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认识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性的四个维度

2024-03-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调查研究,“按照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把调查研究上升到“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的高度加以强调。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是“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的基本前提。
  第一,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性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六个如何始终”的现实需要,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
  信息时代,各种资讯、各方诉求、各样矛盾层出不穷,如何才能在众声喧哗中找准调查研究的切入口?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政治保证。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搞调查研究,还是反映情况、报送信息,都要坚持党性原则,站稳人民立场,做好“千里眼、顺风耳”。
  第二,从调查研究的本质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性
  调查研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奔着问题来的,围绕解决问题下功夫的。我们搞调研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而不是“走秀场”“做样子”“抢彩头”,这就要求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
  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或者是对前进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揭露,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等等。调查研究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问题导向要求调查研究的每一个步骤都要从各地区各部门工作实践的需要出发,反对那种理论上闪烁其词甚至是自娱自乐的调查研究。 
  第三,从科研创造性的本质特征出发充分认识调查研究新颖性的重要性
  调查研究是科学研究,所以,调查研究应该尽可能获取一些新颖的事实,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形成一些新的结论。
  突出时效。对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必须有很高的识别能力,及时抓住新苗头、新动向、新因素、新发展,迅速地将它们反映出来,以便引起人们重视,推动工作的开展。如果调查研究延误了时间,错过了时机,不能及时地回答人们需要了解的问题,就成为了“马后炮”。
  守正创新。创新和继承不应彼此割裂,也不宜提哪个为主,因为两者本来就是不可分的。一门科学一旦离开了继承,便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旦离开了创新,仅仅停留在诠注和阐释上,也会失去活力,变得死气沉沉。
  内外兼容。调查研究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研究成果在本单位是新颖的,但是拿到大范围就不新了,这就是“内新外不新”的问题,同时,“外新内不新”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对该类问题,应该坚持一条原则,就是无论内新还是外新,凡是对本单位建设有利的就采纳,就运用。
  第四,从增强结论科学性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调查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方法得当,是调查研究科学性的前提和基础。搞好调查研究,应该综合运用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多种方法,实现网上调查研究与线下调查研究互促共进,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得益彰。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地改变立足点,不断变换视角,不断地改变自己的习惯思维,抛弃个人的喜好成见,多角度、全方位地获取信息,研究信息,得出结论。无论是反映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还是揭露社会问题和事实真相,都必须以充分确凿的材料为依据,用事实来阐明道理,引出结论。
  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就要力戒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要保证调查材料的真实性,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它,而不附加任何主观的成分。在调查中坚持全面的观点,既要了解事物的这一方面,又要了解事物的另一方面;既要详细占有各个方面的材料,又要抓住重点;既要了解事物的现状,又要了解事物的历史。要对在调查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综合,使之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透过复杂纷纭的社会现象,弄清事物的本质,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侨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