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2024年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和全国两会期间就新质生产力及其发展问题作出重要论述与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回答和指出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至此,新质生产力已形成内涵丰富的理论体系,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需要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加强对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可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有机结合,既不能过于强调科技创新而忽略产业创新,也不能过于强调产业创新而忽略科技创新。换言之,新质生产力是大力弘扬优秀科学家精神和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离不开科技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为代表的原始创新、突破性创新。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突出体现了“高科技”“技术革命性突破”在其形成和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为此,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首先,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和增长幅度,同时拓展经费来源和投入渠道,特别是支持引导企业增加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力度。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虽连续几年保持在6%以上,但与发达国家15%—20%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次,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尽量把经费用在刀刃上、紧要处,聚焦国家需求与科学前沿的重大问题,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再次,深化科技、教育、人才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加快培养、引进一批热爱并致力于基础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事实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我国要实现高水平创新的不断涌现,就必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进而成为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的高地。
必须强调的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仅有科学和技术上的创新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快产业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进而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本身并不能创造优势,只有将其融入更广泛的工业、国防和经济建设中才能释放巨大潜能。为此,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发挥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引领作用。因为包括世界一流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优秀企业及其创建者、领导者,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最重要主体,也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品牌的创造者、推动者。
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可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都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之间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彼此成就、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
一方面,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成为塑造发展新动能、赢得竞争新优势的主要来源,也是大国角逐的焦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渗透性、融合性强的特点,通过与传统产业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未来产业是“用明天的科技锻造后天的产业”,是引领重大变革的颠覆性、突破性技术所形成的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培育产业体系新支柱的关键抓手,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和必要途径。但未来产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探索性,需要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为此,我国要抢抓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工业门类齐全等优势,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聚焦5G、先进计算、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推进技术创新、生态建设,打造更多技术含量高、品牌影响大、国际竞争力强的“中国制造”名片。
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传统不等于落后和低端,传统产业为新兴产业和新兴技术提供重要能源、原材料、装备、零部件和应用场景。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绝不意味着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充分利用传统产业的优势,并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机械等领域,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导力量。近年来,不少传统产业经过技术改造与转型,已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同时,传统产业改造所需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流程等,也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和增长动能。例如,很多清洁能源企业都源于化工、钢铁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需求,新能源汽车也是这样的典范。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交织发展中所产生的对更超前技术的迫切需求,又进一步推动了对未来产业的探索。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通过数实融合、“人工智能+”“数字+”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赋予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性。
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更好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证明,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都必不可少,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就是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者优势,实现“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效市场以有为政府为前提,有为政府以有效市场为依归,因此要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确保政府不缺位、不越位、不抢位。
当前,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需要在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上积极有为;在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上积极有为;在提供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有为;在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积极有为;在降低交易费用和制度性成本,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积极有为。同时,还要因势利导,在制定发展规划和战略、引导产业布局和发展上有所作为。
有效市场主要体现在形成一套反映各种要素相对稀缺性的价格体系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的动力机制,以实现对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保持各类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为此,要以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着力点,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激发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因地制宜与因产施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这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产施策,立足不同地方、企业、产业的资源禀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挖掘各自的鲜明特色和发展潜力。
各地要立足本地发展实际,结合地方优势产业,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制造、商业航天、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有选择地形成一批差异化布局的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先导区,并加快本地区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升级,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和配合,打造产业发展新生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科技服务、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价值链高端延伸,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坚实基础。各地还要结合本地科研条件,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作用,打造高能级创新联合体,围绕前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源头供给与创新空间。
此外,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类型企业也要结合自身特点,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应发挥在技术、标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成为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根据地”。我国有超四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集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超六成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超九成是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配套供应商,这些企业是众多新产品、新模式、新服务的创新种子,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发源地”。需要注意的是,因企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是不同企业各自为战、孤立发展,而是要创新中央企业、地方及各类所有制大中小企业合作模式,共建高效协同与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
(作者系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湖南湘江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