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家队” ——中国社会科学院广纳海内外英才

2024-03-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士以天下为己任”,正在求职的您,想必寻找的不只是一份谋生的职业,更是一项值得终生奋斗的事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简称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和最高殿堂,现诚邀您的加入!在这里,我们将一起担当历史使命、追寻学术理想、实现人生梦想!

   

  一、在中国社科院,您将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中充实自我,在更开放的学术阵地上发展自我

  中国社科院是党中央直接领导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为党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

  中国社科院的前身是195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兼任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1977年,党中央批准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社科院。

  学部时期和中国社科院早期,众多学术巨擘从全国遴选调集到这里,如陈垣、潘梓年、范文澜、金岳霖、陈翰笙、郑振铎、吕振羽、侯外庐、吕叔湘、冯至、许涤新、尹达、钱俊瑞、丁声树、夏鼐、季羡林、何其芳、于光远、刘大年、顾颉刚、俞平伯、罗尔纲、贺麟、钱锺书、张友渔、孙冶方等,他们以其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享誉海内外。一代代优秀学者在这里焚膏继晷、厚积薄发,留下了一部部经典之作和一段段学林佳话,奠定了中国社科院深厚而光荣的学术传统。

   

  诞生于改革开放伟大时代开端的中国社科院,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进,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学术探索和理论创新。从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和实施等,中国社科院的学者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服务于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和中国社科院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为中国社科院建院40周年、中国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等发来四次贺信。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中国考古博物馆,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召。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也由此开启新的伟大征程。

   

  中国社科院的建院史、发展史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同频共振。加入中国社科院,意味着您的学术追求将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伟业相连,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二、在中国社科院,您将获得多元化的成长平台,深耕科研、咨政建言、教书育人,每个舞台都蕴蓄着无限可能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中国社科院人才队伍强大,目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2000余人,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累计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00余人。2022年,中国社科院22位高级专家获批为全国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员,占总人数的1/3。

  如果您想心无旁骛做学问,欢迎加入中国社科院。作为专职研究人员,中国社科院的学者有充足的时间保障,深入实际调查,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不断推出学术精品。中国社科院学科门类齐全,现有六大学部42个科研院所,研究范围覆盖马克思主义、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人口学、管理学、国际政治和经济等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领域。实施“登峰战略”以来,学科建设进一步取得整体性、实质性进展,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和绝学代有传承。这里有学科齐全、紧密融合的研究体系和网络,是跨学科研究的理想之地。

  

  如果您有志于学术报国,欢迎加入中国社科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中国社科院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突出优势。2015年,党中央确定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25家,中国社科院拥有3家。目前,中国社科院已构建起以3家国家级高端智库为统领、26家院级专业化智库为重点、42家研究所(院)级智库为支撑的智库体系,建立了直接、多维、畅通的信息报送渠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智库研究方阵,为党中央决策和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近年来,中国社科院不断强化对青年学者的应用对策研究专项培训,培育一批有竞争力、能打胜仗、能打硬仗的高端智库研究尖兵。

  如果您有教书育人的热忱,欢迎加入中国社科院。这里的科教融合,能让您体会以教促研、教学相长的乐趣。2017年,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组建中国社科院大学,致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全面依托中国社科院科研、人才等相关资源,同各研究所(院)融为一体,实行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科研教学资源一盘棋配置。现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16个、二级学科124个,博士生导师800余人。中国社科院正举全院之力办好中国社科院大学,坚持走科教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之路。全院专家学者,从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到研究员、学部委员乃至退休学者,都可以在中国社科院大学传道授业解惑。

   

  如果您有投身社会实践的抱负,欢迎加入中国社科院。“用脚底板做学问”,到实践中发现真问题、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是中国社科院的优良传统。城市、乡村、工厂、田野、高原、海洋、考古现场、国际舞台,处处都有中国社科院学者的身影,他们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支持学者走出书斋、深入实践,中国社科院陆续与众多地方和中央单位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建立国情调研基地,优化干部挂职锻炼机制,选派青年人才到驻外使领馆、国际组织、中央相关部委、地方党政机关、国有企业挂职或实践锻炼,全方位提升青年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在中国社科院,您将在全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持下脱颖而出、行稳致远

