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全球性挑战显著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紧迫课题。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坚持走多边主义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作出重大贡献,是加强全球治理的一支稳定力量,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加强全球治理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呼声
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深刻演变,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成为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的力量。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去20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40%。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迟缓,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与其实力严重不符。扩大这些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在国际事务中更加体现公平正义的呼声在国际社会日趋强烈。
另一方面,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威胁与挑战日益突出。全球安全形势持续恶化,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近年来爆发的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严重危害世界和平;霸权主义和阵营对抗再度回潮,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明显升温,给当前国际体系带来严重冲击。与此同时,核扩散、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重大传染性疾病、网络犯罪等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国际社会在全球治理方面的机制、规则和理念仍然滞后,越来越难以有效管理全球事务和应对全球性挑战。重振多边主义、合作应对挑战、加强和改善全球治理,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诉求和强烈愿望。
加强全球治理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使命担当
中国始终是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多边主义的支持者。随着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更加积极、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在全球治理领域提出一系列重大立场和主张,为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全球治理进行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指出,我们应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增进文明交流提供了根本遵循,为百年变局加速演变背景下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加强全球治理,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担当。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新时代对外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其中第九个方面就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引领国际体系和秩序变革方向”。这次会议还指出,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重大挑战,我们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强调必须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坚持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要坚决反对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这一重要论述,从加强全球治理的层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指明了前进方向。
中国倡导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既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中国始终认为,联合国宪章仍然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中国提出的关于全球治理的重要理念和主张,契合大多数国家和各国民众的普遍诉求,为世界从变乱交织走向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为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规划了路径,彰显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和坚定信心,是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坚定做加强全球治理的积极践行者
积极参与解决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致力于破解全球治理中的安全赤字。在乌克兰危机上,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习近平主席亲自同有关国家及联合国等多边机构领导人深入沟通,中方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并派出特使同有关方广泛接触;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阐明中方立场,呼吁当务之急是停火止战,强调根本出路是落实“两国方案”,中方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肯定;推动沙特和伊朗历史性和解,促成双方恢复外交关系,进而在中东地区掀起“和解潮”,为政治解决热点问题树立了新的典范;呼吁国际社会尊重阿富汗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发布《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支持阿和平重建。此外,中方还积极斡旋缅北冲突走向和解,持之以恒推动政治解决朝鲜半岛以及伊朗核问题,在叙利亚、苏丹等热点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
以自身发展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破解全球治理中的发展赤字。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年多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为共建国家创造数十万个工作岗位,到2030年有望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造福世界之路”;中国提出并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截至目前已有70多国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200多个合作项目落地生根,40亿美元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投入运作,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建设全面铺开,为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重回正轨注入强劲动力。此外,中国还积极支持联合国机构发挥作用,动员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加大援助力度,在国际局势剧烈动荡形势下维护国际粮食安全;支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为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阿联酋共识”等发挥重要作用,努力携手各方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大力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致力于破解全球治理中的信任赤字。通过举办文化交流年、教育交流年、旅游合作年、媒体交流年等活动,中国与世界各国以及东盟、中亚、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开展密切人文交流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共建国家间的人文交流十分活跃,民心相通日见成效:中国设立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项目,每年为1万名合作国家优秀留学生提供来华学习奖学金;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设立30多家中国文化交流中心;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图书馆、美术馆和旅游城市“六大联盟”;举办首届“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国的文明对话。在金砖合作机制内,成员国通过举办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青年峰会,成立影像联盟、媒体智库联盟等活动和方式,架起形式多样的沟通桥梁,为增进相互信任、巩固人民友谊、加强对话交流、促进文明互鉴起到积极作用,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带来更大稳定性。
(作者系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