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明海英 通讯员 白高辉 马雪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的召开,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介主动了解“两会”动态,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大家一致表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倍感振奋,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让人充满期待,要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专业特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中南大”力量!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侯振发表示,高等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必须更加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局。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战略、民生属性,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作为第一原则,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要加快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生态新格局,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积极推进先行先试,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精神,坚持走好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努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杨灿明表示,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高校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承担着重要责任。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持续发挥财经政法深度融通特色优势,优化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稳步增设特色人才培养项目。要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贯彻落实到学校人才工作的具体思路举措中,落实到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践中,着力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强化高水平人才支撑,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要落实学校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方案,促进数字化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为学校内涵式发展创造条件,以学校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贡献更多中南大智慧和力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法学院教授胡弘弘表示,要坚持决策和行动的统筹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充分考虑学生、专任教师、管理干部、教辅人员等各主体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联动效用和组合效应,力争达到综合作用的最优解。“高质量发展”既是过程要求也是目标追求,我们要更加重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科学研究的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高质量,锚定目标,团结协作,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的实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石智雷表示,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加大义务教育、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财政补助力度,扩大救助保障对象范围,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供给等等,一项项举措惠及上千万家庭。“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立足民生需求,无论就业、就医,还是教育、住房,我国政府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扎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稳步提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务部部长、会计学院教授张琦表示,要更应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教育大计”,自觉投身建设教育强国的伟大战略规划中。按照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深入推进教育综合评价改革,推进教育数字化,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高等教育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思政课教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强表示,要守好高校思政课的主阵地,深入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内在的文化自信自强特质,厚植高校思政课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底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绮霞表示,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发展原则,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引领产业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新优势,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郭月梅表示,政府要坚持培植壮大优质税源,以科技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大力推动前沿科技的研发与转化,实现传统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刚性民生支出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要提升财政政策质效,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项目收益专项债、基础设施REITs等政策工具的资金撬动作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特别是生物医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要同步革新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环境,夯实财政管理基础,稳固财政运行“压舱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顾露露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保证2024年5%左右GDP增长的新动能。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为基础,需要众多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要素支撑。强化高质量教育,培养高水平人才是服从党中央“科教兴国”的国家战略,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生产关系的重要工作。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侯卓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介绍了一年来我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的举措和成效,并且对2024年的部分重点工作作出安排。总体上看,政府在推进宏观调控时始终坚持做到“四结合”:一是定位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二是手段上,守正和创新相结合;三是视野上,回应当下和着眼长远相结合;四是目标上,防风险和促发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我国在开展宏观调控工作时,把握好了调控的时间、力度和效能,特别注意不同调控措施之间的协调,尤其是财政、税收和货币政策的同向发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邓爱民表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深化等目标实现,需要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肩负起执行者、行动者、实干者的使命,踏上新时代的征程,投身生成式智能教育的发展与新质生产力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