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概念缘起与理论构架

2024-03-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的不断上升彰显了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创新性认识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在全球首创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执政党的行动纲领。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2023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强音,彰显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实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

  生态文明根植于对传统文明形态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辩证反思与超越,是指人类为了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坚持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这一客观规律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中逐步对工业文明进行科学扬弃,孕育了生态文明的自然兴起,使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逐渐成为现实,昭示人类社会正步入生态时代。

  生态文明的缘起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紧密相关。人类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因素,对于自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人类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具体实践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在不断演变,为生态文明及其概念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范畴揭示了人类文明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从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维度来看,原始文明时代,在强大的自然力之下人类的生存完全依赖于自然并受制于自然。从农业文明开始,人类生产活动向着主动性和选择性迈进,耕作技术的提高、铁器农具的使用等推动了人类的第一次文明转型。工业革命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力量把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为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人类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思考并开展了持续不断的丰富实践。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探索人类发展道路的进程中,工业文明必须扬弃自身从而发展出一种新的文明,因此,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变革。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词复合而成,是把“生态学”这一基础性学科与揭示人类社会进步的“文明”结合而成。从广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是在新的条件下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反思以无限经济增长为目的的工业文明模式,追求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人类新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从狭义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组成了“四个文明”。“四个文明”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相互适应,是一个整体中互相联系的各部分,从而构成有机统一的人类社会文明的多个维度。

  从词源学角度看,生态文明与蒙昧和野蛮是相对的。从词源学上来说,“生态”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下,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生存发展的状态。“文明”则与“野蛮”相对应,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成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因此,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生态文明用更“文明”而非“蒙昧”“野蛮”的方式努力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制度属性角度看,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生态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公平问题,受环境灾害影响的群体是更大的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本质使它不可能停止剥削而实现公平。生态文明纠正了工业文明时期把人看作统治者的错误观点,主张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人与自然万物平等,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强调实现环境公平。因此,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

  生态文明的理论构架

  一种理论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其主体内容能够完整地构成严密的逻辑体系。尽管“生态文明”是一个现代化词语和概念,但其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并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学理性支撑。

  首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的实践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科学论述了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刻总结了世界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充分运用我国生态文明的实践成就促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双向转化,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关注自然世界中存在的规律和人类在应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环境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还强调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揭示了现代化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赋予了生态文明理论新的时代内涵,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其次,发展生态生产力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科学地指出了自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巨大价值,自然生态作为生产力的内在属性是社会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文明必须以发展生态生产力为重要内容,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激活生态环境的自然资本属性,将其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得到生态经济带来的生态回馈。

  再次,绿色、循环、低碳是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开辟了经济社会绿色化即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模式,绿色一般表示以环境友好型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解决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问题;循环发展就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低碳发展是指在减碳减排的同时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理、高效利用能源资源。生态文明追求自然与社会友好接轨以及有序联系,主张淘汰以往落后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坚决遏制“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模式,进而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最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价值旨归。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中,人是自然的主宰者,这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但事实是人类产生于自然界之中,并在自然界天然的环境中生存。因此,生态文明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强调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通过实践活动去改造和利用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寻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共生之道,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社会。

  总之,生态文明有着科学严谨的理论构架,从实践指南、重要内容、发展模式、价值旨归四个维度揭示了生态文明的科学构架,对世界生态文明发展作出前瞻性描述,凸显了生态文明在世界文明发展上的定位,指引人类建设真正可持续的文明,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指明了方向。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特质及其践行机制研究”(21CKS03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关键词:生态文明;概念缘起;理论构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于世华(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