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时就明确强调,将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紧密联系,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并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提升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新质生产力在现代化产业
体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目前,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需求。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包括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现代化产业能力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保障体系。其中,产业结构体系包括细分产业构成、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关联和协调以及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产业布局等。产业能力体系包括产业内生能力和外延能力,前者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后者包括市场开拓能力和上下游产业组织能力。产业保障能力受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公用基础设施、数据通信基础设施等)、要素条件(生态、能源、矿产、土地、劳动、资金等)、生产空间、制度环境等因素影响。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各类产业技术水平处于创新前沿状态且产业体系之间协同发展,往往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和安全性的特点,特别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快速应用和发展,又呈现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时代特征。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驱动要求所在。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以创新为主导,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进而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中的“新能力”,并呈现出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由此,在产业层面上,新质生产力体现为以新的科学发现、新的制造技术、新的生产工具、新的生产要素和新的产品和用途为特征的“新制造”,进而以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业为代表的“新服务”以及以全球化和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业态”,这些都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最活跃和最具创新性的组成部分。
新质生产力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通过科技创新,特别是一些颠覆性技术创新,新质生产力不断催生出一系列新要素、新产业、新模式,形成新动能,并通过数字化赋能和技术升级促进传统产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新兴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最终推动经济从资源、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的粗放式发展模式,逐步转向数据、人才等新型生产要素驱动的集约式发展模式,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切实形成持续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动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真正体现了科技是第一要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创新驱动本质,让产业体系实现技术水平、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和优化,实现了从量变积累到质变提升的巨大跨越,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水平的价值创造。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
体系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要紧扣创新引领这一本质内涵,打造更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产业能力体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激发出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效应,必然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因此,要形成现代化产业能力体系,就必须抓好科技创新引领这个“牛鼻子”,从而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积极主动发展好新质生产力。
一是聚焦基础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创新基石。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国家意志、国家需求和国家最高水平,是催生国家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基础,也是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科学理论和实践瓶颈问题的关键,已成为全球科技强国竞争的重点领域。为此,要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增强现代化产业发展的软实力。
二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创新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竞争、产业竞争、区域竞争、企业竞争不断加剧,从原来的“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全球价值链贸易和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快速地转向抢占全球科技战略制高点和国际产业发展主导权的重大诉求,具有全球影响力、世界领导力与时代号召力的国家战略性竞争大趋势已然日益明显。这种国际竞争局面倒逼我国生产力发展必须实现质的飞跃,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核心领域,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形成强大合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三是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要用创新生态的视角培育提升新质生产力,打造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生态、数字生态、研发生态、创业生态、金融生态、服务生态,提升科教资源、智力资源、产业资源、要素资源、服务资源、财政资源的配置效能,形成基于“数据驱动+平台赋能+智能终端+场景服务+社交生活+敏捷供应”的创新生态体系,促进各类要素之间的同频共振和奇点爆发。在此基础上,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
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目标,构建更具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因此,新质生产力的“质”就是要加速产业结构高级化,按照产业发展的战略导向、未来导向、发展导向、机会导向、问题导向进行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产业发展新引擎。要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基础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进一步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构建以“链主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路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人才—科技”和“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要充分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容量大、链条长的优势,结合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和潜在优势,实现因地制宜、分工协作、错位发展,通过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的增长引擎,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更好地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是加快未来产业布局,抢占产业发展先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态势,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必然有助于我国形成先发优势,抢占产业发展的先机。因此,要对未来产业进行前瞻性布局,一方面,要突出未来产业发展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构筑中的先导示范作用,通过政府积极引导,聚焦重点,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和加速计划,实现产业布局、聚合、策源进而触发未来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基于未来产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尚不具备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营基础的现实,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和产业遴选中的主导作用,营造有利于未来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重点在前沿技术创新催生、硬科技交叉创新衍生和颠覆性技术突破等方面,着力形成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技术和产业融合、系统集成和产业跨界,科学理论、技术原理、设计方案、工艺方法、操作技能、生产经验紧密结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工艺+创意+智慧”加速融合的新特征。为此,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纵深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驱动下,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应用,发挥好数据作为“黏合剂”作用,融入劳动和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当中,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要紧扣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建立现代化产业支撑和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和发展新的生产力,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因此,要围绕有利于新质生产力支撑下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通堵点断点卡点,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
一是围绕新质生产力要素配置效率的有效提升,建立更加畅通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增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式,就是要通过供需衔接、产销适配、厂场结合、端端联通,实现生产力要素的高效流通、汇集、结合,从而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价值创造和价值引领作用。为此,要按照市场中性、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原则,加快建设和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国内市场规则、标准和制度统一,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同时,要加强重点领域如科技、产业、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协同联动,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及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等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二是聚焦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发展实践,不断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既要在传统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如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以及教育、医疗、水环境、空气质量等方面,继续补短板、锻长板和挖潜能;更要加强“智能化”和“数字化”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要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特别是与信息化智能化有关的“新基建”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注重统筹新型基础设施区域布局,进一步提高其利用率。
三是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求,探索完善经济治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和数字治理等问题,要健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获取报酬的市场化机制,实现固根本、强根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稳定、长期、系统、全面的政治保障、制度保障、体系保障,持续释放法治引导、激励、监督、纠偏的积极作用,为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提供司法支撑,切实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中实现技术先进性与过程包容性的有效协同,有效拓展全体人民共享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的渠道。
四是着眼于新质生产力的开放融合,探索建立安全性和开放性兼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此,要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展我国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和空间,以提升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资源配置水平和利用效率。同时,要密切关注产业安全、数据安全和关键核心技术安全建设,以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强化制度型开放过程中,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和数据安全,进一步增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安全可控能力,在全球场域中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审核:尹书博
责任编辑:刘远舰
网络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