型思维的个体倾向于充分利用机遇、寻求挑战,而持有固定型思维的个体往往会避免风险、害怕挑战。她进一步指出两种思维并非固定不变,认识到不同思维影响的个体可以从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德韦克曾说:你对自己的看法深刻影响着你的生活方式。个体对社会的看法又何尝不深刻影响着其社会心态?流动性思维正是受此启发而提出的,它是个体对于自身当前所处的状态是暂时而非永久、固定的一种信念或看法。
中国所处的社会转型时期,给予流动性思维生发、培育的土壤,并且提供了流动性思维实践的场域。在经济发展领域,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腾飞,经济增长全球瞩目,经过长时期的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在婚姻家庭领域,夫妻之间“从一而终”观念开始松动,离婚率有所攀升;在科研体制中,终身制被非升即走取代,“铁饭碗”不复存在;等等。这些都意味着个体或社会始终只是处于某种状态,这个状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随时间发展发生变化,当前所处状态并非个体或社会的终极状态,在这样的社会里,个体可能无法预料其终极状态是什么,从而始终处于“流动”的状态。流动性思维便是以始终变化的状态看待社会或自我,将社会或者自我所处的现有阶段视为一种暂时而非永久的状态。这或许就是现代性的特征之一。
与流动性思维相对的是稳定性思维(stability mindset),它是个体认为自身当前所处或所居的状态是稳定不变的信念或看法。持有流动性思维或者稳定性思维可能对个体社会心态产生深远的影响。持有流动性思维的个体倾向于以积极或开放的态度看待社会,在遇到自身或者社会变动时能以更快速度接纳变化、顺应变化甚至积极拥抱变化,从而体现出良好的社会心态。持有稳定性思维的个体倾向于以消极或者抗拒的态度看待社会,在遇到自身或者社会变动时难以接受社会的变化,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甚至抵制社会变化,从而体现出消极的社会心态。
流动性思维的三个解释水平
当前,人们对流动的探讨非常多样、多元,涉及的学科包含但不限于人口学、教育学、社会学。人口学对流动的关注集中于人口迁徙,教育学对流动的关注集中于教育内部的流动,社会学对流动的关注集中于地理流动与社会流动。社会心理学也关注流动,但集中于个体对流动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个体对居住流动的主观感受(主观居住流动感知),也是个体对周边环境中关系网络流动的主观感受(关系流动性),还可以是个体对阶层流动的主观感受(阶层流动感知)。广义的人口流动不仅包含横向的空间流动,还包括纵向的阶层流动,也就是从一个阶层流动到另外一个阶层。事实上,从心理学视角上看,还有一种流动是由空间流动带来的,这就是关系流动。这一流动常被人们忽视,却是日常生活中常被触及的话题。在空间流动过程中,人们会考虑的另一个要素是如何在流入地建立起自己的人际圈子,毕竟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需要时时考虑在流入地如何维持人的社会性属性,这就涉及关系流动性。
将不同领域的流动性研究抽象概括为流动性思维,可以发现上述来自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的流动研究可视为流动性思维的不同解释水平。杜瓦斯在《社会心理学的解释水平》一书中,以解释水平为核心重构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概念框架。他指出,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包含着四种解释水平,每种解释水平对应着不同的社会心理过程。第一种解释水平是个体内水平,这是最微观的解释水平,关注个体如何组织其社会世界的经验。第二种解释水平是人际和情景水平,关注在给定情景中所发生的人际过程。第三种解释水平是社会位置水平或群体内水平,关注的是社会行动者在社会位置中的跨情景差异。第四种解释水平是意识形态水平,它是最为宏观的解释水平,关注的是精神表征和规范系统等。
从解释水平出发,因流动性思维尚未达到最为宏观的意识形态水平,可从三个不同解释水平诠释流动性思维:个体内水平——空间流动;人际水平——关系流动;社会位置水平——阶层流动。以心理学视角看待流动性思维,强调的是个体对自身或社群在社会环境中的移动和变动的感受与看法。个体对物理空间流动形态的感受和看法,即主观居住流动感知,是从个体内水平解释流动性思维。个体对关系流动形态的感受和看法,即关系流动性,是从人际水平解释流动性思维。个体对社会空间流动形态的感受和看法,即阶层流动感知,是从社会位置水平解释流动性思维。三种不同的解释水平较为全面地阐释了流动性思维这一概念,有助于推动流动性思维这一具有现代性的思维方式与现实实践的结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