  中国社科院从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战略高度,不断优化青年人才“引、育、用”全链条培养制度,建设全周期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激发各年龄段学者干事创业热情。

   

  配备学术导师,助力科研起步。实施“青年学者导师制”,为每一位新入院青年学者配备学术导师,开展为期2年的指导培养,充分发挥资深专家的示范引领和传帮带作用。实施“青启计划”,对新入院青年学者实行普遍资助,连续3年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帮助其启动学术研究,培养其独立主持科研项目、开展创新研究的能力。

  加大破格力度,打破论资排辈。对优秀的青年人才,不设岗位和年限限制,只要科研成果过硬、满足破格晋升条件,即可申报破格晋升职称、甚至跨层级破格晋升职称。为支持更多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将研究生学习及博士后在站期间发表的成果纳入破格晋升成果计算范围。2021年以来,破格晋升研究员最年轻的为32岁,破格晋升副研究员最年轻的为28岁。

  实施“培远计划”,致力长远发展。将政治素质硬、发展潜力大的青年人才纳入“培远计划”,长期稳定支持其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理论问题或关系国家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筑牢理论基础,厚植学术根基,持续提升学术影响力。表现特别优秀的青年人才,可资助10年,助力“十年磨一剑”。2023年,全院共有52名青年人才入选首批“培远计划”。

   

  优化“长城学者计划”,成就学术名家。支持一批学术领军人才潜心研究,做有思想的学问,提升其国际影响力,营造有利于出精品成果、出学术大家的良好科研环境。2023年,全院共有16名二级研究员入选“长城学者计划”。

  设立“学部委员工作室”,强化旗帜示范。学部委员是中国社科院的最高学术称号,获选者均为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取得重大成就、学术水平为学界公认、作风正派、学风优良的知名学者。设立“学部委员工作室”,配备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学术助手,鼓励学部委员积极引领学科建设,培养学术团队,延续学脉,传承学统,开创学派。

  四、在中国社科院,您将在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开放包容的成长环境中实现理想

  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和率先垂范下,中国社科院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全方位升级服务保障能力,积极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新型学术共同体,形成了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成长环境。

  这里有品质一流的学术期刊出版集群。中国社科院是学术研究的重镇,也是学术出版的重镇,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文学评论》《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经济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等90多种重要学术期刊,是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学科结构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的学术期刊群,被誉为中国社科院的“金字招牌”。同时,中国社科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网和5家专业出版社,编纂出版全国性学科年鉴38种,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展示交流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

   

  这里有充满活力的学术交流机制。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主管全国性学术社团113家,主管院所两级非实体研究中心174个。通过举办年会、重大主题研讨会等形式,这些学术团体成为相关学科领域专家进行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此外,中国社科院同国外200多个研究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基金会及政府部门建立交流关系,支持众多知名学者在重要国际组织任职,牵头成立世界中国学研究联合会等,积极推动新时代中国学术“走出去”。

   

  这里有全方位的服务保障体系。中国社科院为科研人员提供自由探索的学术空间、鼓励创新的科研环境。实施创新工程绩效激励机制,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为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院属事业单位正式职工纳入事业编制管理,享受在编人员相应待遇,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本人及配偶、子女在京落户,可申请人才周转住房或保障性住房等。中国社科院文献资料丰富,院图书馆纸本图书收藏量超过200万册,引进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190余个。在扎实的国情调研工作中,中国社科院还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调查数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今天的中国社科院,处处充盈着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勃发着砥砺奋进的蓬勃力量。“让文章与道义同在、学术与正气同存,确保学者有风骨、学术有品位、殿堂有尊严。”高翔院长掷地有声的讲话,昭示着中国社科院这一国内顶尖学术机构,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和政策密度,充分激发人才活力,打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殿堂。殿堂的辉煌全靠优秀人才来照亮,中国社科院热忱欢迎海内外英才加入这一充满希望的学术共同体,用不懈奋斗绘就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绚丽画卷!

   

  

 

  附件:中国社会科学院2024年度公开招聘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公告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何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