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戴立益: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提案

2024-03-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在两会现场 照片由校方提供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在2024年两会上提交的提案中,提出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提案。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也是落实新时代教育发展改革诉求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仍存在职责定位不清晰、协同机制不健全、条件保障不到位等协同育人实践难题。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水平,他建议要加强统筹协调,发挥政府协同育人引导作用;夯实家庭建设,回归家庭教育主体育人责任;深化教育改革,彰显学校教育主导育人作用;整合社会资源,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使命。

  他认为,随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儿童的成长环境发生巨变。新时代背景下儿童要形成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加离不开家—校—社的协同培育与支持。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在应试取向仍较为严重的教育实践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疏离,协同育人实效较低,其中一些问题已经难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例如:职责定位不够清晰,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等各自为政、关系不协调现象;协同机制不够健全,协同育人目标偏航;条件保障不够到位,协同政策支持未能落地,监督监管不足,在教育内容、要素、资源、评价等方面难以协调合作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主体在立德树人上缺乏同向同行的价值理念与可行举措,亟待推动形成价值观念统一、权责结构稳固的协同机制。

  戴立益建议:第一,加强统筹协调,发挥政府协同育人引导作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家庭教育促进法》、“双减”等重要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广泛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各主体进一步明确职责,尤其要明确社会教育提供规范优质教育服务的方式与范围、重申家庭育人的基本使命,引导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价值目标的形成与观念的落地,凝聚育人合力。同时,建议政府组建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或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项目,提升社会各界科学育人意识和能力的成长。此外,政府还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整合或构建多元主体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资源共享、信息沟通与监督评估平台,顺畅履行问题交流、资源调控、分歧协调、激励引导等职能,如通过共享平台,为愿意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社会组织与需要实践研学机会的学校建立高效、开放的对接需求、对接通道。

  第二,夯实家庭建设,回归家庭教育主体育人责任。要确立家庭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育人目标方面的专长。对家庭教育给以适切的科学指导与充足的专业支持,帮助家长能够理解和应用科学的育人理念和方法。目前,家庭教育获批本科专业,为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制度支持。同时,涌现了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为有意愿学习科学育人理念和方法的人群提供更多机会,例如华东师范大学在2023年启动了家庭教育微专业,采用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专家指导+学员交流+社群互助”的方式,结合实践问题,通过家庭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学习者掌握科学的育儿理念、有效的实践策略、实用的养育方法,促进他们成为新时代专业而智慧的父母。

  第三,深化教育改革,彰显学校教育主导育人作用。学校教育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是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中介与桥梁。新时代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被写入《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成为教师立德树人专业能力的新方向新视角。教师不仅要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充分发挥对学生求真向善致美的引导,还要在与家长互动中指导家长改善教育理解、形成积极的养育方法与适宜的教养行为。学校需要借助教师发展项目或资源积极帮助教师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优化外化教师专业能力结构中的育人潜能,制度化、常态化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使学校教育成为新时代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大格局中名副其实的专业性主导性力量。

  第四,整合社会资源,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使命。整个社会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阵地,需要进一步认识自身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中重要的支持与服务作用,积极提升教育认知与实践能力,完善社会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和学校教育参与支持体系,主动推进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红色教育基地等文化、体育、科技各类社会资源、空间与机会的共享,在环境建设、活动组织、服务内容等方面呼应与引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真实需求,为学校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合力为打造学生知识迁移与创新应用的社会实践基地提供专业支持,优化净化社会育人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查建国 陈炼 采访/整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