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同代表委员倾心交流、共商国是,成为全国人民与世界关注的焦点。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天三次“下团组”,谋大局、观大势,寄厚望、寄嘱托,为我们锚定强国建设、聚焦复兴伟业,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指明方向,为我们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激发信心与力量。连日来,会场内外,大江南北,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讲话在代表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深化体制改革 加大科技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三天三次“下团组”,频频提及“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词。“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在交通智能检测、车路协同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等方向长期开展科技攻关与教学实践的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如是说。在他看来,我国科技事业近年来的历史性、整体性重大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飞速发展,正是得益于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的创新活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钟瑛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指明了方向。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希望他们“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全国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对此表示,“双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目的是催生新的生产力,这就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的生产者变成人才,那么技术成果及信息数据算力等就变成了生产要素,这些要素的优化配置、管理和运行、评价考核、分配体系,决定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如何更好激发人才活力?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理论与技术研究室主任孙锐建议,加快推动政府简政放权,大幅精简学术帽子头衔,建立有利于长期潜心研究和基于信任的科研制度,推动高校院所在编制、岗位结构、授权履责、经费打包制、职称评价终身制、基于使命导向的领导班子考核等改革方面尽快破题,建立更加开放、公平、清明的专业人才发展环境。
作为高校校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在谈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联组会上对委员们提出的“提高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的殷切期望时表示,他将继续坚持政协履职和本职工作相结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科教兴国战略与乡村振兴、新文科与科技创新发展等教育强国的“国之大者”,广泛联系界别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以实际行动和履职成效,交出履职尽责、建言资政的合格答卷。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长期深耕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他告诉记者,我们满怀信心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是乡村振兴人才的不断涌现。
传承绵长文脉 推动两岸交流
“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听到“2023年南京接待游客2亿多人次,全市博物馆就接待了3448万人次”的佳绩,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谈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物工作者的殷切嘱托,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刘媛之表示,该馆将发挥好民俗和非遗“双博馆”的教育功能,举办更多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喜爱的社教活动,推进“非遗+文物”“非遗+红色文化”“非遗+长江文化”等特色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和研学产品品牌建设,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博物馆的文化担当。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献研究室主任刘宁同样致力于“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她看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博物馆工作的关注,正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体现。2023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从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到春晚节目《山河诗长安》登顶热搜,“人民群众对于古诗词的热情使我强烈感受到新时代的变化。未来我将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下,持续做好中华典籍的传承保护和研究推广工作。”刘宁说道。
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动两岸科技、农业、人文、青年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焦认为,作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时间节点和文化坐标,传统节日是深化两岸交流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每逢春节、中秋节等团圆佳节以及清明祭祖,大量台湾同胞会返回大陆探亲,各地政府举行的座谈会、茶话会等活动,有效增进了两岸的民心相通。在两岸融合发展中,传统节日文化将在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民革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长期以来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全国政协委员、民革陕西省委会副主委杜海峰在联组会现场听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年民革工作的肯定,十分自豪。他表示,两岸同根同源,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未来他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革提出的“更好团结海内外、岛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的工作要求,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贡献力量。
加快绿色转型 共建美丽中国
“广大环境资源界人士发挥专业优势,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环境资源界是本届政协新设立的一个界别。今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同这一界别委员见面,对他们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鼓励他们“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上作出新贡献”。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凝聚更多专业人士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看来,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方兰提出,我们要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只有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我们才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也要进入“高水平”阶段。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联组会上的讲话后,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当代西藏研究所副所长郑丽梅表示,近年来,西藏作为青藏高原核心区,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起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作贡献的政治责任,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西藏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更好发挥。
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深入人心的理念,美丽中国建设的成效不断凸显。春风拂过的中国大地上,充满着勃勃生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与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进一步增强了代表委员们和广大干部群众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力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我们必将开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